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理能力的发展.docx
1页推理是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小学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 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1)、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三段论法是较典型的演绎推理形式,如“凡是画家都是艺术家,齐白石是画家,所以齐白石是艺术家”,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形式已有的研究将童年演绎推理能力的发 展分为如下三种水平: ①、运用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②、能够对通过言语表述的事实进行演绎推理 ③、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即根据命题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地推出结论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能达到第三个水平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增高而提高: 低年级占39%, 中年级约占58%,高年级占81% 由此可以认为,小学低年级初步表现了逻辑能力,小学中年级的逻辑能力属于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小学高年级已基本具有逻辑推理能力 (2)、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利用概括词语的方法研究小学儿童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 ①、小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简单的归纳推理 ②、因素多,归纳难度大,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如有一项研究(冯申禁等),要求儿童把诸如‘五一’我们去北海公园玩、‘六一’你们去景山公园玩、‘十一’他们去 颐和冈公园玩”三句话归纳为一句话。
这是要同时归纳概括三个意义单位,其结果为:低年 级的正确率约为50%,中年级的正确率约为60%,高年级的正确率达80% (3)、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的一定关系,推论出其他也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事物它是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过程的综合,就是先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 思维过程例如,先概括出“大和小”是相反关系,这是从个别(大物和小物)到一般(相 反关系)的过程,根据这种关系再推论出“黑”和什么是相反关系,这又是从一般到个别的 过程 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如下: ①、存在着年龄阶段的差异低年级的正确人数比例为20%, 中年级为35%,高年级为60% 从小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速度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的发展速度较快,快于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发展 速度 ②、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