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林火基础理论解读课件.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91985997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44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林火生态与管理Forest Fire Ecology and Management林学院林学院 牛树奎牛树奎1960119061919601190619n2022/5/12n1第二章林火基础理论BasicTheoryofForestFire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森林燃烧的基本规律森林燃烧的基本规律森林燃烧的基本规律森林燃烧的基本规律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森林可燃物森林可燃物森林可燃物森林可燃物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森林火源森林火源森林火源森林火源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林火环境林火环境林火环境林火环境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林火林火林火林火行为行为行为行为n2022/5/12n2第五节林火行为ForestFireBehaviorn一、火行为特征n二、火行为指标n三、火场特性n四、林火种类n五、影响火行为的主要因素n2022/5/12n3n火行为(fire behavior)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指标n火行为是指森林可燃物被点燃后,火在蔓延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和特征它受可燃物类型、火环境和火源条件的制约和控制火行为也是火的瞬时特征和火灾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特征的描述指标n火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可燃物、地形、天气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火行为特性。

      林火的外在表现是极其复杂的,但也有内在的规律性n掌握林火行为的规律性,预测林火发生和蔓延的特征和发展动向,可为森林防火、灭火、用火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火行为特征n火行为特征是理解和研究火行为的基础火行为特征是理解和研究火行为的基础n特点:特点:n可见性可见性n瞬间变化瞬间变化n除内在因素,主要受风速和坡度的影响除内在因素,主要受风速和坡度的影响n主要包括火焰特征和火蔓延特征主要包括火焰特征和火蔓延特征n n(一)火焰特征(平地、坡地;有风、无风)(一)火焰特征(平地、坡地;有风、无风)(一)火焰特征(平地、坡地;有风、无风)(一)火焰特征(平地、坡地;有风、无风)n1.平地无风n2022/5/12n6n2.平地有风n火焰高度(h);火焰长度(L);火焰深度(D)n2022/5/12n7n3.坡地(有风和无风)n2022/5/12n8n n(二)火蔓延模型(二)火蔓延模型n一场森林火灾在发展过程中,各火行为指标随着火后的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n一般来讲,一个点着火后,起初蔓延速度和火强度都较小,逐渐加大到最大值n轻型可燃物(如草类等)达到最大速度只需1020分钟;n重型可燃物(如采伐剩余物等)则需要几个小时。

      n由于可燃物的状况、热能释放速度、地形、天气状况的影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火蔓延特征n假定在均匀一致的可燃物条件下,对林火蔓延形成的火场形状起主要作用的是风和地形的影响n2022/5/12n9n1. 1. 典型的火蔓延模型典型的火蔓延模型n火头(head);火翼(flank);火尾(rear)n2022/5/12n10n2. 2. 火场形状的变化火场形状的变化n(1)平地无风(剖面和平面)n2022/5/12n11n2022/5/12n12n(2)平地有风n椭圆形;扇形n2022/5/12n13n3.山地条件下n山谷;山脊;支脉;坡度变化n2022/5/12n14二、火行为指标n蔓延速度n火强度n火焰高度n火烧持续时间n火场面积与周边长n火烈度n n(一)蔓延速度(一)蔓延速度(Rate of SpreadRate of Spread)n蔓延速度是在单位时间内,火向前移动的距离,单位是m/min、ft/min、km/hr等n在实际火场中,根据所在的火场位置可以划分:n火头速度,或顺风火速度n火尾速度,或逆风火速度n火侧(翼)速度,火侧风火速度n实际上,在任何方向上,都有的蔓延速度n2022/5/12n16n1.王正非林火蔓延王正非林火蔓延速度速度n R-林火蔓延速度(m/min)nR0-水平无风时火的初始蔓延速度(m/min)nKW-风速更正系数nKS-可燃物配置格局更正系数n-地面平均坡度()nI0为无风是的火强度()nl 为着火点到火头的距离(m)nH为可燃物热值()nW0为可燃物负荷量nWr为潜在可燃物负荷量n2022/5/12n17风速风速m/s123456789101112KW1.21.41.72.02.42.93.34.15.06.07.18.5可燃物类型枯枝落叶厚度0-4cm枯枝落叶厚度4-9cm枯草地KS10.7-0.91.5-1.8n2.澳大利亚草地火蔓延模型n麦克阿瑟(McArthur)等人1960年以来n当M20时,n2022/5/12n19n4.罗森迈尔(Rothermel)林火蔓延速度模型n1972年,1981年n基本假设:n直径8cm以下,均匀的混合物n应用了“似稳态”的概念,各方面的条件保持不变n式中R为火蔓延速度(ft/min),IR为火反应强度(Btu/ft2min-1),为传播通量比率,w和s分别为风系数和坡度系数,b为可燃物容积密度(lb/ft3),为有效加热系数,Qig为点燃单位重量可燃物需要的热量(预引燃热量)(Btu/lb)。

      n2022/5/12n20n n(二)火(二)火强强度(度(FirelineIndensityFirelineIndensity)n1.Byram公式n火强度一般是指火线强度(firelineindensity),是指单位火线长度,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单位是Btu/ft.s-1、kw/m等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勃兰姆(Byram)提出了火线强度的计算公式:nI=HWRn式中:I-fireindensityinBtupersecondperfootoffirefront(Btu/(ft.s)nH-heatyieldinBtuperpoundoffuel(Btu/lb)nW-weightofavailablefuelinpoundspersquarefoot(lb/ft2)nR-rateofspreadinfeetpersecond(ft/s)n火强度的公制公式:nI=0.007HWR nI=HWR/600=0.001667HWR n式中:I-kw/mH-J/gW-t/haR-m/minn2022/5/12n21n2.用火焰长(高)度计算火线强度n1954年,勃兰姆nLf=0.45I0.46I=5.67Lf2.17n式中,Lf为火焰长度,ft;I=Btu/ft.s-1n1980年,罗森迈尔等人,改写为法定单位nLf=0.237I0.46I=258Lf2.17nL=0.077476I0.46n式中,火焰长度,m;火强度,kW/mn1983年,昌特莱尔等人提出用火焰高度计算火强度nI=273hf2.17n式中,I,kW/m;hf为火焰高度,mn2022/5/12n22n3.用火的反应强度计算火强度n单位面积上的热量释放速度为反应强度。

