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docx
6页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Check of Foreign Matter)第一节概述一、 杂质的定义一般是指无医疗作用且能影响制剂质量的或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的物质二、 杂质检查的意义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杂质检查做出重要修订,收载 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先进技术,对重金属、 砷盐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增加了有机磷类农药、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查项目四、杂质的分类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两类1. 一般杂质指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普遍存在于药材之中,易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引入 的杂质如泥沙(硅酸盐)、重金属、砷盐、有机氯类农药、甲醇、酸、碱、氯化物、硫酸盐、 铁盐等它们的检查方法均在《中国药典》附录中加以规定2. 特殊杂质指在制剂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引入或产生的某种(类)特有杂质,而非大多数 制剂普遍存在的这类杂质被列入《中国药典》中有关品种检查项下如,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阿胶中的挥发性碱性物质和附子理中丸中的乌头碱等五在杂 一 内为六是 最, %或 ppm来表示杂质限量公式:杂质卜艮量%(ppm杂质最大允许量X100%(106)由于样品(S)中所含杂质的含量是通过与杂质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来确定的,杂质的最 大允许量也就是杂质标准溶液的体积(V)与其浓度(C)的乘积,因此杂质限量(L)可按下 式计算:计算实例(P137)1.阿胶中砷盐限度的计算2.黄连上清丸重金属检查时,所需标准铅溶液体积的计算。
②准确测定法采用重量法、仪器分析法等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并与杂质限量比较做出判断灰分(泥 沙)、农残、铅等有害元素、甲醇等杂质的检查均采用此法第二节灰分检查法(Ash Test)一、意义灰分检查主要是控制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泥沙等杂质的含量,对于保证药品品质和洁净 度有着重要意义三、杂质的来源中药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由中药材原料中带入;二是在生产制备 过程中引入;三是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的三、总灰分测定法1. 测定原理:供试品在500〜600°C高温炽灼,使其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逸出, 而无机成分生成灰分残渣,根据残渣重量,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的总灰分的含量2. 操作方法供试品粉碎,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取供试品2〜5g (如需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 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 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C,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 品中总灰分的含量(%)四、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1. 测定原理供试品在500〜600°C高温炽灼,使其中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逸出,往残留灰分中加入 稀盐酸,溶解其中的草酸钙等生理灰分,滤去酸水,得到难溶性残渣(酸不溶性灰分)根据残 渣重量,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3. 注意事项(同总灰分测定法)4. 计算(同总灰分测定法)5. 结果判断(同总灰分测定法)第二节重金属检查法(Heavy Metal Test)一、重金属定义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药品中常见的重金 属有铅、汞、砷、镉、铜等,由于铅较易带入药品中,且对人体危害较大,故进行重金属检查 时常以铅为代表★标准铅溶液的制备称取硝酸铅0.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 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 “g的Pb)2. 操作方法取25ml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 2ml 后,加水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制得对照品溶液乙管中加入按各药品项下规 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25ml ;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 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比较两管颜色深浅4. 结果判断乙管中显出的颜色比甲管浅或接近,则重金属限量检查符合规定,若乙管中显出的颜 色比甲管深,则重金属限量检查不符合规定。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 2ml与水15ml, 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用水稀释成25ml,即得3) 检查法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 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三)第三法(硫化钠法)本法适用于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品中的重金属限量 检查1.测定原理:在碱性条件下,某些重金属的溶解度增大,滴加硫化钠试液,可与重金属离子生成有 色硫化物的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进行对比,检查供试品中重 金属是否超限Pb2+ + Na2S f PbS I + 2Na+(四)、第四法(微孔滤膜法)本法适用于溶液颜色较深或重金属限量较低的品种1. 测定原理:用微孔滤膜过滤,使重金属硫化物沉淀富集成色斑,通过供试品斑点与标准铅斑的色 泽比较,检查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超限3. 注意事项(1) 若供试溶液有颜色或浑浊,应用滤膜进行预滤,如滤膜上有污染,即换滤膜再滤,直至 滤膜不再染色;然后取滤液10ml,按规定加入的醋酸盐缓冲液和硫代乙酰胺试液反应显色,移 至滤器中进行压滤,制成供试品斑点。
