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教育给义务教育的灵感.docx
2页普及教育给义务教育的灵感 普及教育给义务教育的灵感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十分丰厚而又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巨大的鼓舞力量,对我国的教育开展影响甚大义务教育观是陶行知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普及教育是这一观点的精髓,他从保护教育时机平等角度去理解和推进义务教育,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普及教育借鉴这样的思想,可以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开展 关键词:陶行知;启示;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十分丰厚而又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普及教育观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 一、普及教育贯穿陶行知教育活动的一生 国民根本素质的提高只有依靠普及教育近代以来,许多有志之士都十分关注普及教育问题,努力寻找最经济、最有效的教育普及良方,陶行知便是其中具有极大影响的人物之一 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最大的心愿,他的一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而这就是在中国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出来交给广阔民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整个生活现代化〞。
1】他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努力寻找最正确普及教育方案他力主“要人人受教育〞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本着这样的教育宗旨,他乐此不疲,奋斗一生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陶先生围绕普及教育这一中心,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办教育的口号陶行知在?普及教育运动小史?中说:“这十几年来,我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倡乡村教育,有时提倡劳苦群众教育,不知道的人以为我见异思迁,我喜欢翻新把戏,其实我心中只有一个中心问题,这问题便是我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有时机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2】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痛心疾首,呼吁要有全面的教育来配合以促成全面抗战,争取最后的全面胜利简言之,普及人民群众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奋斗了一生的目标,在近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不愧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二、陶行知提倡的实现普及教育的途径及其成功之处 陶行知先生认为普及教育有三条路:第一条路在民间;第二条路,各省市应订普及教育方案;第三条,政府应订法令在提倡普及教育的过程中,陶先生又特别强调农民教育和妇女教育因为他了解旧中国,知道农民比其他阶级受教育难,妇女受教育又比男人更难。
陶先生还提出要“攻破娘子关〞,他认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他对问题抓得这样准,看得这样深,这与他深入实际、对社会做了周密的调查、体察民情分不开的 纵观他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普及教育运动成功之处在于: 其一,从国情出发,认定他所提倡的普及教育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教育,而非少爷、小姐、贵族的教育 其二,陶行知认为,“即知即传人〞是普及群众教育的最重要原那么,小先生和传递先生是普及教育的最主要力量 其三,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应从劳苦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教育与开展生产相联系,以教育促生产 三、探讨陶行知的普及教育对当今义务教育的启示 与当时西方国家一般的义务教育理念相比,陶行知的普及教育观念有它自己的独特性,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他提倡民主、自由的教育,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式教育主张政府保障普及教育的进行 其二,针对当时的中国现状,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方式灵活,在学校、在社会、在劳动中,都可以开展普及教育活动,办学方式多样化 其三,追求教育公平陶行知展开面向全体群众的教育,进行针对农民和普通百姓的普及教育和乡村教育 对现代教育而言,借鉴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具体情况而推行的灵活多样的实施义务教育的方法与举措,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我国义务教育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开展,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创立!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宋昭君,胡晓波.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 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