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银行公司客户信用评级操作手册.docx
29页招商银行公司客户信用评级操作手册如题招商银行公司客户信用评级操作手册1 概况说明1.1 客户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客户信用评级是一种根据客户违约可能性(违约率)大小, 将客户(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风险分类方法 和过程它是我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基础工作, 为信用分析、授信审批、贷款定价、贷后管理、经济资本分配与 考核等提供重要的支持它包括评级方法的开发和评级的实施两 项基本内容本手册主要针对评级的实施1.1.1 评级模型的开发评级模型的开发是指银行根据自身历史数据和经验,同时参 考外部数据和经验,应用数理统计技术和专家意见,对比分析违 约客户和不违约定客户的不同特征,找出客户违约机理和导致客 户违约的因素(违约驱动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财务和非财务 因素)按某种形式(打分卡或违约概率模型等)进行相对固化(应 在评级实践中不断修正),建立起客户违约模型(包括配套IT系 统)的方法和过程1.1.2 评级的实施评级的实施是指银行将完成开发的评级模型应用于信贷业 务实践的方法和过程,包括评级操作和评级结果的应用两个方面评级操作是指对现有客户或潜在客户划分等级的过程,即将 客户有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输入评级模型,通过模型运算,得 到客户评级分值和自动评级,并在审慎的原则下对自动评级进行 调整,从而获得客户评级等级和对应的违约率。
评级结果的应用是指银行将客户评级分值、等级、违约率等 评级结果,应用到信用分析、审批决策、贷款定价、组合管理等 各个方面的方法和过程1.2 信用评级的目的和作用1.2.1 信用评级的目的我行开发并实施客户信用评级的目的是要运用现代风险计 量手段,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包括对客户信用 风险状况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的要求,逐步建立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全 面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我行长期、稳 定、健康地发展1.2.2 信用评级的作用我行信用评级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2.2.1 提高信用分析水平信用评级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分析 方法,因此实施信用评级,可以在传统经验判断基础上增加计量 技术,丰富我行信用分析内涵同时信用评级的全行统一性,可 以促使全行信用分析的方法和标准逐渐趋于一致1.2.2.2 为审贷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信用评级本身不属于审贷 决策的范畴,即不能根据评级高低决定是否贷款但它可以为信 用分析的一部分,为审贷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正如传统的财务分 析和非财务分析一样它与后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其一致性特点, 使审贷人员之间、审贷人员与客户经理之间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展 开讨论,从而使决策更有说服力和针对性,更趋于全行标准的一 致性。
1.2.2.3 为贷款定价提供参考依据科学定价应建立在准确的 成本核算基础上,信用评级为准确核算风险成本提供重要计量基 础,其基本原理为:风险成本二客户违约概率X违约后损失率X信用敞口信用评级能够计算客户违约概率至于违约后损失率则需根 据债项评级而获得而信用敞口对一般贷款来说就是贷款余额, 更复杂的情况暂却不论四)为实施组合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我行信用评级的首要 作用并不是单笔业务的信用如题分析、审贷决策和贷款定价,而是为组合风险管理提供基础 组合风险管理是指从一组资产、一个业务线到整个银行资产不同 宏观层次,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客户和资产风险结构报告、 风险限额管理、经济资本配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的应用等这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实施均需要以完善的信用评级 体系为基础1.3 信用评级体系的框架国际先进银行采用的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所要求的银行内 部评级体系一般都是两维的体系一是根据客户本身的违约可能 性进行分类评级;二是针对每项业务特定的风险因素,例如担保、 抵质押情况、债务优先级、产品类型和特点等而建立的评级我 行目前建立的评级体系是按违约概率大小进行分类的客户评级 体系,对债项的评级将在客户评级运行及数据积累的基础上逐步 建立。
我行的信用评级体系包括两个核心组件:一是九大行业的打 分卡,二是违约概率模型除此以外,还有配套体系,包括配套 的 IT 系统以及与评级相关的系列文挡(评级手册、培训材料等), 都是信用评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3.1 打分卡打分卡是一种以明确透明的表单形式体现的评级方法,即将 各个违约驱动因素一一罗列,赋予其计算权重和对应分值,并对 每个因素划分若干档次并设定不同分值,当客户相关财务和非财 务指标数据填入时,得到每个违约驱动因素的分值,加总各个因 素的分值,最后得到客户评级总分打分卡在设计中结合了数理统计技术和经验判断,兼顾了财 务和非财务因素,具有直观、易于理解、鼓励评级人员的前瞻性 判断等特点打分卡的最大分值为 100 分,客户打分越高,表示违约的可 能性越低,也即风险程度越低根据客户得分分值不同,将客户 分为十个等级,分别对应90〜100、80〜89、、0〜9分,称之 谓1级、 2级、 、 10级我行目前打分卡分九大不同行业,分别为资本密集型行业、 轻工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建筑业、基础 设施与项目融资、通讯及计算机服务业、投资类行业这九大行 业与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请见(附 1)。