      n1976年,阿尔巴尼提出反应强度和火线强度之间的关系式:nI=IRD IR=I/Dn式中,IR,kW/m2;D为火焰深度,m;I,kW/mn4.用烧焦高度计算火强度n1973年,纷韦格尔提出树冠烧焦高度与火线强度之间的关系式:nhs=0.1483I2/3I=0.173hs1.5n式中,hs,m;I,kw/mn2022/5/12n23n5.火面强度n单位面积上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火面强度n英制:nHA=60I/Rn式中,HA,btu/ft2;I,Btu/ft/sn公制:nHA=681I/Rn式中,kJ/m2;kW/mn2022/5/12n24n n(三)火烧持续时间(三)火烧持续时间(三)火烧持续时间(三)火烧持续时间n火烧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火的温度高低对于活的可燃物的影响是不同的n火烧持续时间由下式计算:nn式中:S=火持续时间(min)n D=火纵深度(m)n R=火蔓延速度(m/min)n2022/5/12n25n n(四)火场面积模型和周长模型(四)火场面积模型和周长模型n1.安德烈的林火蔓延双椭圆模型(1983)n火场面积n周边长n式中:n详见教材76页图2-20n2022/5/12n26n2.前苏联阿莫索夫的林火蔓延面积公式前苏联阿莫索夫的林火蔓延面积公式n式中:V1、V2、V3分别是顺风、侧风、逆风火的蔓延速度(m/min);t是火发生后的时间(min)。

      n2022/5/12n27n3.加拿大的火行为计算公式加拿大的火行为计算公式n火蔓延面积nn火场周边长n上两式中:V、U、W分别是顺风、侧风、逆风火的蔓延速度(m/min);t是火发生后的时间(min);K是基于(V+W)/2U的常数n2022/5/12n28n n(六)火烈度(六)火烈度n1.火烈度的概念n火烈度是指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程度,是王正非先生在80年代提出来的n王正非先生认为火烈度与火强度成正比,与火的蔓延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n式中:P为树木损伤率,%;b为树种抗火能力系数;I是火强度;R为火蔓延速度n2022/5/12n29n郑焕能先生认为: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n能量释放多少;n能量释放速度;n火烧持续时间n由于火的种类不同,火强度和火烈度表现出四种相关性:n火强度大,火烈度也大,如强度树冠火n火强度大,火烈度小,如急进地表火n火强度小,火烈度大,如地下火n火强度小,火烈度小,如一般地表火n2.表达方法n(1)火烧前后的蓄积量变化n式中:PM为火烈度(%);M0、M1分别为火烧前的蓄积量(m3)n(2)火烧前后林木株数的变化n式中:PN为火烈度(%);N0、N1分别为火烧前后的林木株数n3.火烈度等级n王正非以烧死林木的%划分火烈度级别:等级等级林木死亡率林木死亡率(%)火灾影响程度火灾影响程度一级0-5无损失,轻微地表火二级6-201-2年影响生长,一般地表火三级21-41部分树种更替,地表火、树干火四级41-80树种全部更替,树干火、部分树冠火五级81-100毁灭性,狂燃大火三、火场特性n n(一)对流柱(一)对流柱n低能量火,火线强度在低能量火,火线强度在3500kW/m3500kW/m以下,火以下,火焰高度在焰高度在3.53.5以下一般属于中、低度火以下一般属于中、低度火n高能量火,火线强度大于高能量火,火线强度大于3500kW/m3500kW/m,火焰,火焰高度在高度在3.5m3.5m以上,一般属于高强度地表火和树以上,一般属于高强度地表火和树冠火,形成对流柱冠火,形成对流柱n2022/5/12n33n n(二)高能量火特征(二)高能量火特征n1.1.对流柱:对流柱:2-7km2-7km;塔状;蘑菇帽;塔状;蘑菇帽n2.2.跳跃式火团:燃烧着的可燃物的抬升跳跃式火团:燃烧着的可燃物的抬升n3.3.爆发火:有低能量火转变为高能量火时的火行为爆发火:有低能量火转变为高能量火时的火行为n4.4.飞火(飞火(spottingspotting,spot firespot fire):高空飞落在前方的火):高空飞落在前方的火点点n5.5.火旋风(火旋风(flame whileflame while):高速旋转的火焰涡旋):高速旋转的火焰涡旋n6.6.火爆(火爆(blowupblowup):多个飞火形成的爆炸式燃烧):多个飞火形成的爆炸式燃烧n7.7.高温热流:看不见的高温高速热流高温热流:看不见的高温高速热流n n(三)高能量火的火行为模型(三)高能量火的火行为模型n详见教材详见教材85-8685-86页页四、林火种类n林火种类(KindsofForestFires)是对森林燃烧状况划分的燃烧类型。

      林火种类是林火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正确估计森林火灾的危害和后果以及实施林火扑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n19世纪初,俄国人就将林火划分为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三类n20世纪初,苏联特卡钦科(.)划分为四类: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和树干火n2022/5/12n35n50年代,苏联聂斯切洛夫()又细分为六类:急进树冠火、稳进树冠火、急进地表火、稳进地表火、腐殖质火和泥炭火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也采用这种划分方法n1976年,加拿大范瓦格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