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介绍.doc
37页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Honors Program理念与目标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致力于为国家未来培养原始创新性科技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不仅为同学们提供厚实的基础教育,而且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理念,试验班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调动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高年级在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造就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学习与研究方法先进、人文修养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他们在完成本科教育后能继续深造进而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理科试验班分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方向实施方案 理科试验班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 3~6 年的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教学计划框架内,学生修满相应的学分且成绩合格即可毕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试验班统一制定前两年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单独集中上课两年后,实行个性化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喜好,跨学院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框架内,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插入普通班学习。
具体安排为:一年级重点进行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学除人文、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课以外,主要进行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此外,还要安排人文类系列讲座,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二年级重点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生命科学试验班除继续学习数学、化学等基础课以外,开始学习生物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信息科学试验班除继续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课以外,开始学习电子、信息、电气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请我校院士、特聘教授为试验班开设专题系列讲座,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三年级选择导师,确定专业方向,开始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同时,通过 seminar 等多种形式了解专业进展和学科前沿,全面进入研究阶段如果学生在第三年完成了所选专业方向规定的专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则可以提前毕业教学组织与管理(1)教学与考核方式 理科试验班一、二年级的课程由教务处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和知名教授单独组班上课,聘请外籍教师讲授英语听说课程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交互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部分课程使用英语授课;采用开卷、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2)淘汰机制 试验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每学期如有 2 门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应转出理科试验班,到其他专业继续学习;其他专业符合试验班转专业要求的学生,也可申请转入试验班学习。
3)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试验班由教务处直接管理,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班级干部团队,负责班级的一切日常事务管理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其他一切活动均由学生自己策划,独立完成所授学位 理学学士深造就业情况 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比例最高可达 70%,也可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将优先考虑目前理科试验班已有 2 届毕业生,共 97 人,其中 91 人以优异的成绩 3 年完成学业毕业学生中,45人保送或考取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生,33 人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知名大学深造,其余立志就业的同学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Honors Program理念与目标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致力于为国家未来培养原始创新性科技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不仅为同学们提供厚实的基础教育,而且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理念,试验班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调动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高年级在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造就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学习与研究方法先进、人文修养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他们在完成本科教育后能继续深造进而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理科试验班分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方向实施方案 理科试验班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 3~6 年的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教学计划框架内,学生修满相应的学分且成绩合格即可毕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试验班统一制定前两年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单独集中上课两年后,实行个性化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喜好,跨学院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框架内,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插入普通班学习具体安排为: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试验班统一制定前两年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单独集中上课两年后,实行个性化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喜好,跨学院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框架内,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插入普通班学习具体安排为:一年级重点进行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学除人文、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课以外,主要进行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此外,还要安排人文类系列讲座,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二年级重点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生命科学试验班除继续学习数学、化学等基础课以外,开始学习生物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信息科学试验班除继续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课以外,开始学习电子、信息、电气类的专业基础课程。
同时请我校院士、特聘教授为试验班开设专题系列讲座,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三年级选择导师,确定专业方向,开始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同时,通过 seminar 等多种形式了解专业进展和学科前沿,全面进入研究阶段如果学生在第三年完成了所选专业方向规定的专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则可以提前毕业教学组织与管理(1)教学与考核方式 理科试验班一、二年级的课程由教务处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和知名教授单独组班上课,聘请外籍教师讲授英语听说课程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交互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部分课程使用英语授课;采用开卷、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2)淘汰机制 试验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每学期如有 2 门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应转出理科试验班,到其他专业继续学习;其他专业符合试验班转专业要求的学生,也可申请转入试验班学习3)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试验班由教务处直接管理,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班级干部团队,负责班级的一切日常事务管理教务处负责教学安排,其他一切活动均由学生自己策划,独立完成所授学位 理学学士深造就业情况 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比例最高可达 70%,也可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将优先考虑。
目前理科试验班已有 2 届毕业生,共 97 人,其中 91 人以优异的成绩 3 年完成学业毕业学生中,45人保送或考取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生,33 人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知名大学深造,其余立志就业的同学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园林专业专业前景 园林绿化与花卉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和居住区环境的绿化美化、室内花卉与观赏植物的装饰是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园林专业是美化环境、造福人类的专业学科实力 本专业现有教授 4 名、副教授 6 名,具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观赏园艺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主持多项国家“863 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和设计项目主编教材和出版专著多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8 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3 项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和环境艺术的基本素质,以园林学与观赏园艺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多样性、园林制图与表现,能够从事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流通,及各类城镇园林绿地的总体规划、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与养护的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科学与文化、艺术与工程相结合,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充分利用我校在生物学、生态学和植物生产方面的优势,着力培养既能从事园林植物的生产应用,又能承担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综合性园林专业人才主干课程 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美术、园林景观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园林绿化局、农业局、林业局、建设局、园林学校、园林科研所、花卉研究所、园林设计院、园林公司、花卉公司、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管理、教学、科研、设计单位工作深造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可报考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可出国深造农学专业专业前景 本专业是我校传统的优势专业之一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已成为21 世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锋专业学科实力 本专业所依托的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学科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全国同类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现有教授 34 人,副教授 26 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5 人设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和5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年均科研经费 3 000 多万元,在北京、河北、海南等地建有试验农场,与 10 余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学生实习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并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农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专业特色 从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出发,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将现代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相结合、信息技术与作物栽培耕作学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主干课程 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微生物学、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分子生物学导论、计算机农业应用、作物栽培学、作物耕作学、植物育种学、种子学等。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家机关、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推广和管理等工作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生理学 3 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植物保护专业专业前景 本专业是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的学科植物保护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技术保障学科实力 本专业下设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保护与植物检疫 3 个学科,其中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全国同类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现有教授 29 人,副教授 21 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4 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1 人拥有农业部分子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开放实验室,年均科研经费约 2 000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