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范文2024-2024年度七篇.docx
10页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范文2024-2024年度七篇 【篇一】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 1. (1)引课较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 (2)注意:不能利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3)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分几组效果可能更佳) (4)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基本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容量不大,可增加教学容量,以训练接纳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 2. (1)语速有点快; (2)能以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注意不能用多媒体字幕代替板书; (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 (5)要注意大部分同学的听课状态,深入到学生当中,激发大部分同学参与课堂教学之中; (6)拓展教学较好 3. (1)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态、语言、逻辑、引导); (2)教学思路较清晰; (3)能利用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 (4)小亮点1:能创设小活动(不同同学用不同语速朗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会(验); (5)小亮点2:知识拓宽与汉语言文化节活动接轨; (6)注意板书(不能利用屏幕打字代替板书及语言的“深情”表述)。
4.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 5. (1)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能利用学生扮演等活动以及高考题的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知识归纳较完整,课堂容量较大 建议: (1)语言节奏、语调要适当控制; (2)要培养让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3)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 (4)点评之前可先让同学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 【篇二】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 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2、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3、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4、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5、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6、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7、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8、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9、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10、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篇三】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 《小乌龟找工作》是一篇童话,通过生动的想象,讲述了小乌龟找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形象地刻画了小乌龟鲜明的特点,也揭示了一定的道理 首先,让学生说出看到题目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使学生从题目、中知道了主人公是小乌龟,主要事是找工作,并抓主了题目中的字眼“找”,知道了是一篇童话故事;提出了小乌龟到哪儿找工作?怎么找的工作?找到了没有等问题明确地提示了课堂教学目标和重点在处理每段的问题时也解决得很清楚,但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看,应该把四个结构相同的段落,详讲一段,其他三段的学习,应让学生在总结学习方法后,自行汇报我是牵着学生走的,以后要引以为戒 其次,在活动中体现了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一过程的训练,如抓住数字“3”和数字“100”,体现小乌龟送信速度慢,找到没被录取的原因。
抓住“转圈圈”一词,让学生演示,理解了小乌龟不是不努力工作,而是不会爬树造成的 再次,对朗读进行了有效指导不但分析了语气、语调,而且对长句子的读法也作了指导 不足: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应该随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今后该怎样做 【篇四】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6、7、8加几”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对知识的复习充分,了解到9加几的加法计算利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复习巩固了算法的原理以及方法,让学生明白9如何凑十,如何分解两一个数,这完全为本节课计算6、7、8加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也能够很快的从中领会到计算原理 2、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施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到位,学生从课堂的说凑十法的过程非常熟练,在课堂上也做到了不断练习,充分让学生反复说,准确说,流利说 3、对课本的教学用图充分挖掘,从例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题意,知道给出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的会利用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解决问题,有前后人数相加,有不同衣服颜色的人数相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计算的方法练习,例如在计算85=的时候强调可以看8分5,也可以看5分8,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灵活应用 5、从一个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凑十法的口诀要点,抓住特点进行计算,提供学生快速计算的小诀窍,利用减法计算结果,很得出结果可以说是整节课教师都把握住了重点内容,强调方法练习,讲解细节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计算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能否在写课本例题时,让学生说说算式可以怎么列,或许有85或58,76或67的不同列法,这样可以结合到最后一题,为下节课渗透 2、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圈一圈或摆一摆,感受过程,计算结果也可以做到进行验算 【篇五】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 1、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 2、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5、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6、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7、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8、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9、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10、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11、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12、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3、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4、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15、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并且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篇六】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4、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5、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6、最后环节的设计很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7、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8、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9、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10、有“创新”和“创意”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11、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12、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13、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4、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5、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6、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第一文库网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7.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8.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9、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在学生探究时深入浅出,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篇七】评课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建议 1、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由浅入深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但师生双边活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板书工整有条理,分析透彻,提示恰到好处但二倍角的相对性要着重强调 2、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详略得当,布局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
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 3、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