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护理学(第十三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其护理.pptx
60页第十三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其护理精神科护理学010203概述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目录CONTENTS01概述第一节一、相关概念(一)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药物,指来自体外可改变人类情绪、行为、意识状态,并可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的一类化学物质二)药物依赖 药物依赖(drug dependenc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候群,指依赖者为了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同时为了避免身体上的戒断症状,从而追求或不间断地使用某种药物的行为其结果导致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强制性觅药行为是指使用者不顾一切后果而冲动性使用药物,是自我失控的表现,并非人们常理解的意志薄弱、道德败坏问题依赖可分为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第一节一、相关概念(三)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abuse of medication)又称有害使用,是指偏离医疗所需的大量、反复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的药物,可导致的明显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工作、学业及躯体健康的损害等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滥用者没有明显的耐受性增加或戒断症状。
四)耐受性 耐受性(tolerance)是指由于长期使用药物,如果使用原来的剂量则效果明显降低或达不到所需要的效果,从而导致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才能获得所需效果第一节一、相关概念(五)戒断综合征 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是指停止用药或减少剂量后使用拮抗剂所出现的一组心理生理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受损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不同,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六)复发 复发(relapse)是指物质依赖者在脱毒治疗完成,保持了一段时间戒断状态后,又因为种种原因再次使用脱毒前所滥用的成瘾物质的过程第一节二、精神活性物质分类 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有多种u 从其来源看,可分为天然药物、半合成药物和合成药物三大类u 从其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u 从其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药物和新型药物第一节二、精神活性物质分类 从药物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以下几种:u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苯二氮类、乙醇、巴比妥类等u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等u 大麻,适量使用可使人产生欣快感,增加剂量可使人进入梦幻,陷入深沉而爽快的睡眠之中,主要成分为四氢大麻酚。
u 致幻剂,能使人的意识状态和感知觉发生改变,如麦角酸二乙酰胺、氯胺酮等u 阿片类,使人产生欣快感并缓解疼痛,如海洛因、吗啡、阿片、美沙酮等u 挥发性溶剂,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随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如丙酮、乙醚等u 烟草,吸烟是诱发肺癌的主要因素第一节三、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及社会生活方式,在药物滥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毒品的易获得性,如西方国家毒品贩子充斥大街小巷;家庭因素,如家庭矛盾、单亲家庭、家庭成员犯罪吸毒等;同伴诱惑等;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如有些国家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利用大麻来增加气氛,使滥用大麻成为合法行为第一节三、病因及发病机制(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1人格因素2习得性因素3负性情绪第一节三、病因及发病机制(三)生物学因素1脑内“犒赏系统”与药物依赖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可能是犒赏系统的中枢所在,其中,被盖腹侧区(VTA)和伏隔核(NAs)是研究者较为感兴趣的部位研究发现,人类所滥用的物质,尽管它们的药理作用不同,但最终都是作用于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使脑内的多巴胺增加,过多的多巴胺连续刺激下一个神经元受体,就会产生一连串强烈而短暂的刺激“高峰”,于是大脑犒赏中枢发生适应性变化,改变了强化机制和动机状态,出现了耐受性、戒断症状、渴求等病理生理改变。
药物对犒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精神依赖及觅药行为的根本动因第一节三、病因及发病机制(三)生物学因素2代谢速度机体物质代谢的速度与依赖的形成有关代谢速度不同,对精神活性物质的耐受性就不同,依赖的易感性也不同例如,缺乏乙醛脱氢酶的个体,饮酒后乙醇代谢成乙醛,但乙醛不能转变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内堆积,少量饮酒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个体因此不敢继续饮酒,也就不可能成为酒精依赖者第一节三、病因及发病机制(三)生物学因素3遗传学因素家系、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发现,基因决定了药物的易感性,通过直接遗传和间接遗传将这一易感性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家系研究表明,药物依赖或滥用家系成员中,药物滥用、酒精滥用、反社会人格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对照家系的6.7倍、3.5倍和7.6倍02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第二节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随饮酒量及血液内酒精浓度的不同而不同酒精首先抑制大脑皮质,个体情绪释放随着饮酒量增加,抑制也进一步加深,精神活动、语言及运动功能受到抑制,表现为对周围事物反应性降低,感觉迟钝,判断记忆受损其后大脑处于高度抑制状态,醉倒不起、呕吐、便溺、意识障碍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1)单纯醉酒单纯醉酒又称普通醉酒状态,是一次大量饮酒引起的急性中毒,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血液酒精含量及酒精代谢速度有关。
