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docx
9页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东西方的百家争鸣时代及原因♦人类古代文明的三大中心公元前8至3世纪,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 一个 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文化成就异彩纷呈的时 代 为什么 人类在不同地域,几乎同时取得重大文 化成就?如何来 认识这一历史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 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其中尤以德国学者K.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一书提出的 “轴心时代” 理论影 响最大他认 为: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 后,形成 了三大古典文化中心,即中国、印度、希腊 这三 个地区分别发生了非同寻常的文化事件, 出现了非 凡的文化人物在中国,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以及其他诸位思想家、 哲学家相继出现; 在印度, 婆罗门教 的经典《奥义书》等问世,佛教、耆那教 等开始创立; 在波斯,相传琐罗亚斯德创立祆教 (拜火教) ;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等地, 犹太教先知四处游走,传经布道;在 小亚细亚和希腊,是贤哲辈出, 先有荷马、赫西俄德, 后有所谓以泰勒斯为首的“希腊七贤” ,继而出现了巴 门尼德、 希罗多德、赫拉克利特、修昔底德、苏格拉底、 德谟克里特、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等等这 是当时世界上文化最发达的三个中心, 人类都非 常相似 地开始意识到自身作为整体的存在, 也意识 到自身的局 限。
人类至今依然存在的世界几大文化 模式几乎同时得 以确立♦以希腊文明为例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 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 的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 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 它重燃火焰”古希腊 人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 政教分离的思想是 现代政治思想的核心, 希腊人创造的 民主共和制是 近代世界普遍认同的政治体制的原型 希 腊人的文 学艺术作品至今仍是现代西方文艺界学习的 范本和 创作的源泉之一 西方的哲学、 历史学、经济学、LAT修辞学、文献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数学、物 理 学、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知识学科,无一不 是希腊 人奠定的基础他们确立的一些原则, 如史 学摈弃情感、 求真求实的原则, 希波克拉底的医德 誓言等, 仍然是当 代从业者遵守的学科纪律 我 们甚至可以说, 现代西方 人直面人生、 热爱生活 的开朗性格和努力工作、 尽情娱 乐的风气也始自古 希腊 希腊人可以说是古代世界最大 的玩家他们 设计、 发明了许多游戏和娱乐项目, 举世 闻名的 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有摔跤、拳击、赛马、赛 车、火炬接力、田径、健美,还有“五项全能” 等 比赛, 堪称创举舞台悲喜剧以及上演戏剧的剧场 也为希腊人 所独创,即使那些形形色色的希腊 神 ?o ,也大都富有生 气,像常人一样有七情六 欲。
所以希腊人没有令人麻木 不仁的宗教崇拜,他 们比古代许多民族享有更多的思想 自由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思想, 同样异 彩纷 呈;印度的佛陀时代所表达的人类悲悯情怀, 佛教在亚 洲的传播等,也蔚为大观限于篇幅,不 再举例♦百家争鸣的三大成因人类文明何以在这一时 期同时在不同区域取得如 此突破性的成就呢? 这并非偶然这首先得益于人类生产力的明显进 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相当一部分人可 以专 门从事脑力劳动 铁器的普遍使用是 “轴心时代”生产 力发展的突出标志同时,经济的发展和铁制兵器的使 用,也扩大了古代战争的规模,拓展了人类活动的区域 和范围,进而开阔了人类了解、 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 视野,提高了人类认识 世界的能力 这种认识既包括对 人类自身的认识 (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区别以及对人的 本性的认 识),也包括对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也包 括人 类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们在这一时期把人类零散 朦胧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也是更高的阶段其次得益于人类自身关系的解放 早期国家的建立 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原始社会血缘部落关系不断扬 弃和否定的过程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早期国家的组织 结构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氏族 部落制度的残余。
如 古代印度有王国和共和国两种形式王国称为 Janapada,Jana 意为部落,而 Pada 意为“脚”,二字 合起来意即“部落立足之 地” ;共和国称为 Gana 或 Samgha ,前者意为部 落,后者意为共同体,显然这都 证明血缘关系在早期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希腊的城邦同 样由部落发展而来,如雅典有 4 个部落, 12 个胞族, 360 个氏族;而斯巴达等多利亚人的国家多由 3 个部落 组 成直到古典时代晚期, 雅典的胞族依然在司法方 面 发挥着一定作用在古代中国,从商代直到春秋 时期, 宗族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甲骨文、 金文及传统文献中都有资料可以为证氏族部落等血缘 组织,曾经使人得到某种保护或依 靠, 同时它又是对人 的一种束缚 随着血缘关系 的削弱和解体, 人们一方面 惊讶地发现自己正在失 去过去曾有的天然依托, 同时也 欣喜地发现自己开 始摆脱从前的桎梏, 得到过去难以得 到的自由于是,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开始可以而且必 须由自己来决定 这无疑大大激发了人们潜在的创造力 和 思考力其三则得益社会矛盾与斗争现实所激发的人类潜能的发挥 在世界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所在地, 都曾 经出 现过邦国林立、百家争鸣的时代。
在印度,摩 揭陀、乔 萨罗等邦长期争夺霸权; 在希腊, 斯巴 达、 雅典等邦在 陆上、海上争夺霸权的斗争此起彼 伏, 时断时续; 在中 国,春秋五霸争雄,战国七 雄兼并;与此同时,诸邦内 部各种社会集团之间矛盾错综复杂,争权夺利斗争时隐 时现很多斗争结局不明, 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各国统 治者和各种 社会集团都力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借助 一切可 为己用的因素去谋求胜利 在希腊, 学者们普遍 都有讲学自由, 在印度和中国, 思想家带领弟子周 游列 国,而统治者通常不拒绝游说之士 这是引发 人的潜力 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尖锐复杂的斗争引起社会动荡, 那些曾经为人们所信守的、 纯朴可 爱的传统, 似乎越来 越变得荒谬和腐朽, 从传统 中破土而出的新事物, 却又 往往显得贪婪、 卑鄙 而无情 历史究竟是进步了, 抑或 倒退了?社会变动时期那些巨大而深刻的矛盾,打破了 先前的精神稳定平衡状态, 不能不引起睿智的人们加以 思 考这是引发人的潜力的内在条件然而,由于人类历史的极端复杂性, 各个地区 的历 史条件千差万别, 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文化价 值观念又 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是神的人化,在 东方,则是人 的神化。
中西方文化都在经过 “轴心时代” 有了一个大 的转型:西方由此导致了文化的更进一步神学化,进入 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时代; 而中国则由此导致了文化 的世俗姿态,“独尊 儒学”的传统基本上是世俗化的♦新的世界文明“轴心时代”在某种意义上 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 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 一个新的“轴 心时 代”即将出现 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 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的文化, 经济全球化 必将 为文化多元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世界文 化的发展 很可能形成或者已经有所萌芽地形成了若干个重要的 文化区,如欧美文化区、 东亚文化区、 南亚文化区以及 西亚北非文化区等 新的“轴心时 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多元共 存局面,跨文化和跨学 科的文化研究将会成为2 1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 同时,古典时期少数伟大思想家主导 的百家争鸣现 象,也将变化为众多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 演的交响 与合奏代”世界文化发展的 状况将不是各自独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