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理论知识)内部资料(总结精华)最新(精华版).pdf
7页周代 : 周代的社会政治特点:等级制分封制世袭制 最早关于工艺的书考工记 艺术风格 : 质朴洗练 , 舒朗畅达 , 富于韵律感 , 有节奏美 周代重食器前期继承了商代的艺术风格后期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周人禁酒是因为商的灭国统治者沉溺在酒里 礼乐制度实际上是等级制度反映统治者的尊卑关系 周代的青铜器装饰趋向规格简单 周代的青铜器器体较薄最有特色的是出现长篇的铭文 青铜器上的铭文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制器的目的: 1.多数是祭祀祖先的祭器2.歌颂周王 的美德 3.对贵族功绩的赏赐4.还有婚嫁交换诉讼 一方面是为了抬高和巩固贵族的地位一方面是说明他们的统治是由于托庇于祖先的余萌 周代的青铜器上的花纹:窃曲纹纹样一般都组成S型周代青铜器不用地纹 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 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强调”礼治”礼的特点 : 等级和秩序 - 春秋战国 : 发现了冶铁 艺术风格:春秋:比较疏简 , 战国 :比较繁缛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逐步瓦解衰落, 封建制逐步建立发展的时代 在周代 ,器物多为王室王臣之器,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为各诸侯国之器 战国以后青铜器进入他最后的时期 青铜器的装饰:由雕纹时代到印纹时代 商代: 单独纹样中抽对称周代: 左右连续反复的二方连续纹样春秋: 上下左右连续四 方连续纹样 装饰部位:腹部移到颈部视点:上移 (因为人们的坐卧逐渐升高跟生活方式有关) 青铜器制作: 1.泥摸法2.失蜡法 青铜器的加工: 1.焊接器物的部件用热加工的方式连接到主体上 2.刻划铁质坚韧易于刻在金属上刻出的纹细如毫发线条流畅 3.镶嵌春秋战国流行的装饰手法 4.金银错金银具有延展性是春秋时期装饰的一种新创造 5.鎏金(最牛的 ) 又称火镀金P73 6.镂空采用失蜡法 失蜡法特点: 1.制作简便无需分块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 3.器物表面光滑不再进行打磨4.精确度相当高 铜镜:梳妆照面照妖辟邪 铜镜正面平滑光泽背面铸有花纹或字铭宋代后玻璃镜传入铜镜逐渐衰落 铜镜制作: 1.北方铜镜 , 朴素简略多为素面数量少2.南方铜镜 ,精巧纤细美丽的装饰 花纹数量大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铜剑:一种武器也是一种佩饰品 铜剑刺杀时可以防手前滑遮挡敌方的杀伤护手作用金属表面镀铬以免青铜器氧化而 腐蚀 暗纹陶:压花线纹深度不大只有在由光线是可隐约看出 彩绘陶:始于春秋战国发展一直持续到两汉时代 原始青瓷:比较接近青瓷的陶瓷因为还没有达到瓷器的阶段所以叫早期青瓷 瓦当: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瓦当是瓦的头端秦汉时期瓦当十分盛行 漆器优点:体胎轻便适于适用光泽美观装饰不受太多局限可获得较理想的艺术效果有 防腐防潮的功能条件由于青铜器漆工艺在战国时期开始发展起来 战国时期琉璃工艺得到较大发展 西方制造玻璃比我国早很多人以为我国古代的玻璃是外国传来的 我国古代的玻璃属铅钡玻璃西方的属于钠钙玻璃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特点: 1.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 地方性 : 形成了地方的名产 普遍性 : 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工艺美术生产 多样性 : 各地的工艺类型繁多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景象 参考下文(楚国的器物造型曲中有直, 具有劲健的特色多用浪漫主义手法秦国 : 淳朴的 美 现实主义的作风郑国的精巧燕国的古朴赵国的浑厚韩国的优雅 ) 2.“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巧思清新活泼的特色 3.春秋战国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图案形成原因: 1.继承了传统摆脱传统进行创新2.与 制作技术有关 - 六朝的工艺美术: 汉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长期混战的时代 北方石窟:著名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秀气),以及敦煌莫高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伟大 创造。
