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27页2024年1月高一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山西省通用】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古代的生产和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梦溪笔谈》中“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有关青铜的性质,青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C. 《白玉金边素瓷胎》中描述的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高D. 《本草经集注》中利用“火烧法”区分和,应用了焰色试验2. 下列从不同角度对干燥剂的分类正确的是A. 浓硫酸——纯净物 B. ——强氧化剂C. 生石灰——碱性氧化物 D. ——电解质3. 反应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的电子式: B. 的结构示意图:C. 的结构式: D. 分子的结构模型:4.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原理之一:B. 工业漂白粉的制备原理:C. 氯水久置后酸性增强的原因:D. 铝制餐具不宜盛放碱性食物的原因:5. 海洋中的可以通过借助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和的转移)转化为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过程Ⅰ中是还原产物B. 过程Ⅲ中是氧化剂C. 总反应为D. 每生成标准状况下,总反应中转移电子6.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甲装置:制备胶体B. 乙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C. 丙装置:用试纸测定氯水的D. 丁装置:鉴别溶液和溶液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B. 常温常压下,中含有共价键数为C. 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D.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8. 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匀速滴加溶液,测得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内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红色褪去,电导率减小B. 反应至点,加入溶液的体积为C. 电导率降低,说明不是电解质D. 电导率增大,主要是因为电离出的离子导电9. 下列除杂方法、除杂试剂及装置均正确的是选项ABCD被提纯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溶液固体除杂方法洗气还原加热升华除杂试剂及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A. A B. B C. C D. D10. 某中药试剂具有泻下通便、清火消肿等功效.该药剂的化学式为,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与同主族,与同主族,且满足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非金属性:B. 原子半径:C. 由形成的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 分别与形成的化合物相互反应可能会生成11.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铝创未来”.用废铝屑(含杂质铁)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铝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溶液B. “搅拌”涉及的反应为C. “滤液”可以用于制备苏打,同时可将回收利用D. “操作3”包括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12.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回收的与催化反应合成的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彰显了“绿色亚运”的主题.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绿色甲醇作主火炬塔燃料实现了循环内碳的零排放B. 反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增大C.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D.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13.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可用作酸中和剂、合成洗涤剂等.某同学欲配制溶液,进行如下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顺序是B. 需要使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C. 容量瓶洗净后未烘干会造成溶液浓度偏低D.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读数会造成溶液的浓度偏高14. 如图是部分含铁粒子的“价—荷”二维图.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在酸性环境中,可以变成B. 通过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均可使变成C. 氯水可以实现向的转化D. 若将高铁酸根离子填入图中,应该填在的位置15. 某实验室废液缸中可能含有和,课外学习小组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溶液中至少存在3种离子B.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且C.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不能确定D. 若原溶液中存在,则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南京理工大学合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局部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回答下列问题:(1)M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2)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3)该化合物中的两种10电子离子是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18电子离子是______________.(4)形成一种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漂白性,写出它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5)和稳定性相对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6)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7)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反应生成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因“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
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的标签如图1所示,图2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的“84消毒液”的ORP值(数值越大,氧化能力越强)随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84消毒液[有效成分[规格][质量分数][密度][注意]①外用消毒剂,需稀释后使用,勿口服;②不能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③______________图1图2(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若取出该溶液稀释100倍后进行使用,则稀释后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约为______________2)图2中“84消毒液”使用时的最佳和温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使用“84消毒液”时多数需浸泡一段时间消毒且保持较低温度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结合该分析,请补充“84消毒液”的标签中,[注意]③为______________3)“84消毒液”“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不能同时使用,请从元素的化合价角度分析并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4)不能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否则会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氧化性:______________(填“>”或“<”)。
18. 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的.已知:①无水氯化铝在升华.②氯化铝极易吸收水分形成酸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Ⅰ.先打开旋塞和,再点燃处酒精灯,最后点燃处酒精灯Ⅱ.先打开旋塞和,再点燃处酒精灯,最后点燃处酒精灯(3)装置和装置中所加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H处可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仅选一种,填字母,下同),可以用装置______________替换掉装置G和H.(6)装置中存在的一处安全隐患是升华后遇冷凝华,在装置连接的细导管处容易发生堵塞,引起危险,因此装置B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装置的用途还有______________.19. 硫酸铁[,相对分子质量为400]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的、有机杂质)制备硫酸铁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为酸性氧化物,不与硫酸等强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煅烧炉”前铁矿石要先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2)“沉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沉淀池2”中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5)证明“沉淀池2”中已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6)该矿石中含,假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损失了,用该铁矿石可以得到硫酸铁固体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绝密★启用前2024年1月高一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山西省通用】化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我国古代的生产和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梦溪笔谈》中“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有关青铜的性质,青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小C. 《白玉金边素瓷胎》中描述的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高D. 《本草经集注》中利用“火烧法”区分和,应用了焰色试验【答案】D【解析】【详解】A.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形成过程是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错误;B.青铜属于合金,其硬度大于铜,选项B错误;C.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选项C错误;D.火烧和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可用焰色试验进行区分,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 下列从不同角度对干燥剂的分类正确的是A. 浓硫酸——纯净物 B. ——强氧化剂C. 生石灰——碱性氧化物 D. ——电解质【答案】C【解析】【详解】A.浓硫酸属于混合物,A错误;B.不具有强氧化性,B错误;C.生石灰为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C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