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三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13页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三上期中统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C.加速运动 D.无法判定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3s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B.在运动过程中,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C.a车做匀速运动,b车做加速运动D.在0-3s的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比b车的大3、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4、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N-图像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B.小球的质量为C.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D.若,则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5、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中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所示,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点是人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点是人静止悬挂时的平衡位置,则在人从点下落到点的过程中A.在段,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力B.在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C.在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D.在点,人的速度为零,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R2、R3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A、B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当滑动变阻器R1处于某位置时,A、B两板间的带电油滴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仅把R1的触头向右滑动时,油滴向下运动B.仅把R2断路时,油滴向上运动C.仅把R3短路时,油滴向上运动D.当电流表的读数减小时,油滴向下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纸面.现有一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至C动能减少W,而质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至B动能增加W,则对该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和方向的判定,正确的是( )A.E=B.E=C.方向垂直BC并由A指向BCD.方向垂直AB并由C指向AB8、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运动的v–t图象和a–t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A物体在v–t图象中的两段曲线形状相同,则有关A、B两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先加速后减速B.a2=2a1C.t0时刻,A、B两物体间距最小D.2t0时刻,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9、将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在斜面的底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原长时上端位于斜面处的B点.现将一质量为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由弹簧的上方的A点静止释放,最终将弹簧压缩到最短C点.已知滑块从释放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右图,其中0~0.4s内的图线为直线,其余部分均为曲线,且BC=1.1m,g=10m/s1.则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B.滑块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C.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6JD.滑块从C点返回到A点的过程中,滑块的机械能一直增大10、如图所示,所有接触面均光滑,质量为的半圆弧槽静止地靠在竖直墙面处,、是槽的两个端点,为槽的底部中点。
现将质量为的小球自槽口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从到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小球从到运动过程中,小球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越来越大C.小球从到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小球从到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如题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加速度的平均值;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分度值为1 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Δt1和Δt2,表示为a=___________.(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μ=________.12.(12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A=2cm,M、N是平衡位置相距为3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1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波的周期为6sB.在t=1.5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C.从t=1到t=l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cmD.在t=5.5s到t=6s,质点M的动能逐渐增大E.t=1.5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在水平长直的轨道上,有一长度为L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终保持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轻放到车面的中点,滑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调节外力,使平板车仍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1)若滑块最终停在小车上,滑块和车之间因为摩擦产生的内能为多少?(结果用m,v0表示)(2)已知滑块与车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滑块质量m=1kg,车长L=2m,车速v0=4m/s,取g=10m/s2,当滑块放到车面中点的同时对该滑块施加一个与车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要保证滑块不能从车的左端掉下,恒力F大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在(2)的情况下,力F取最小值,要保证滑块不从车掉下,力F的作用时间应该在什么范围内?14.(16分)如图(a)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块以初速度v0=20m/s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物块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运动过程中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g取10m/s2试求:(1)物块在0~4s内的加速度a1的大小和4-8s内的加速度a2的大小;(2)恒力F的大小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8s内恒力F所做的功。
15.(12分)我国高速铁路使用的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车头第1节、车中第5节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假设每节动车和拖车的质量均为m=2×104kg,每节动车提供的最大功率P=600kW1)假设行驶过程中每节车厢所受阻力f大小均为车厢重力的0.01倍,若该动车组从静止以加速度a=0.5m/s2加速行驶a.求此过程中,第5节和第6节车厢间作用力大小;b.以此加速度行驶时所能持续的时间2)若行驶过程中动车组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两节动车带6节拖车的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1为提高动车组速度,现将动车组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则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求v1与v2的比值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人匀速拉船,根据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把速度可以分解为如图所示:v1是人拉船的速度,v2是船行驶的速度,设绳子与水平夹角为θ,则有:v1=v2cosθ,随着θ增大,由于v1不变,所以v2增大,且非均匀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
2、B【解析】A.因为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在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斜率相同,所以两车具有相同的速度,而不是加速度,A错误B.位移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距原点的距离,通过图像可知,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B正确C.通过图像可知,b车斜率在减小,速度在减小,所以b车做减速运动,C错误D.纵轴的变化量代表位移,所以在0-3s的时间内,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所以a的平均速度小,D错误3、A【解析】A项: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提示了这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故A正确;B项: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故B错误;C、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D项: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是伽利略,故D错误点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提示了这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定律.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
4、B【解析】AB. 在最高点,若,则有:若,则有:解得:故A错误,B正确;C. 由图可知:当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C错误;D. 若时,则有:解得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故D错误5、D【解析】A.在段,人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是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B.在点时,重力等于拉力,故在段,绳的拉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B错误;C.在段,绳的拉力大小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C错误;D.在点,人的速度为零,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由向上的加速度,D正确;故选D6、B【解析】仅把的触头向右滑动时,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由可知,板间场强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