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响水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9页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响水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3分×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8题伦理(尤其是社会伦理)问题的重要,在于它是大家的事——大家的意思就是包括我在内我在这个领域里有话要说,首先就是:我要反对愚蠢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任何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简直找不到什么不言而喻的事,所以这就叫作愚蠢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傻有时能成为一种威慑假如乡下一位农妇养了五个傻儿子,既不会讲理,又不懂王法,就会和人打架,这家人就能得点便宜聪明人也能看到这种便宜,而且装傻谁不会呢——所以装傻就成为一种风气我也可以写装傻的文章:不只是可以,我是写过的——“文革”里谁没写过批判稿呢但装傻是要不得的,装开了头就不好收拾,只好装到底,最后弄假成真我知道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某人“文革”里装傻写批判稿,原本是想搞点小好处,谁知一不小心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了风云人物到了这一步,我也不知他是真傻假傻了再以后就被人整成了三种人到了这个地步,就只好装下去了,真傻犯错误处理还能轻些呀。
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 数,而且这种人还盼着变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份;但这一点并不是我的发现,是萧伯纳告诉我的在他的《劈克梅梁》里,息金斯教授遇上了一个假痴不癫的杜特立尔先生息教授问:你是恶棍还是傻瓜?这就是问:你假傻真傻?杜先生答:两样都有点先生,凡人两样都得有点呀在我身上,后者的成分多,前者的成分少;而且我讨厌装傻,渴望变聪明所以我才会写这本书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 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 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 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在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睁开眼睛望周围看看,所谓的参差多态,它在哪里呢。
在萧翁的《芭芭拉少校》里,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明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这话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 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 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自序》节选)5.下面对文中所反对的“愚蠢”的表现及对“无趣”的意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①“愚蠢”主要表现为a.凭主观臆想判断事物,并认为自己的结论是不言而喻的绝对真理;b. 装傻作态,凭傻子的形象占便宜,争名利,甚至弄假成真②“无趣”指把世界和生活看成只有一种姿态、一种色彩,并以此来律束心灵B. ①“愚蠢”主要表现为a.能够明辨并且能够用胸中浩然正气判断是非,但只能判断是非,除此没有其他能耐;b. 不讲道理而目无王法,专靠斗殴占便宜。
②“无趣”指生活在呆板世界里,没有优雅,没有浪漫,只会懂得点黑色幽默C. ①“愚蠢”主要表现为a.因为怕犯错误遭处理而长时间装疯卖傻;b. 既不怕象恶棍那样逆迹斑斑,也不怕象傻子那样疯疯癫癫②“无趣”没有主见,没有思想,从来提不出任何建议D. ①“愚蠢”主要表现为a. 胸中有浩然正气,而且能够明辨是非,但自夸“不言而喻”,什么都知;b. 装作发傻,写文章来整人②“无趣”指没有优雅的情趣,没有浪漫的情调,也没有幽默的智慧6. 对文中画线句“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一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自己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现在要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就要打破沉默,明辨是非B.作者认为如果自己不去争辨是非,那将有某些掌握话语权力的人不让你明白真理,不让你遇到有趣的事情C.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自以为是、弄虚作假的缺乏社会伦理的人,他们会混淆是非与真理,所以我也得申明自己的态度 D.这句话其实是用黑色幽默的口吻讽刺那些凡事易主观臆断却自认为是明辨是非的人 7.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下面哪一条不能注释作者的“精神家园” A. 没有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愚蠢和矫揉造作的虚假。
) B. 不用惟一的标准(哪怕是真理)来规范、束缚人的心灵和自由的精神---------C. 让个性获得解放,让心灵和精神同世界和生活一样,多姿多彩 D. 要体验痛苦的生活,磨练意志,牺牲自我而达到超我,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8.下列关于社会伦理的理解,哪一项与上文中观点最接近( )A.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我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恐惧,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B.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有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的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其他生命跟我一样也深深地渴望发展和圆满C.在我内部,生命意识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识,她渴望透过自身达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D.凡受人帮助,从艰难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须互相帮助,并帮助正在受难的人们 参考答案:5A6D7D8A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
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C.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E.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2)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6分)(3)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6分)(4)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声音,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负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我只欠母亲》就像一面警钟在敲响,给我们深刻的震撼请联系文本和自身说说你的感受8分)参考答案:(1)EA(选E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B.D不给分2)(6分)①内容上,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 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3分)②结构上,统领全文,以幸福的情节开头,忏悔的情绪结尾;奠定了感情基调,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3分)(3)(6分)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
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