陶瓷工艺: 瓷器的优点:坚固,耐用,干净,不怕酸碱,盛食不变味,易于洗涤,细腻光滑,半透明, 具有高雅的玉石般的色泽和温润 陶和瓷的区别: 1.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 2.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 C 左右,瓷器较高,约1200 C 左右 3.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人们在陶器制作的长期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瓷器 莲花纹:自东晋,北魏以后,流行用莲花作为装饰莲花又名芙蓉 从商周到六朝以动物纹为中心的装饰题材已近尾声,即将过渡到隋唐以后以植物纹为中心的 历史阶段跟生活方式有关,(隋唐 )农耕开始实行)逐渐摆脱宗教意义和神化思想的束缚, 以自然花草为欣赏对象,获得思想上的解放 画象砖 : 六朝画象砖和汉代画象砖的区别: 1.汉代画象砖多为一砖一画,六朝是大型砖印壁画,几十块砖或几百块 2.题材内容的发展六朝表现车马出行,仙人等,还表现圣贤高士(多为佛教题材),有现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实生活气息 3.除动物纹外,莲花花草,山石草木,已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4.六朝画象砖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 5.汉代是质朴古拙的艺术特色,六朝是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金属工艺: 铜器中日用器皿生产的衰落的原因:1.六朝时,青瓷已经发展起来,取代铜器 2.佛教的兴起,大量的铜用于铸造佛像 漆器工艺: 斑漆:用几种颜色漆交混而产生斑纹的一种漆器或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的斑纹前者实际 是一种彩漆 - 秦汉时期: 工艺美术 : 秦代早期,有一些器物是从别的国家运来的大部分是六国的王室贵族器物 秦统一后, (统一货币 ,度量衡 ) 制作出了具有时代共同特色的青铜器皿 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所见的大量的陶俑 陶马,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的卓越技艺(秦砖汉瓦) 兵马俑 (1.78-1.87m) 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 陶俑陶马的头身腿都是分模制作,然后粘接反映了秦代烧窑技术的高度水平 秦代的砖的质地坚硬,有“铅砖”之称(秦砖汉瓦) 铜器工艺 : 马踏飞燕(也称铜奔马)青铜工艺品1969 年 东汉甘肃武威雷台墓出土 抬头扬尾,三足腾空,作飞奔状右后腿集全身之力,踏着一直飞燕体态优美,富于浪漫 主义设计意匠 汉代铜灯: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虹管灯: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注意科学原理) 长信宫灯:造型方面: 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神态端庄安详,衣 纹疏密有致 环保角度 : 可以以吸收油既防止了空气污染燃烧的气体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于宫 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科学角度 : 又有审美价值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 光学角度 : 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还起着加强空气对流,使燃烧充分,增高温度 增大发光强度的作用 行灯:可以拿着行走的(可移动的)也可以放置(注意科学原理) 吊灯:有链条可以悬挂采用重心交替(注意科学原理) 汉代的铜灯的燃料是膏脂 铜炉:薰炉温手炉 (里面用香灰有香味 ) 温酒炉 陶瓷工艺 : 釉陶:涂有黄绿色低温铅釉的一种陶器又称铅釉陶 特点是熔点低在 700-800 C 就可以烧成 砖瓦:汉代的砖瓦十分发达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1.画象砖:有空心砖和方砖 (1)空心砖 : 大型的长方形陶砖用模印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侧泥坯的花纹然后粘合两头 再加封泥片各开一孔 (受热均匀防止爆裂 ) 以便烧制砖是中空的:易烧体轻可以防潮 (2)方砖: 四川成都产像一幅装饰小品画装饰题材多种多样(社会风俗庭院建筑生 产劳动神话传说等 ) 2.