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海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
8页镇海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高度集中,道路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增加,人的生存空间日趋缩小,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形成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规模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了传统休闲观光农业、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型休闲观光农业、奇异型休闲观光农业等多种休闲观光农业经营模式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萌芽发展,近些年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发展的速度较快,并正在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以浙江为例,安吉的森博园山庄、嵊州的剡溪渔业观光园、慈溪的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余姚的牟山镇四季山庄、鄞州的天宫庄园等,项目独特,条件优越,不仅为人们拓展了更广阔的休闲空间,而且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据统计,2009年,浙江省累计建成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区点1678个,从业人员8.3万人,总产值77.9亿元宁波市市级农家乐特色村总数增加到26个,示范点总数增加到48个,余慈水果采摘游和桑果采摘渔家游两条农家乐特色线路,被评为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全年接待游客达647.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和30.4%,吸纳劳动力超过1万人。
其中,余姚市农家乐乡村旅游接待167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1.63亿元;北仑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经营收入5800余万元今年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七),全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44.4万人次,经营收入1395.3万元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如何紧紧抓住舟山跨海大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及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历史机遇,提升镇海休闲农业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潮流中分得一杯羹,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二、镇海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目前,镇海的休闲观光农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规模较小,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截止09年底,全区农家乐旅游点22个,从业人员196人其中,市级农家乐特色村1家、市级农家乐示范点2家,区级农家乐示范点4家09年接待游客16.2万人,直接经济收益1830万元2010年春节,接待游客1.68万人,直接经济收益58万元与余姚、鄞州等周边县市区相比,差距很大一)形态模式1、休闲采摘型在原有的农业园区推出小西瓜、葡萄、草莓、白枇杷、杨梅、番茄等休闲采摘项目,如康德助农庄、阿亮草莓种植基地、飞洪蔬果基地、繁荣蔬果种植示范场、湾塘草莓种植基地等。
2、农业观光型依托镇海万亩粮食基地、四大林带、沿山大河景观、新农村建设等开发观光农业、观光林业、观光渔业、观光新农村旅游,如万亩粮食基地以高标准的路、沟、渠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的作物种植,营造“绿色过冬”“金色田野”等优美的田间风景画面;明星湾农庄、爱蜜丽花卉、瑞雪园艺、永明和中华盆景等现代化生态农业园里展示名花异草、奇特盆景3、古村风情型以澥浦郑氏十七房与横溪村为代表如郑氏十七房充分展示保存甚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组群,同时挖掘自身独特文化优势,对接中国传统节庆的旅游新热点,集古村落观光、传统民俗参与、商帮世居生活体验、艺术文化交流等于一体4、休闲渔业型宏德淡水渔家乐、永旺垂钓休闲园、湾塘华珍渔家乐等园区拥有大面积的鱼塘养殖基地,构筑曲堤柳塘宁静的垂钓环境,改造驳岸,逐渐形成了集垂钓、休闲、游乐、餐饮、观光等多项休闲娱乐项目于一体的现代渔家休闲基地5、乡土饮食型九龙湖镇横溪村保留着原生态的乡村生活,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村中共有20余家农家菜馆,村内盛产竹笋、杨梅、柑橘、茶叶、山间野菜、农家土鸡等各种蔬果特产,为城里人提供农家风味与乡野风情6、体验认知型在休闲活动中融入农业科普知识,主要有繁荣瓜果蔬菜试验示范场、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爱蜜丽花卉场、瑞雪园艺场、永明和中华盆景园等休闲观光基地。
二)开发模式1、个私经营户单纯地由工商私营老板投资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利用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闲置的农村劳动力,种植销售经济作物或提供餐饮服务、盆景欣赏、垂钓休闲等服务项目,招徕游客这种模式以康德助农庄、九龙人家、明星湾生态农庄、爱蜜丽农庄、永明盆景观赏园、宏德淡水渔家乐等为代表,为镇海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主要模式2、农户+农户部分“开拓户”首先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并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行列,并从示范户学习经验和技术,短暂磨合后,形成了此类开发模式,以九龙湖杨梅、葡萄采摘,湾塘草莓采摘,横溪农家餐馆以及庄市繁荣蔬果采摘园为代表3、合作社+农户由某类专业种植户联合组成合作社,形成合力经营,统一管理,既壮大生产实力,减少农资成本,又避免相互恶意挤压的不良竞争,同时提高产品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这种模式以阿亮草莓基地和湾塘草莓基地为代表此外,像飞洪蔬果采摘基地采用的是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村企共建模式建立基地,然后公司将基地大棚通过返租形式,租给当地农户种植,并在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十七房景区则采用的是政府+公司模式,联合政府与十七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十七房明清村居景区。
三)产业优势1、环境条件首先,镇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众多动植物的生长,九龙湖等自然风景区知名度高,并已建成优质米、水果、竹笋、茶叶、蔬菜等农业生产基地,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所必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次,自2003年以来,投资2亿元,完成了海天、镇骆、雄镇、清风四大林带建设,总长44.2公里,面积1.2万亩,形成结构稳定的复层森林;并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要求,实施清水河道建设,完成河道整治近140公里,科学运用鱼类生态放养、水生植物种植等方法,促进河道水质极大改善提高第三,依托新农村建设,加强环境整治与村居景观建设;采取生态化处理与管网纳厂处理两种模式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到2011年,全区将基本实现畜禽粪便污染的生态化处理第四,随着九龙湖蔬果园、庄市农业旅游观光园、澥浦花卉产业园、骆驼农业精品园、优质高产粮食基地等项目建设拉开框架,初步形成了“五园一带一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格局2、交通网络镇海素有“浙东门户”之美誉,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冀,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贯通、舟山连岛大桥从镇海登陆以后,从根本上打造镇海全新的区位格局,镇海已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并成为外地游客到舟山旅游或是舟山游客去外地旅游的最佳通道。
