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仙窟语言特色 - 副本.doc
26页衡衡阳阳师师范范学学院院 南南岳岳学学 院院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设计计))题题 目:目:论论《《游仙窟游仙窟》》的语言特色的语言特色所所 在在 系:系: 中文系中文系 专专 业:业: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 学学 号:号: 0865015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赵美英赵美英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倪美玲倪美玲 2011 年年 5 月月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论《游仙窟》的语言特色学生姓名赵美英学 号08650151专 业汉语言文学班 级08 级 1 班指导教师倪美玲职 称副教授起止时间2011 年 11 月 1 日 至 2012 年 5 月 25 日鲁迅先生高度评价唐传奇,说它是“始有意为小说” ,说明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唐传奇中张鷟创作的自叙体小说《游仙窟》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或是语言特色都很有特点,而对这部小说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请你认真研读原文,收集资料,整理思路,以此为题,在规定时期内完成论文。
另外,要求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注意对当前研究现状要有所了解和掌握,严格要求按照进度安排撰写论文,并及时反馈论文进展情况二、论文进度安排:预期进度:2011 年 9 月—11 月阅读原文,收集资料,确定方向2011 年 11 月开题2011 年 11 月—2012 年 2 月论文设计2012 年 3 月初稿2012 年 4 月—5 月修改2012 年 5 月答辩完成期限:2012 年 5 月三、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1]李时人、詹绪左.游仙窟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2]张虎昇.由《游仙窟》说到唐传奇衰亡[J].江汉论坛,1989,(2).[3]姜云.唐传奇的艺术特色[J].天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4]于伟娜.论《游仙窟》骈体小说的成因[J].作家,2011,(3).[5]邹祖尧.《游仙窟》:中国小说的开山之作[J].皖西学院学报,2005,(2).[6]马兴国.《游仙窟》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J].日本研究,1987,(5).[7]王增斌.佳色功名两不朽 诗人意兴托风情——《游仙窟》的文学特质与美学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赵金铭.《游仙窟》与唐代口语语法[J].语言研究,1995,(3).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系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论《游仙窟》的语言特色学生姓名赵美英学 号08650151专 业汉语言文学班 级08 级 1 班指导教师倪美玲职 称副教授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本选题旨从个性化、诗意化、生活化三个方面来研究《游仙窟》的语言特色,并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探讨其语言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这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唐传奇,研究小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有关《游仙窟》的研究持续不断,学者们探究作者的生平,探究《游仙窟》的文体特征及成因,探究《游仙窟》的文学、美学特质,大都取得很大成绩,但有关语言特色的研究并不多见,仅有几篇研究论文有所提及,如《:中国小说的开山之作》 、于伟娜《论骈体小说的成因》 、姜云《唐传奇的艺术特色》等,但都缺乏对《游仙窟》的语言特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论述,本课题则试图在语言特色方面作专题研究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本课题主要从个性化、诗意化、生活化三个方面来研究《游仙窟》的语言特色,并探讨这类语言特色的重要影响当前,国内关于《游仙窟》语言特色的研究仍十分少见,本论题不仅着重分析《游仙窟》的语言特色,而且还深入探究这类语言特色的重要影响,拓展了前人的研究领域,研究程度大大加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归纳法;分析比较法;论文提纲:课题主体部分共分为部分:1、语言的个性化2、语言的诗意化3、语言的生活化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预期进度:2011 年 9 月—11 月阅读原文,收集资料,确定方向2011 年 11 月开题。
2011 年 11 月—2012 年 2 月论文设计2012 年 3 月初稿2012 年 4 月—5 月修改2012 年 5 月答辩完成期限:2012 年 5 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1] 李时人、詹绪左.游仙窟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2]邱昌员.论初盛唐小说与初盛唐诗歌之互动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5,(4).[3]张虎昇.由《游仙窟》说到唐传奇衰亡[J].江汉论坛,1989,(2).[4]姜云.唐传奇的艺术特色[J].天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5]于伟娜.论《游仙窟》骈体小说的成因[J].作家,2011,(3).[6]张梅.浅析骈体小说《燕山外史》——兼与《游仙窟》作比[J].消费导刊,2007,(6).[7]邹祖尧.《游仙窟》:中国小说的开山之作[J].皖西学院学报,2005,(12).[8]马兴国.《游仙窟》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J].日本研究,1987,(5).[9]王增斌.佳色功名两不朽 诗人意兴托风情——《游仙窟》的文学特质与美学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0]赵金铭.《游仙窟》与唐代口语语法[J].语言研究,1995,(3).六、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年 月 日 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2012 年 1 月 3 日地点文 629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朱迪光教授倪美玲副教授阳建雄教授秦秋咀讲师与 会 人 员伍光辉 副教授严春华 讲师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 记 录 人:年 月 日教研室(或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 系工作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游仙窟》的语言特色学生姓名赵美英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8 级 1班学号08650151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二)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游仙窟》的语言特色学生姓名赵美英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8 级 1学号08650151班评阅人评语:建议成绩: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三)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论《游仙窟》的语言特色学生姓名赵美英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8 级 1班学号08650151答辩时间2012 年 5 月 12 日地点文 629姓名职务(职称)姓名职务(职称)朱迪光教授 倪美玲副教授阳建雄教授严春华讲师答辩小组成员秦秋咀讲师答辩小组评语:建议成绩:组长签名: 年 月 日系答辩委员会意见:评定成绩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论论《《游仙窟游仙窟》》的语言特色的语言特色中文系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 0865015108650151 赵美英赵美英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倪美玲倪美玲摘摘 要:要:《游仙窟》的语言有三大特色:第一,个性化,体现为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和用独特深刻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两个方面;第二,诗意化,体现为骈散结合和大量的诗歌嵌入两个方面;第三,生活化,体现为对俗态俚语和口语的运用两个方面。
关键词:关键词:游仙窟;语言特色;个性化;诗意化;生活化目 录引言................................................................................................................................................(1)1.语言的个性化.........................................................................................................................(2)1.1 叙述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2)1.2 人物语言:独到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4)2.语言的诗意化.........................................................................................................................(5)2.1 骈散结合,华丽典雅..............................................................................................................(5)2.2 大量的诗歌嵌入......................................................................................................................(6)3.语言的生活化.........................................................................................................................(8)3.1 对俗态俚语的运用..................................................................................................................(9)3.2 对口语的运用........................................................................................................................(10)结语..............................................................................................................................................(10)1引言引言《游仙窟》的作者是唐代的张鷟。
张鷟,字文成,自号浮林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 658 年),约卒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 730 年)唐代小说作家,著有《游仙窟》、《朝野佥载》和《龙筋凤髓判》 ,代表作品是他的传奇小说《游仙窟》《游仙窟》采用自叙体的形式,记述男主人公张文成奉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