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18766506
  • 上传时间:2023-1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0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绪论1医学影像学: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 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 1895年德国伦琴发现X线3•超声成像(US)、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4. (1)数字化X线成像的优点① 提高了图像质量②图像信息可摄成照片,也可以由光盘储存也可输入PACS中③ 摄片条件的宽容范围大④具有测量,边缘锐化,减影等多种图像处理功能(2) X线成像缺点(没找到,自己看书)① 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甲状腺功能亢进,恶病质,婴幼儿,高龄者和体质过敏者, 应禁用或慎用②孕妇,小儿,早孕者当属禁忌(3) CT成像的主要优势① 密度分辨力高,相当于传统X线成像的10-20倍② 可行密度量化分析,人体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CT值范围-1000~+1000HU③ 组织结构影像无重叠④可行多种图像后处理(4) CT成像的局限性① 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②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③受到部分容积效应影响④较高的X线辐射剂量(5) MRI成像的主要优势① 组织分辨力高,这是MRI的突出优点②直接进行水成像③直接进行血管成像④ 在体分析组织和病变代谢物的生化成分⑤能够进行fMRI检查,包括DWI、PWI(6) MRI成像的局限性①通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②多序列、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③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④检查时间相对长⑤易发生不同类型伪影⑥识别钙化有限(7) 呼吸系统,骨骼系统一般首选X线循环系统一般首选超声,金标准是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5. X线基本性质: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6. 数字化X线设备根据技术原理不同,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CR)和数字X线成像(DR)7•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屏蔽防护、距离防护、时间防护8. CT成像基本原理:获取扫描层面的数字化信息、获取扫描层面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 系数、获取CT灰阶图像9.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是一种科技含量高,实际应用价值极大的复杂系统, 其将数字化成像设备、高速计算机网络、海量存储设备和具备后处理功能的影像诊断工作 站结合起来,完成对医学影像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后处理及显示等功能,使得图像资 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二•中枢神经系统1. CT检査是颅内各种疾病的首选如颅脑外伤,MRI是超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査方法2•扩散加权成像(DWI),也叫弥散加权成像,主要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3. 脑出血不同期相的信号改变(问答)(1) 急性血肿:T1WI和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不易发现(2) 亚急性血肿:T1WI和T2WI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向中心部位推进(3) 慢性血肿:T]WI和T2WI呈高信号,周围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低信号环(4) 囊变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更加明显4. 脑梗死不同期相的信号改变(问答)(1) 急性脑梗死早期(超急性期脑梗死)在T1WI和T2WI信号多正常(2) 急性期和慢性期由于脑水肿、坏死,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5. 星形细胞瘤CT表现(问答,必须掌握)(1) I级肿瘤:平扫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査轻度强化(2) II~IV级肿瘤:平扫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可有点状钙化和颅内出血,边界不清, 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检査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规则强化6. 垂体瘤中直径10mm以下者称为微腺瘤,大于10mm者为大腺瘤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标准为垂体高度M8mm,大腺瘤的诊断标准为垂体高度M10mm7. 桥小脑角区好发肿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三叉神经瘤8. 颅咽管瘤CT表现(1) 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为主的囊实性病灶,常见呈高密度的囊壁壳样钙化和实性部分不 规则钙化,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前部时可出现脑积水(2) 增强检査,肿物囊壁和实性部分分别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9. 出血性脑梗死常发生在缺血性梗死一周后10. 阿尔茨海默病时,MRI检査,1H-MRS (氢质子波谱成像)表现为区域性代谢异常, 如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量降低,肌醇(Ml)含量升高三•头颈部1. 眼部炎性假瘤CT表现中,肌炎型显示眼外肌增粗,典型表现为肌腹和肌腱同时增 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Graves病:常累及多条眼外肌,肌腹受累明显2. 泪腺良性混合瘤:临床表现眼眶前外无痛肿块,有包膜,类圆形,生长慢,可恶变 ①超声:中强回声②MRI:稍长T1、长T2,明显强化,部分可见包膜③CT :软组织密度肿块,明显强化,泪腺窝处骨质可受压,骨吸收或变形3. 视神经胶质瘤:发生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儿童多见,在成人具有恶性倾向 ①超声:视乳头水肿,视神经梭形肿大②CT:视神经增粗,视神经管扩大,轻度强化 ③MRI:长T1、明显长T2信号影,明显强化,是首选的检查方法4. 视神经鞘脑膜瘤形成较具特征的“轨道”征5•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要与神经鞘瘤鉴别,后者典型在CT上呈较低密度且不均匀,增强后为 轻、中度快速强化6•中耳乳突炎(1) 鼓室或上鼓室内软组织肿块,伴有听小骨破坏,有强化,提示胆固醇肉芽肿(2) 鼓室或上鼓室内软组织肿块,伴有听小骨破坏,无强化,提示胆脂瘤7. (1 )前组鼻窦:额窦,前组筛窦,上颌窦,开口于终鼻道(2)后组鼻窦:后组筛窦,蝶窦,开口于上鼻道8. 鼻窦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内翻性乳头状瘤9. 鼻窦恶性肿瘤:大多为鳞癌,上颌窦恶性肿瘤是副鼻窦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诊断主 要依据为窦壁骨质呈侵蚀性破坏CT增强检查,肿瘤呈中度或明显强化;MRI可显示肿瘤周围侵犯情况10. 