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湘教高中必修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5442843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之“地球公转”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程标准有两条,表述为: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二、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着重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先讲述了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等基本的运动特点之后教材再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两段教材,堪称是姊妹篇这种分述,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地球的运动特征(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日公转),并有助于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运动特征进行比较本节教材内容在组织和表述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相同知识点的衔接初中地理课已经学过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但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地理的这部分知识比初中地理有了进一步深化,体现在教材中概念的表述更加严谨、图像的选择更接近实际,并注重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等方面2.注意用图来说明问题。

      教材中涉及到一些知识,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注意用图来使其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3.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以及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设计思路地球公转这节教材主要包含上述两条课程标准在学习地球公转本节知识时,我采用演示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归纳等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我还使用列表比较、课堂检测等方法,以实现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准确掌握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球公转”,通过本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并且在初中阶段也学过地球公转方面的知识,因此,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为本节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所以,学生学起本节课不会太陌生,应该比较流畅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2.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3.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演示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图,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3.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地理审美情趣观3.通过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六、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和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用实物演示和模拟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演示、图表图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理性上的认识七、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八、教具准备: 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等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演示实验) 老师演示三球仪,转动地球 (设问) 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同学们知道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教师归纳) 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自转,另一种是公转。

      地球是运动的,运动是美妙的正是地球有了公转,才使我们这里产生多姿多彩的四季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地球公转[板书] (一)地球公转(演示实验) 老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看地球绕太阳公转[板书]1.公转的定义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学生活动) 将学生分组,推选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注意:方向为逆时针),让学生细心观察教师归纳)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均为自西向东[板书]2.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学生活动) 按照学生的分组,继续让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让学生细心观察,认识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并让学生试着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教师归纳)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约为365日6时9分,合365,2422天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板书]3.黄赤交角(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察黄道面和赤道面,以及黄赤交角学生活动) 按照学生的分组,继续让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让学生细心观察,认识黄赤交角。

      教师归纳) 地球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66.5°,即90°-23.5°=66.5°[板书](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过渡)地球是个球体,再加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产生了一系列现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等现象上[板书]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演示实验) 运用自制教具演示正午太阳高度,让学生观察学生活动)让学生代表演示正午太阳高度,并与其他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板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图表展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总结并完成下表的填写: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北回归线以北的所有地区南回归线以南的所有地区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南回归线以南的所有地区北回归线以北的所有地区春秋分从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赤道(教师归纳)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900,而且一年中有两次。

      活动探究)运用地球仪,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归纳)正午太阳高度H=90°-两地的纬度差(该地的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板书]2、昼夜长短的变化(多媒体演示)读二分二至全球的光照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设问)①分析二分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教师归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②分析夏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教师归纳)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③分析冬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教师归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教师总结)通过下列表格,引导学生总结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时间段时间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 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②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纬66.50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南纬66.50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春分日 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反之 ②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北纬66.50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纬66.50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学生活动)1.绘制和判读太阳光照图(指导学生绘画和判读,并提醒学生应注意的事项)2.认识晨昏线(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时间晨昏线的变化)(设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地表有何影响? (小组讨论)学生就此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归纳)①引起同一纬度受热情况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进而产生了四季;②导致地球上不同纬度在一年中受热不同,进而产生了五带[板书]3、四季的更替 四季的更替的表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教师归纳)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四季的变化是一种天文现象,表现为当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即夏季为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活动拓展)四季的划分(北温带国家普遍采用)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过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仅使地表产生四季的变化,也产生了五带[板书]4、五带的划分五带是指: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五带(教师归纳)由于南北纬66.50是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所以南北纬66.50称为南、北极圈南、北极圈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知识小结] 正午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 随纬度变化 随季节变化 形成五带 四季更替【课堂检测】OOSN B· A· C·太光阳图15图15为日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NAS线为 (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2)A、B两点中,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 ,A点的昼长为 小时。

      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A.长沙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B.北京和广州的昼长相等C.湖南正值夏季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4)此时,B点地方时为 点(5)此日,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的重难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比较到位多媒体和教具的使用,增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小组讨论激烈,探究活动有声有色,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生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复习之单元语法综合练100题(Unit 1-Unit 4).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广东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Unit 1 单元测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浙江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湖南长沙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重庆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安徽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湖北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成都卷).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湖南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测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中考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