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赫章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作业设计.doc
34页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贵州省赫章县二O一O年封山育林作业设计贵州省毕节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二○一O年六月编制人员院 长:高守荣(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方旭东(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袁朝仙(赫章县林业局局长、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葛 敦(工程师) 审 定 人:李 庄报 告执 笔:葛 敦 王 丽参 加人 员:吴 诚 袁朝仙 刘 晓 贾佐明 葛 敦 黄 梅 姜 克 朱绪领 曹 彬 殷天卉 沈长坪 王 琼 王 丽 李 琳 仇佰芬 彭 浩 号码:0857-7119657 0857-7119654 号码:0857-7119657电子邮件:bjdqtbb@126 通讯地址:毕节地区林业局邮政编码:551700 毕节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二O一O年六月二十五日目 录前 言 1一、工程区基本情况 4(一)自然条件 6(二)社会经济概况 6(三)森林资源现状 7(四)天保公益林项目建设情况 7(五)天保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二、建设规模与布局 9(一)建设规模 9(二)建设布局 9 (三)项目建设进度…………………………………………………………………………9(四)项目建设目标……………………………………………………….9三、技术设计 10(一)封山育林区小班因子概况 10(二)封育类型 11(三)封育年限 11(四)封育方式 12(五)管护措施 12(六)管护设施 14(七)灾害预防 15(八)育林措施 16(九)辅助封育措施 18(十)效益监测 19四、科技支撑………………………………………….……………………19 (一)技术培训…………………………………………….……………..19 (二)林业科技成果应用……………………….……………………….20五、施工组织措施 21(一)宣传发动 21(二)管护措施 21(三)管护设施 22(四)灾害预防 22(五)育林措施管理 23(六)效益监测 23六、工程管理 24(一)检查验收 24(二)资金管理 24(三)档案管理 25七、投资预算 25(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三)投资预算及资金渠道 26八、效益评价 27(一)生态效益 27(二)经济效益 28(三)社会效益 28附件: 29(一)附表 29(二)附图 29(三)委托书 29(四)质检报告 29(五)审查意见 29前 言毕节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毕节地区林业局《关于转下达毕节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毕地发改产业[2010]253号)文件,下达赫章县201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封山育林建设任务15000亩。
为确保天保工程封山育林设计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保证设计质量,赫章县林业局委托具有乙级设计资质的毕节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承担完成本项目作业设计毕节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派出7名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工程师5名,助理工程师2名),在赫章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于2010年6月8日至30日,历时22天,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贵州省天保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细则》和相关林业规划设计技术规程,全面完成了资料收集、外业调查和作业设计的编制工作一、作业设计的原则和依据(一)设计原则1.坚持按规划进行设计,按设计组织实施,按标准进行验收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营林技术措施,加强抚育管理和森林保护2.坚持封育结合,强化育林措施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的原则;4.坚持先易后难,无林地优先,以增加森林资源为主,按年度作业计划及时实施的原则;5.坚持以增加森林资源为重点,生态优先,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6.坚持相对集中连片,规模化建设重点安排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的生态脆弱地区,并与旅游开发和绿色通道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效应7.坚持与扶贫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林业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相结合。
8.坚持实行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做到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落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认真落实和用好项目资金,做到“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保障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9.遵循“参与式”规划设计的原则,将行政决策、技术措施和社区发展需求相结合10.严格执行封山育林“六有措施”的原则二)作业设计依据1、《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2、《贵州省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 3、《贵州省天保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细则》(黔林天通[2005]231号)4、《林木种苗质量分级》(GB7908—1999);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6、《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5141—99);7、《天然林保护工程赫章县实施方案》;8、赫章县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9、毕节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毕节地区林业局《关于转下达毕节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毕地发改产业[2010]253号)文件10、2009年贵州省常用造林苗木最高限价二、作业设计程序(一)准备工作作业设计前,赫章县林业局和设计单位联合召开了相关会议,制定了作业设计工作方案,成立了设计队伍(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明确了设计质量标准,落实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在设计中认真落实封山育林“六有”措施。
