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docx
12页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一、钢筋施工(一) 一般规定2. 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 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3. 钢筋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 变形4.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 位作变更设计5. 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0热轧光 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6.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 符合设计要求二) 钢筋加工1. 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优选机械方法调直,当采用冷 拉法进行调直时应控制冷拉率2. 钢筋下料后应按种类和使用部位分别挂牌标明4. 箍筋末端弯钩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为箍筋 直径的5倍,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5. 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钢筋宜从中部 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三) 钢筋连接1. 热轧钢筋接头(1) 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2) 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3) 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HRB335和HRB400带肋钢筋的 连接4) 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无焊接条件时,可绑扎连 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绑扎连接5)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
6) 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2. 钢筋接头设置(2 )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 大弯矩处3) 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 得有两个接头4)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5) 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6) 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o(四)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为确保分部钢筋骨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在钢 筋的部分交叉点处施焊或用辅助钢筋加固1. 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2) 组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骨架预 拱度3) 组装时应采取控制焊接局部变形措施2. 钢筋网片电阻点焊规定(1) 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受力主筋与两端的两 根横向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片为两个方向 受力,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3. 钢筋现场绑扎规定(1)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可辅以点焊2) 钢筋网的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 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钢筋交叉 点必须全部扎牢5)箍筋间距:受拉时应小于5d,且不得大于100mm;受 压时应小于10d,且不得大于200mm。
6)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确保位置准确4.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 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 张法预应力筋不得小于管道直径的1/22) 受拉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在保护层内设置 直径大于6mm、间距小于100mm的钢筋网3) 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4) 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二、混凝土施工(一) 原材料计量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保持计量准确每班至少测定 一次骨料含水率,雨天增加测定次数二) 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拌合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 现象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2. 混凝土运输(1) 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 求,使浇筑工作不间断2) 容器或管道应不漏浆、不吸水,内壁光滑平整, 能保证卸料及输送畅通3) 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 现分层、离析现象,则进行二次快速搅拌4) 拌台物运输到浇筑地点后,应检测其坍落度,坍 落度符合要求⑸掺入外加剂后,应快速搅拌。
6)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7) 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连续工作,泵送间 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o3. 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的检查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 稳定性2) 混凝土浇筑① 对于大方量混凝土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②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 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 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③ 采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应以使混凝土表面呈现 浮浆、不出现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三) 混凝土养护1. 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2. 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 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 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3. 当气温低于5°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 土洒水养护三、模板、支架和拱架(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1. 模板、支架和拱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 稳定性4. 模板、支架和拱架在各施工阶段的抗倾覆稳定系数 均不得小于1.35. 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 过下列规定:(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6.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施工 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1) 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2) 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3) 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 产生的非弹性变形;(4) 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8.支架立柱在排架平面内应设水平横撑,在两道横撑 之间加双向剪刀撑,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1.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平整、接缝严密,模板在安 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2. 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 端必须放置钢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3. 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5. 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6. 安装墩、台模板时,其底部应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 固,上部应采用拉杆固定10.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满足下列条件的,还应进行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1) 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2)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 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 20kN/m及以上。
3)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三)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1.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 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 5MPa以上2) 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保证 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2. 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拱架的卸落应遵守下列规 定:(1) 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应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 要求强度80%以上后卸落拱架2) 跨径小于10m的拱桥宜在拱上结构全部完成后卸 落拱架;中等跨径实腹式拱桥宜在护拱完成后卸落拱架;大 跨径空腹式拱桥宜在腹拱横墙完成(未砌腹拱圈)后卸落拱 架3.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