镇舟一家旅游新格局已初步呈现,上海、镇海、舟山旅游板块将实现成功对接与此同时,随着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外环、北外环等交通项目的相继实施,镇海已经完全融入宁波都市“半小时交通圈”,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显著3、民俗风情近年来,镇海十里红妆、百人龙鼓、澥浦船鼓、九龙呈祥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继亮相,不断丰富了民俗文化内容,促进镇海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大型民间婚俗打击乐《十里红妆》一举问鼎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澥浦船鼓”、“九龙呈祥”作为镇海独具代表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和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受邀参加“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广场演出同时,镇海成功举办了端午文化节、元宵汤团节等传统风俗节日活动,在春节、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节日里,开展迎财神、猜灯谜、做汤团、包粽子、吃艾青团、挂菖蒲艾草、做香囊、福禄寿贺喜、万人相亲会、千人饺子宴等活动,充分展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吸引游客领略江南民俗风情文化4、历史文化首先,镇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殷厚自明清以来,历经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等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留有大量的海防历史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其次,镇海也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涌现了以包玉刚、邵逸夫和应行久等著名人士为代表的镇海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有5000余人第三,镇海素有“名人故里”之称,涌现了贝时璋、杨福家等26名镇海籍两院院士和贺友直、顾生岳、陈逸飞等20余名国内外知名书画家悠久的历史在镇海形成了敢于拼搏的海防文化、敢闯世界的海上丝路文化、开拓进取的商帮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并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构成了具有镇海特色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环境四)发展态势1、呈现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届重视的态势从市民游客层面看,近年来,乡村农业观光游越来越位普通的市民游客所接受,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得到城市居民的重视,每年参加的人数不断增加从政府部门层面看,07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扶持对象、具体扶持奖励措施;08年制定并出台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关于印发镇海区大力扶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对扶持农家乐休闲农业发展给予基础设施、环境改造等补助和地方税收返回等政策扶持;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阿拉过大年,镇海农家乐”宣传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创办休闲农业的积极性。
从媒体层面看,媒体对休闲农业这个近年从农村中涌现出来的新型产业也极为关注,报道的声音越来越多,吸引游客数量不断上涨2、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的态势近几年,镇海休闲农庄和一家一户的农家乐不断增加,面积规模也不断扩大06年,全区共有农家乐10家,年接待游客55000人次,营业收入300万元2009年,全区各种不同类型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已发展到22个,增长120%;接待游客16.2万人,增长195%;经营收入1380万元,增长510%3、呈现出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的态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镇海休闲观光农业已从前些年初级阶段“一家一户”的“农家乐”,向以农业庄园企业为主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其模式不断创新一是以产业为支撑的休闲农业经营成为发展主流康德助农庄、飞洪蔬果采摘基地、繁荣蔬果采摘园、永明盆景观赏园、湾塘草莓采摘基地、永耀杨梅基地、汶溪葡萄基地等,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发展的休闲旅游基地这些农庄的农业产业为休闲产业提供了蔬果、盆景、水果等各具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资源,而休闲产业又进一步拉长了农业产业的产业链,增加了农业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经营项目综合化成为一种发展方向。
经过近几年探索,镇海休闲观光农业逐渐改变了原先经营项目单一的弊病目前,康德助农庄、明星湾生态农庄、爱蜜丽农庄等都已形成了集餐饮、采摘、烧烤、棋牌、垂钓、会议、会议、客房等项目的综合性农家乐休闲场所三是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组团式发展有了雏形如今,镇海已经形成了九龙湖、庄市、澥浦三大片区组团式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九龙湖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以九龙湖湖光山色为依托,周边有康德助草莓基地、飞洪蔬果基地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横溪村百寿园、九龙人家等旅游点庄市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以明星湾生态农庄为中心,由光明农业生态园区、万市徐百果采摘园、永明盆景园、永旺休闲垂钓园、宏德淡水对虾养殖休闲基地和无公害有机百果采摘园等组成澥浦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以郑氏十七房为中心,周边有爱密丽花卉场、瑞雪园艺、华珍渔家乐和湾塘草莓大棚等休闲基地三、影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镇海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因此,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必然会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规划滞后,开发建设缺少整体性目前,镇海的休闲观光农业尚缺整体规划,缺乏通盘规划和全局考虑,发展不均衡,极大地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和开发程度。
农家乐基本上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在22个旅游点中,工商业主自主投资开发的有10家,乡村农户或者农民合作社开发的有8家,只有两家是由公司、政府投资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