同时收集了赫章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森林资源调查和历年营造林工程图文档、有关营造林技术规程、1:1万地形图及卫星影像图、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等资料二)外业区划调查1.小班区划本次设计是在赫章县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收集近年来该县实施的各项营造林工程资料,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和贵州省林业厅制定的《贵州省天保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细则》(黔林天通[2005]231号)要求,根据年度计划,首先在室内对本县历年来尚未规划实施过营造林工程项目并且符合封山育林条件的区域地块进行筛选,然后在乡村组干部的参与下,野外深入实地对筛选出来的地块进行小班调查区划按照乡—村—小班三级系统,使用1:1万地形图配合GPS定位区划小班以立地条件、封育地类、封育类型和适宜的封育方式等为小班区划的主要因子,按县统一编制小班号原则上封山育林小班区划最小面积为50亩,最大面积一般不超过500亩2.小班调查在小班调查设计中,遵循了 “参与式”林业项目规划设计理念,乡、村、组有关负责人、群众代表和技术人员参与了该项工作,充分体现了行政决策、技术措施和社区群众意愿相结合的原则。
记载小班所在乡、村、组、小地名等政区名称,填记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立地因子,并在小班内设置样方调查母树、幼苗幼树、灌木数量和覆盖度等林分因子三)内业设计1.对外业调查材料进行逐项检查,做到图表一致,填记准确,内容完整2.小班面积求算:利用网格纸或计算机制图软件进行面积求算,每个小班求算两次,两次误差不大于2%的,取其平均值作为小班面积3.内业设计以小班为单位进行,根据小班调查因子,编制立地类型表和封山育林补植造林措施类型表4.依据《贵州省天保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细则》,内业编制完成作业设计的图、文、表相关资料二、质量检查设计完成后,由地区林业局、赫章县林业局共同组成质量检查组,抽取外业调查小班总数的20%,到野外进行小班区划调查质量复核,对内业设计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本项目设计的封育地类正确,小班区划合理,设计措施能达到封育成效,技术经济指标符合实际,设计的各项技术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评定为设计质量合格本次设计规模为15000亩,涉及赫章县的德卓、水塘、朱明、哲庄、妈姑、结构、兴发7个乡(镇)14个行政村,共区划封山育林小班59个本设计自始至终得到了赫章县林业局和工程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及林业站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次设计提交的主要成果资料有:1、赫章县天保工程2010年封山育林作业设计2、赫章县天保工程2010年封山育林作业设计附表3、赫章县天保工程2010年封山育林作业设计小班分布示意图4、赫章县天保工程2010年封山育林小班作业设计图一、工程区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赫章县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腹部,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北源六冲河和三岔河上游,位于东经104°15′52″至104°57′04″,北纬26°53′02″至27°21′26″之间,地势西北高,东部低。
最高海拔2900.6米(贵州省最高海拔),最低海拔1230米,相对高差1670.6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原占19.2%,山地占62.7%,丘陵占9.2%,平地占8.4%,水域占0.4%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3.8度,大于10℃年积温2500-3750℃,无霜期206-255天,年平均降雨量785.5-1068.0毫米 ,极端最低温度-4.9℃,最高温度34.6℃境内主要成土母岩有紫色砂页岩、砂岩、碳酸岩、玄武岩等,主要土壤有黄棕壤、黄壤、石灰土、高山灌丛草甸土等全县有主干河流和支流19条,小溪流70条,全长352公里,流域面积2982.9平方公里二)社会经济概况全县辖27个乡镇,458个村,2851个村民组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670072人(其中:农业人口630062人,占总人口的94%;非农业人口40010人,占总人口的6%),人口密度206人/平方公里,有彝、苗、布依、回族等14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 384268人,劳动力资源丰富2009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79651万元,财政收入20292万元,原粮总产量20.7万吨,农业人均口粮32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45元。
各乡均通公路,326国道和212省道穿越赫章县境,交通条件较好三)森林资源现状1、全县森林资源现状赫章县国土总面积4867650亩根据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业用地为2639749.4亩,占54.2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057503.3亩,疏林地3735.75亩,灌木林地1235515.35亩(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747450.75 亩),宜林地176162.85亩,未成林造林地101659.65亩,苗圃地62.75亩,无立木林地65111.7亩,森林覆盖率为37.26%(新标准),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968990.55立方米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北亚热带针阔常绿落叶混交林,分布有华山松、云南松、云南油杉、杉木、柳杉、桦木、栎类、核桃、板栗等树种2、项目实施区域林业用地基本概况本项目实施涉及乡(镇)林业用地现状详见下表: 单位:公顷统计单位土地土地总面积林业用地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水塘乡98225511.89746.0524.723377.97302.61 1060.54妈姑镇138996651.71057.8825.764341.0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