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docx
13页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及巩固练习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2、认识厘米:(1)知道1厘米大约有多长,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2)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3)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一放正、二对“0”、三看数);(4)根据图示读出物体的长度方法:大刻度-小刻度 或者 数格子3、认识米:(1)知道1米大约有多长,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2)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4、认识线段:(1)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可以量出长度;(2)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3)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方法:要画“几”厘米,就先找到刻度“0”和刻度“几”再点 两个点,连线,标出长度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
一张床大约是2( ),手指的宽大约是( )厘米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 )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 )厘米,从6到13是( )厘米4、 8厘米+12厘米=( )厘米 3米+6米=( )米54米+12米=( )米 40厘米-30厘米=( )厘米二、填上“>”“<”或“=”35厘米 25厘米 5米 500厘米 45厘米 54厘米20厘米 2米 5米 50厘米 1米8厘米 180厘米三、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支粉笔的长是7( )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四、画一画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 加法: (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1”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忘记“1”了二、 减法:(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十位借1当作10给个位,个位算十几减几3) 十位退1后,在十位计算时先退“1”再减三、两步计算:(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分两步列出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合写成一个竖式来计算;(2)有括号:分两步,第一步计算竖式写在前面,第二步计算写在后面先算括号再算外面,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四、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口算42+9= 43+3= 48+4= 25+3= 36-14= 87-77= 33+4= 23+9= 18+12= 9+26= 55-44= 33-27= 二、 列竖式计算(笔算)23+59-35= 21+28= 98-13= 45+(37 –22)= 87-(52 +27)= 62-13=三、解决问题。
审题:圈画重点词、分析题意、检查) 苹果45个 梨28个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2、橘子比梨少9个,橘子有多少个?3、橘子比苹果少多少个? 4、三种水果一共多少个?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 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3、 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4、数角的个数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标准去比较判别) 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画直角不忘标记身份证明;锐角画尖尖;钝角两边张得开三、解决问题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一、填一填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一块三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2、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 )( )二、数一数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三、 画一画请你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第四、六单位 表内乘法(一)(二)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1、会补充口诀2、会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三、解决问题1、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一共多少? 每份数×份数=总数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同用乘法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对口令游戏:如方法一家长说:三五,孩子对:十五方法二家长说:27,孩子对三九二十七;家长说18,孩子对三六十八、二九十八按顺序记住或背诵下面的口诀【例如10(二五一十),10是得数,二五一十是该得数对应的口诀】。
1(一一得一) 2(一二得二) 3(一三得三)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5(一五得五)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7(一七得七)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9(一九得九、三三得九) 10(二五一十)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14(二七十四) 15(三五十五) 16(四四十六、二八十六) 18(二九十八) 20(四五二十)21(三七二十一) 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25(五五二十五) 27(三九二十七) 28(四七二十八) 30(五六三十) 32(四八二十八) 35(五七三十五) 36(六六三十六、四九三十六) 40(五八四十) 42(六七四十二) 45(五九四十五)48(六八四十八) 49(七七四十九) 54(六九五十四) 56(七八五十六) 63(七九六十三) 64(八八六十四) 72(八九七十二) 81(九九八十一)第四、六单元 表内乘法1.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或 口诀: 2.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 )。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法计算比较简便4、8×4,表示( )个( )相加,读作( )5、 加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 6、2和6的积是( ),2和6的和是( ),2个6相加的得数是( ),2个6相加的得数是( )7、写口诀,填得数①8×2=( )口诀__________ ④6×4=( )口诀__________②3×7=( )口诀__________ ⑤4×7=( )口诀__________③4×5=( )口诀__________ ⑥8×9=( )口诀__________8.计算 5×4-7= 3×6+20= 5×5-5= 4×3-9=?元9.一条 7元 10、(1)有2碗汤圆,一碗有8粒汤圆,另一碗有9粒汤圆一共有多少粒汤圆?(你能画图再列式吗?)(2)妈妈做了8碗汤圆,每碗有9粒,一共有多少粒汤圆?11、小明有15本书,小强有17本书,他们想把这些书全部摆在桌子上,每张桌子摆一本,这些书够吗?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技巧:先易后难1、 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或左面右面、后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3、 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单位“分”: 1分时间的长短,知道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知道1小时=60分;2、认识几时几分:会认、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一刻等时间两种时间写法都要掌握:例如:3时5分 和 3:05(分钟数不足10要补0)3、解决问题 1、写出下面的时间 时 分 时 分 再过一刻是 再过30分是 过一小时是 前一小时是 2、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 )分,也就是( )时针从12走到6,走了( )时分针从3走到6,走了( )分,也就是( )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 )时。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1.用9、0、3这三个数字能组成( )个两位数,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