鼻咽癌CT表现① 平扫表现为病侧咽隐窝变浅、消失②增强检査,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③向前突向后鼻孔,侵犯翼腭窝④向后侵犯头长肌、枕骨斜坡、环椎前弓侧块⑤ 向外侵犯咽鼓管圆枕、腭帆张肌、腭帆提肌、翼内肌、翼外肌⑥ 向上破坏颅底并经卵圆孔和破裂孔入颅累及海绵窦⑦向下侵犯口咽、喉11 .喉癌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12. 颈动脉体瘤:CT: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增大;MRI:出现椒盐征13. 造釉细胞瘤:良性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多呈囊-实混合性X线及CT:囊性低密度区,多房或单房型,有分隔,囊壁边缘硬化MRI:囊液多呈均一长T1、长T2信号,囊壁及分隔为低信号四•呼吸系统(易出大题)1. 肋骨的先天性变异包括颈肋、杈状肋和肋骨融合,肺叶间裂变异常见的有奇叶副裂2. 肺野:正常充气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3. 肺门: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左侧比右 侧高1~2cm4. 肺纹理:在正常充气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影。

      由肺动脉、 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5. 左肺包括上、下两个肺叶,右肺包括上、中、下三个肺叶左肺由8个肺段组成,右肺由10个肺段组成6. 气管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左侧支气管与体轴中线呈40° ~55°,右侧支气管与体轴中线呈20° ~30°7. 右横膈比左横膈高1~2cm,膈内侧与心脏形成心膈角,膈外侧与胸壁形成肋膈角8. 纵膈各组淋巴结正常时短径W10mm,若215mm应视为异常9. 肺气肿: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肺泡 壁的破坏,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常见病因为慢支,支气管哮喘X线表现:①胸廓呈桶状,肋骨走行变平,肋间隙变宽,膈低平②心影狭长而呈垂位心型 ③两肺野透光度明显增加,肺纹理明显稀疏变细,可见单发或多发的肺大泡10. 空气支气管征: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 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11. 空腔指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空洞指肺內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23mm,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W3mm12. 直径W3cm者称为结节,其中W4mm者称为粟粒性结节;>3cm者称为肿块13 .肺实质指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肺间质包括结缔组织、血管、 淋巴管、神经14. 胸腔积液量达250~300ml时才能看出来15. CT是检查支扩的最佳方法,支扩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轨道征、印戒征、念珠状、葡 萄串状影和指状征16. 大叶性肺炎病理上长分为四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和消散期X线表现:①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显示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减低② 实变期(红色和灰色肝样变):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其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③ 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降低,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17. 肺脓肿空洞与癌性空洞及结核性空洞鉴别慢性肺脓肿:厚壁空洞,内可有或无气液平面,周围有纤维条索影癌性空洞:厚壁偏心空洞,内壁凹凸不平,外壁有分叶及毛刺,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结核空洞:多见于肺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较小、壁薄、内壁光滑,周围有卫星病灶18. 肺结核的分型① 原发型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②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急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慢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③ 继发型肺结核(III型,最常见):包括浸润型肺结核和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④ 结核性胸膜炎(IV型):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⑤ 其他肺外结核(V型)① 原发综合征:初次感染的结核菌在肺中上部近胸膜下形成原发病灶,而且沿淋巴管蔓延, 引起淋巴管炎和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典型呈哑铃状改变②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双肺出现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影,也称三均匀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双肺出现大小不均、密度不均、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影,也称三不均匀③ 浸润性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X线表现为排列成梅花瓣状或树牙征, 是结核病的较典型表现19 .肺泡蛋白质沉积征(属于弥漫性肺疾病)X线表现:实变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内病灶以肺门附近明显,呈蝶翼状CT表现:病灶与周围组织有明确分界,呈地图状小叶间隔增厚,呈多角状,并与磨玻璃样影重叠,呈碎石路样20. 早期中央型肺癌X线无异常表现,偶尔可有局限性肺气肿(最早出现) 早期周围型肺癌,指瘤体直径W3cm,且无远处转移者21. 中晚期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问答)X线表现:大多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影,可见分叶、短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当肿瘤坏死经 支气管引流后可形成厚壁偏心空洞CT表现:可清楚显示肿块细节,包括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和瘤周表现,增加检查呈短暂 性明显的均匀或不均匀强化22. 试述前中后纵膈的分区及其内好发的肿瘤(1) 纵膈分区六分区法:前纵膈是位于胸骨后,心脏、升主动脉及气管前的狭长三角区; 中纵膈相当于心脏、升主动脉及气管和肺门占据的区域;食管以后以及胸椎旁区域为后纵 膈,食管前壁为中后纵膈的分界;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为水平线,分上下纵膈(2) 好发肿瘤:①前上纵膈:胸内甲状腺肿②前中纵膈:胸腺瘤、畸胎瘤③前下纵膈:心包囊肿④中上纵膈:胸内甲状腺、支气管囊肿、恶性淋巴瘤 ⑤中中纵膈:淋巴结肿、恶性淋巴瘤⑥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23 .畸胎类肿瘤包括囊性畸胎瘤(即皮样囊肿)和实性畸胎瘤(通常称为畸胎瘤)五•循环系统(易出大题)1. 心脏摄片常规投照为立式后前位,可加照左前斜位、右前斜位或左侧位,简称心脏 三相位检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