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可编辑).docx

34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879868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61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第一篇: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下,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既要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和指导,又是总体规划方案在专项土地利用上的补充和深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时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以解决某类特殊方面土地利用问题,使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科学和合理若在不具备编制总体规划条件的地区或为结合解决当前某类任务时,可针对某一方面专门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如小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等在内容的广度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超过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而在内容深度上,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超过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一般可划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保护和土地整理等几方面的规划,其任务是合理开发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获得最优的土地综合效益 土地开发规划是通过对地区内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进行自然、社会、经济评价,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目标、方向和方式,确定土地开发规模,制定实现开发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土地开发规划通常分为农用地开发规划和城镇土地开发规划 土地开发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的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开发活动,如将农地开发为城市建设用地 土地整治规划是指为改变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状况,保障土地永续利用而进行的规划如水土流失规划、盐碱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是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整治、盐碱地的整治、风沙地的整治、沼泽化土地整治、红黄壤综合整治等类型 土地复垦规划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占压等造成破坏的土地,根据社会经济生态条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 土地复垦规划按其废弃地的类型可分为矿山开发废弃地复垦规划,煤矿塌陷地复垦规划,交通、水利等工程压挖地复垦规划,废弃宅基地复垦规划等 土地保护规划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国情提出的,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保障土地生态环境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及不合理占用土地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土地保护分为土地产权(资源类)保护、土地用途(珍稀物种类)保护和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类)保护,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将土地利用的分布状况加以重新调整,通过调整使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结构适应特定时期的特定目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国家措施 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土地整理一般为农地整理,而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第二篇: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具有多功能性,土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土地的有用性 土地的特性: 土地物质的自然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土地属性的两重性;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是土地利用领域永恒的主题,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客观必要性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其主要目标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与保护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问题: (1)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

      按人口计算,我国人均各类土地的占有量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耕地数量少 (2)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均衡我国土地垦殖系数为13.68%,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由于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地区大等情况造成的 (3)林地面积少,森林覆盖率极低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8.6m3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最少的国家之一 (4)农用地土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土地沙漠化严重;土地流失严重 (5)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的内容: (1)土地利用规划图这是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主要部分,是一张全面组织土地利用的总设计图 (2)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系指全部规划的文字说明,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各业生产用地的划分及其内容,以及规划实施与经济效益概算等 (3)技术和法律文件及其他调查资料 (4)施工图和实施计划 第三篇:土地利用规划作业题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题 1. 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性?并简要说明 答: 一、面积的有限性,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空间限制,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

      二、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分布在地球各个不同位置的土地,占有特定的地理空间,地球公转和自转等产生的地质结构的作用下,各种土地形态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性 三、整体性,土地是地表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四、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生长在土地上的生物,不断地生长和死亡,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及其他化学物质,不断地被植物消耗和补充,这种周而复始的更替,使土地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土地再生性土地的再生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某一阈值时,土地的再生性就会丧失,土地资源即被破坏 五、多用途性,土地资源根据各类土地质量状况的不同而具有多少不等的多用途性 六、社会性,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占有过程,一方面形成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另一方面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答: 一、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二、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三、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为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特性? 答: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或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特性: 一、政策性 二、整体性 三、兼容性 四、折中性 五、动态性 4.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一、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或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 二、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其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其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 5.影响土地特性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 答: 一、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 二、温度条件对土地特性有影响 三、水份条件对土地特性 有影响 四、风对土地特性有影响 6.各种地貌类型是如何影响土地特性的? 答: 一、山地丘陵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在利用管理上首要重视的是水土保持措施山地 丘陵土壤还具有土层薄、土壤粗骨性的特点因此一般有宜种植需要耕作的作物,而宜于林业或牧业 二、平原,平原的共同特点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水份条件比较好。

      因此,平原区的 土地肥沃,农田基本建设方便,是良好的发展农业的地区 7.影响土地特性的水资源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答:1).降水,表示降水特征的变量有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 2).蒸发与蒸腾,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农田总蒸发 3)城市给水水源,给水水源包括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 4)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冰川积雪等 5)地下水,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6)水资源的三要素,包括水资源量,水资源变率,水质 8. 影响土地特性的土壤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答: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土壤性状如养分含量,通气透水性,保水保肥性以及耕作性状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土壤质地不同,对土壤的各种性状影响较大土壤的农业生产状性是指土壤质地的差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反应,它包括土壤的肥力性状,耕作性状和作物反应的综合反应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性状的表现程度都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 2)土壤构型,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土体中的物质不断发生移动和淀积,引起土体内部物质的分异,逐渐形成了发生层次,不同的发生层次组合便构成了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故土壤剖面是土壤最典型,最综合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反映土壤形成环境的特征,土壤类型的特征以及土壤前发育程度,对土壤的水分温度以及肥力状况等均有显著影响。

      3)土壤可溶盐含量和PH值,土壤中可溶盐对农作物有危害,土壤的PH值影响土壤中某些养分元素的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4)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可以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增强土壤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植物从土壤中获得N、P、K三大营养因素,同时,也从地土壤中获取Zn、Mn、Cu、Fe、B等微量营养因素 作业2 1. 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安排和布局 内容: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乡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各类用地指标,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他基础产生,基本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 2)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限制条件 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2.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1)影响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土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分析 3)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5)土地利用集约度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3.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哪些数据? 答:1)主要在准备阶段基础上,搞好用地分区,拟定用地指标,编制规划共选方案并组织人员论证,完成规划出稿,规划说明和总体规划图 2)在实在调查基础下,收集、整理和分析核实有关自然构成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图片,文件资源 3)重点进行土地评价,经济分析,社会分析和环境分析,还要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4.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系统性原则 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4)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7)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8)以供给能力调控用地需求的原则 5.土地利用总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