除重症患者外,一般能自然恢复,且无后遗症状2)病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是一种由少量饮酒引起的严重精神病性发作患者饮酒后出现急剧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多伴有片段恐怖性幻觉和被害妄想,临床表现为高度兴奋、极度紧张惊恐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患者常突然产生攻击性,多是暴力行为该醉酒状态一般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随患者进入酣睡状态而结束,清醒后完全遗忘1急性酒精中毒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3)复杂性醉酒复杂性醉酒患者一般有脑器质性疾病,或有影响酒精代谢的躯体疾病,如癫痫、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炎及肝病等由于患者对酒精的敏感性增加,少量饮酒后便发生急性中毒反应,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常伴有错觉、幻觉、片段被害妄想,有明显的情绪兴奋、易激惹、攻击和破坏行为,偶见无目的的重复动作此类发作通常持续数小时,缓解后患者对经过部分或全部遗忘1急性酒精中毒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1)酒精中毒性幻觉症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是一种因长期饮酒而导致的幻觉状态患者在突然减少或停止饮酒后2448 h内出现以幻觉、幻视为主的精神障碍患者意识状态清晰,亦无明显精神运动性兴奋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幻觉持续时间不定,少则几小时,一般不超过6个月。
2)酒精中毒性妄想症酒精中毒性妄想症也称酒精中毒性嫉妒,患者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嫉妒妄想与被害妄想,临床上以前者多见患者无端怀疑配偶不忠,为此常有暴怒反应,也可导致对猜疑对象或配偶进行攻击,有时酿成凶杀恶果嫉妒妄想的发生通常与患者长期饮酒导致的性功能下降有关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如长期坚持戒酒可以逐渐恢复正常2慢性酒精中毒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3)酒精中毒性脑病酒精中毒性脑病又名Wernicke脑病,是慢性酒精中毒中最为严重的精神病状态,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脑器质性损害的结果起病急性或亚急性,部分患者可紧接在震颤谵妄之后出现三联征:嗜睡、眼肌麻痹及共济失调有时可出现瞳孔反射障碍和痉挛发作临床上精神症状表现以谵妄、记忆力缺损、痴呆和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不能恢复正常,幸存者一般都遗留柯萨可夫综合征2慢性酒精中毒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4)柯萨可夫综合征多数患者在一次或多次震颤谵妄后发生,也可在饮酒数十年及营养缺乏的基础上缓慢起病临床特点为近记忆缺损突出,学习新知识困难,常有虚构和错构,患者无意地编造经历与情节或远事记忆以填补记忆的空白除近记忆损害之外,许多患者有欣快表情、定向力障碍和感觉运动性失调。
尽管病情较重,但多数患者无明显即刻记忆障碍、意识障碍和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2慢性酒精中毒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5)酒精中毒性痴呆症长时间饮酒及多次出现震颤谵妄发作后可逐渐发展至痴呆状态,呈现出多种高级皮质功能障碍,如记忆、思维、理解、计算、定向能力和语言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常影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人格改变也非常显著,患者变得自私、控制能力丧失、行为粗暴和残忍等2慢性酒精中毒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1)酒精依赖酒精依赖是指反复饮酒导致躯体或心理对酒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2)酒精戒断综合征酒精戒断综合征是长期饮酒形成酒精依赖的患者在突然停酒或减量后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3酒精成瘾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 酒精所致心境障碍多在严重酒精依赖后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与饮酒密切相关估计酒精依赖患者中存在心境障碍的1/3是在大量饮酒前就出现情绪低落,而2/3是在饮酒后反复大量饮酒,常可引起严重抑郁症状,有报道显示80%酒精依赖患者曾有强烈的抑郁体验,约有35%的患者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4酒精所致心境障碍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 长期酒精依赖可能导致人格衰退,对饮酒的需求超过了其他一切活动,日趋加重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标准下降,为了得到酒而不诚实甚至偷窃和诈骗,丧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5酒精所致人格改变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二)治疗1戒酒n戒酒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或酒精依赖的第一步n也可采用行为疗法(使用戒酒硫)促使患者建立对饮酒的厌恶反射2对症支持治疗n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紧张和失眠症状,可用抗焦虑药,宜给予能控制戒断症状的最低剂量若患者出现抽搐,可肌肉注射地西泮对于兴奋躁动明显的患者,可小剂量给予氯丙嗪或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或口服治疗应用促大脑营养代谢疗法对减轻戒断症状也有较好的效果因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损害及躯体营养状态较差,应给予促进神经营养的药物治疗,同时补充大量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对合并有胃炎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一般常规使用治疗胃炎药和保肝药物第二节一、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二)治疗3急性酒精中毒治疗n急性酒精中毒可危及生命,要立即催吐、洗胃、维持生命体征、促进代谢,尽快使用纳洛酮催醒纳洛酮是纯阿片受体拮抗剂,其安全、有效、可反复使用,副作用小,可使血液中酒精含量明显下降,减少或避免意识不清患者出现呕吐、窒息等并发症4心理治疗n心理治疗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酒精依赖者常会否认自己的问题,治疗师需要以真诚耐心的态度倾听和帮助患者床实践证明,行为疗法对帮助患者戒酒有一定的作用。
第二节二、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能够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药物被称为阿片类药物常见的阿片类药物有阿片,阿片中提取的生物碱是吗啡,吗啡的衍生物是海洛因,人工合成的有杜冷丁、美沙酮、镇痛新在中国,由于非治疗目的的使用,导致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主要是阿片和海洛因阿片类药物滥用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第二节二、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1阿片类依赖1)精神症状服用阿片类药物会产生“美妙状态”,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活跃、自我感觉良好、精神振作、宁静安详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主动性及创造性减弱也可出现失眠、睡眠节律紊乱,但智能障碍不明显患者性格变化明显,用药行为高于一切社会活动,变得自私、说谎、缺乏责任感,甚至通过偷窃、诈骗、卖淫等行为筹集毒资第二节二、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1阿片类依赖2)躯体症状患者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营养状况差性欲减退,男性出现阳痿,女性月经紊乱、闭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晕、冷汗、心悸,体温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升高,血糖降低等3)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出现震颤、步态不稳、缩瞳、腱反射亢进等针尖样瞳孔是海洛因依赖者吸食过量的典型体征。
反之,当患者出现戒断症状时瞳孔会放大第二节二、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一)临床表现2戒断综合征患者最初表现为哈欠、流涕、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