1.3.2 违约概率模型 违约概率模型是一种以一系列数理统计运算公式表达的评 级方法,当客户相关财务数据输入时,模型自动运算,得到客户 违约率违约概率模型在设计中单纯运用数理统计技术,只基于财务 因素,具有客观性强、一致性好、能直接得到违约率的特点基于有限历史数据的现实,我行目前违约概率模型为包含所 有公司客户的一个统一模型随着数据的积累和业务规模的扩大 将酌情分拆成按行业分类的若干个违约概率模型1.3.3 打分卡与违约概率模型的结合使用 我行信用评级中,同时采用打分卡和违约概率模型两种方式 并通过建立打分卡得出的分值和违约概率模型得出的违约概率 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的完整体系这种体 系符合银行信用评级的先进方向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内部 评级法的要求打分卡是面向全行各级客户经理、审贷人员和相应信贷营销 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要评级载体在实施评级工作中,客户经理和 审贷人员基于九大行业的打分卡进行输入以获得自动评级得分, 并根据自身对客户信用状况的了解和分析,对自动评级结果进行 调整,以给予客户最终有效的评级等级如题违约概率模型运作方式和程序不面向全体用户,而由总行评 级管理人员集中掌握,作为评级的监测与分析工具,并根据两种 方法的实际运行结果建立起打分卡分值与违约概率模型间的对 应关系,得到每个级别对应的违约概率(面向全体用户)。
在评 级运行后,总行将根据每个级别真实发生的实际违约概率对两者 进行验证与校正通过打分卡与违约概率模型结合使用,我行信用评级体系可 同时得出一个客户的分值和违约率1.4 客户违约的定义客户违约是指客户违反借贷合约的约定,未履行按期还本付 息的义务实践中,必须对客户违约明确界定具体的标志性实践, 从而清晰划分违约客户和不违约客户我行根据《巴塞尔新资本 协议》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国实际,对客户违约定义为发生以下 一种或多种情况:1.4.1贷款本金逾期超过 90天或利息拖欠累计超过90天;1.4.2 我行停止对贷款计息;1.4.3 我行产生与债务人任何义务有关的信用损失,如形成 债务冲销,计提特别准备,或被迫进行本金、利息、手续费减免, 非正常的借新还旧、展期等消极债务重组;1.4.4 债务人申请破产、由其他债权人申请其破产、已经破产 或者处于类似的非正常经营状态,因此将不履行或延期履行银行 债务;1.4.5 其他我行认定除非采取追索措施,例如变现抵押品,否 则借款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对银行债务的违约事项1.5 评级频度和有效期每个客户一般每年评级一次,每次评级的基础是上一年年度 财务报表(具体数据要求参见1.7.1 有关内容)。
但出现需要评级 调整的情况时,评级频度不受一年一次的限制每次信用评级的 有效期为一年,即评级结果在有效评级确认的日期起到一年后的 对应日期期限内,评级结果发生效力超过一年后评级失效,应 重新进行评级在评级有效期内,进行了评级调整的,其有效期 重新启计,自更新之日起的一年年有效评级发起岗应保证在客 户信用等级有效期截止前及时对客户进行初评,评级审核岗按照 相关规定对客户有效等级进行确定,以保证客户信用等级的连续 性和有效性上次评级虽未到一年,但已获得最近年度财务报表 的,也应重新发起一次新的评级1.6 等级的划分、定义和对应的违约概率1.6.1 等级的划分我行信用评级体系将客户划分为 10 个等级,从信用由高到 低依次为 1 级客户、2 级客户、 、10 级客户自动等级的划分 依据为打分卡分值的档次,每连续 10 分划归为一个档次,得分 落入一个档次内的所有客户为同一等级客户(参见 1.6.4)1.6.2 等级的定义同一等级的客户,有一个统一描述性定义,描述这个等级的 客户一般性信用状况和风险特征,侧重是对根据客户基本运营面 的稳定情况及其对我行债权的保障情况的描述(参见1.6.4)1.6.3 等级对应的违约概率区间同一等级的客户,有一个相同的违约概率区间。
在打分卡计 算分值的同时,我行信用评级体系的另一个组件一一违约概率模 型也在同时运作,它对每个客户进行违约概率的计算,并按照某 种规则向打分卡提供每个等级客户对应的违约概率区间(参见 1.6.4)1.6.4 信用等级、分值、定义和对应的违约概率区间的一览 表信用等级、分值、定义和对应的违约概率一览表如题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我行评级估计的违约概率时间跨度是1 年,但是我行在设计打分卡时关注的是客户 2 年左右的信贷基本 面变动的风险,对于基础设施类行业,我们分析的时间期限为3 至 5 年1.7 评级的客户对象 从信用评级体系的角度,我行公司客户(包含借款人和担保 人)分为可评级、待评级和不评级 3 类:1.7.1 可评级客户具备以下条件的客户为可评级客户,必须进行信用评级:1.7.1.1 在我行已有信贷业务或有意申请信贷业务的中国大 陆境内企事业法人;或为他人在我行信贷业务提供担保的中国大 陆境内企事法人只有低风险业务的客户,可暂不评级外国、 港澳台和离岸企业不属于可评级客户1.7.1.2 客户所在的行业属于我行信用评级体系九大打分卡 覆盖的行业范围这九大打分卡覆盖的行业范围参见附件 11.7.1.3 能够收集到最近两个连续年度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 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缺少现金流量表虽可评级但会遭扣分),以 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
但尚未投产的在建项目企业由于如题尚不足以反映出经营情况,不在可评级客户范畴1.7.2 待评级客户待评级客户是指,即客户所在行业虽属于九大打分卡覆盖范 围,但暂时缺少评级所需财务或非财务的必要信息,如新建企业 或在建项目,不能提供连续两年财务报表;或虽能提供财务报表, 但属于尚未投产的在建项目,经营状况还无以反映;或只有低风 险业务,资料不便收集的客户等对这类客户仍需收集资料,录 入 IT 系统,一旦具备评级条件,应立即进行评级1.7.3 不评级客户 不评级客户是指所在行业不属于九大打分卡覆盖范围,暂时 不属于评级范畴的客户对这类客户,虽不能评级,但必须收集 所有能收集的与评级客户相同的数据并录入IT系统这是鉴于3 个原因:一是信用评级IT系统与信贷信息系统进行了信息对接, 后者的部分数据来源有赖于前者,如果不输入信息,将影响信贷 信息系统的数据完整性;二是这些数据为实施评级以外的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