瓦当: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秦代是半圆向圆形过度汉代是圆瓦当 汉代瓦当装饰分: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有四神纹的地区表示接受汉文化) 四神纹 : 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 (龟和蛇的组合在汉极为流行 ) 染织工艺 : 汉代的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品。
纬线一色,经线三色(一种地色一种花纹一 种轮廓线) 汉代的印染:涂染,侵染,套染,媒染等 石雕和玉器 : 汉代的石雕数量很多,题材丰富, 很珍贵的工艺遗产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具体的内 容 石雕 分为: 圆雕:三度空间的立体雕刻寥寥数笔表现出物象的特征具有质朴古拙的装饰效果 平雕: 1.平面阴刻2.平面阳刻 结语 : 1.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得到发展在汉代前后的400 多年里,工艺美术全面发展 青铜器的时代已经过去,许多铜器已经被漆器、陶器代替 2.汉代儒学的宗教化,谶(chen)纬神学的兴起,厚葬之风流行 3.工艺美术设计上,取得实用和美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化发展漆器中的多子套盒,节省 容积的组合 4.汉代装饰风格:质动 紧 味 质:具有古拙不呆板,朴质不简陋的特点 动:流动的云气纹 紧:汉代的装饰是满而不乱,多而不散 味:装饰味 : 耐人寻味 , 富有韵味 汉代装饰图案的表现特点: 1.变形的处理 -剪影法剪影法侧重于观察物象的特征和性格,表现其典型的动态 2.构图的处理 -分割法多用线多分割处理运用散点透视,达到连续展开的效果,取得穿 插组合统一效果 3.装饰的处理 -填充法空间填物不留空白大多填各种动物或填文字。
大小相宜动静相 间 交映成趣 4.材料的处理 -减地法主要是指石刻剔去纹样以外的空间,节省材料又取得良好效果 - 宋代 陶瓷工艺 : 秘花瓷:南方青瓷中的一种,晚唐到宋中期,浙江上林湖一带烧制的贡瓷,釉色莹润如玉, 造型周正, 并往往用贵重金属包镶口沿,甚至金银平脱做装饰,声誉极高,因此国内外其他 窑场的青瓷都以秘花瓷称之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宋瓷的艺术特点: 1.宋代饿陶瓷,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陶瓷造型简洁优美,恰当的比例和尺度 2.陶瓷的样式很多,壶多为长流,流与柄和壶口几成平行,壶身往往作为瓜棱形 3.陶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 飞鸟虫鱼 宋代两种装饰图案: 1.“天下乐”:也叫“灯笼锦” 主题是灯笼挂着谷穗四周有蜜蜂飞舞, 题材的谐音是“五谷丰登”2.“一年景”:靖康年间开始,汴京妇女喜欢使用将不同时令 开放的不同花朵和不同节日使用的典型物品组合到一起尽管不详 但日益流行 后人称为 “四季花”“遍地桃”金石学:研究古代青铜.玉器 .雕刻等古物的学问引发人们对古物的 喜爱,也引发大量仿古造假的出现,古董大量造假宋代开始。
但造假不存在盈利性 陶瓷烧制方法: 火照 :在窑里开一个洞,把像陶一样的东西放进窑里,可以拿出来看,以确保技术过关 覆烧 :把器物扣过来烧,以前正着烧一个窑只能放一个,覆烧(倒过来烧)可以节约窑位, 但也有缺陷,口设法上釉,口若有釉易溶化,与窑粘在一起,为遮蔽这一缺陷加金属边即 加釦覆烧只能烧碗、盘,不能烧瓶子和缸子 知烧:用小钉把器物支起来烧,用瓷勺下面的小圆点,是为了多沾釉,由于支力有限,多为 小型器物 开片 :瓷釉中的裂纹,因为胎釉不同的收缩率,而在烧制或冷却过程中形成,原来指缺陷, 但其纹理有特殊效果,而后成为人为的一种特殊装饰开片因为其形状不同,有不同名称 陶记 南宋后期,蒋祈所写,收录在清代浮梁县志中,一共1090 字但详细记载的 景德镇瓷的原料.产地 .胎釉 .制备 .成形 .装饰 .烧造等 对当时陶瓷市场地方习俗.税收 .制度 瓷 器的种类和瓷业的分工都有准确的描述是中国现存最早记述瓷器的专文,为研究陶瓷史. 手工业史和科技史的珍贵文献 金属工艺 : 铜镜:宋晚期,铜镜十分简陋,日益衰落的趋势 艺术上的萎靡, 表现为花纹粗糙, 素镜或反面著有商标广告性的文字宋代人把镜子叫做鉴。
漆器工艺: 宋代漆器品种:金漆,犀皮,螺细,雕漆等 金漆:金粉作为漆器的装饰品种是:戗(qiang)金和描金 填金的称为戗金,填银的成为戗银,填彩漆的成为填彩花纹是呈刻划的阴文 描金是金粉在漆器上绘画花纹 雕漆: 在漆器上, 涂几十道, 上百道大漆, 待干后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