2) 压滤时,应让注射器内管自然下降,产生的压力比较均匀,使过滤速度达到每分钟1ml 左右;对于较黏稠的样品溶液,可施加一均匀压力使达到该速度,以保证色斑色调的均匀性 滤过时如滤器中存在气泡则会影响色斑质量,故在安装辅助滤板、滤膜和垫圈时应以水排除气 泡四、应用实例(P148)(一) 冰片中重金属检查冰片大多为人工合成品,故又称合成龙脑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引入重金属,因此中国 药典规定采用第一法对其重金属进行检查二) 地奥心血康中重金属检查地奥心血康的原料药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穿山龙薯蓣的根茎提取物,为浅黄色或浅 棕黄色粉末生产中可能引入重金属,中国药典规定采用第二法检查重金属第三节碑盐检查法(Arsenic Test)一、定义砷盐检查法系指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计算)的限量检查方法二、意义中药中残存的三价砷盐毒性极强,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危害生命安全故《中国药 典》对某些中药制剂规定了砷盐限量检查项目,以保证用药安全如阿胶中砷盐含量不得过3ppm,黄连上清丸中砷盐含量不得过2ppm一)*第一法(古蔡氏法)1.测定原理:本法系采用锌和酸作用所产生的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AsO:-)反应生成挥 发性砷化氢(AsH3),再与漠化汞试纸(HgBr2)作用生成黄色至棕色砷斑。
比较供试品与标准 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所显的砷斑的颜色深浅,从而检查药品中砷盐是否超限AsO33- +3Zn +9H+ f AsH3 ,+3Zn2++3H2OAsH3 +2HgBr2 f 2HBr + AsH (HgBr) 2 (黄色)AsH3 +3HgBr2 f 3HBr + As (HgBr) 3 (棕色)3. 测定方法(1)供试品砷斑的制备①样品的有机破坏中成药一般需先行有机破坏再测砷破坏方法有碱破坏法、酸破坏法及直接炭化法等, 以氢氧化钙碱破坏法较为常用取一定量的供试品,加入等量的无砷氢氧化钙混匀后,加水湿 润,烘干,在小火上小心炽灼(注意不使内容物溅出)至烟雾除尽,移入高温炉中在500〜600°C 炽灼至灰化同时作空白,留做标准砷斑用②供试品砷斑的制备将有机破坏所得灰分(残渣)放冷,移入A瓶,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加入一定量盐酸 和水溶解,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另锌粒2g, 立即将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C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漠化汞试纸, 即得5. 主要注意事项(1) 砷斑易退色,故供试品砷斑和标准砷斑应平行制备,并迅速比色。
2) 锌粒大小影响反应速度,其直径以2mm左右(过一号筛)为宜3) 氯化亚锡与碘化钾的存在,可促使砷化氢生成反应定量完成4) 醋酸铅棉花主要是吸收除去H2S等干扰性杂质应按规定填充且不易填充得太紧H2S +Pb (CH3COO) 2 PbS +2CH3COOH(5) 漠化汞试纸宜用质量较好、组织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新鲜制备二)第二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本法可避免目测误差,灵敏度高,显色稳定,重现性好1.测定原理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与药品中的微量亚砷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 砷化氢,用Ag-DDC试液吸收,使Ag-DDC还原生成红色胶态银,与同条件下一定量标准砷溶 液所产生的红色胶态银在510nm处测吸收度,进行比较,以判定砷盐的含量是否限量反应式3.测定方法(1) 标准砷对照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5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 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导气管C与A瓶密塞, 使生成的砷化氢气体导入已精密加入5mlAg-DDC试液的D管中,并将A瓶置25〜40°C水浴中 反应45分钟,取出D管,添加氯仿至刻度,混匀,即得。
2) 检查法:取照各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液,置A瓶中,照标准砷对照液的制备,自“再 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所得溶液与标准砷对照液同置白色背景上,从D管上方向 下观察、比较,所得溶液的颜色不得比标准砷对照液更深必要时,可将所得溶液转移至1cm 吸收池中,用适宜的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在510nm波长处以Ag-DDC试液作空白,测定吸收度, 与标准砷对照液按同法测得的吸收度比较,不得更大4. 注意事项(P154)第四节特殊杂质检查(Test of Special Foreign Matter)一、乌头碱的限量检查乌头、附子、川乌和草乌等药材含有强毒性二萜双酯类生物碱,例如乌头碱、次乌头 碱和中乌头碱等,其中乌头碱毒性最强故此类药材需炮制减毒后方可入药为了保证药品的 安全性,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含有上述药材的中成药,规定了乌头碱限量检查项目例如,附子理中丸(制附子)、小活络丸(制草乌)、五味麝香丸(蒸草乌)、四逆汤 (制附子)、骨刺消痛片(制川乌、制草乌)、桂附理中丸(附片)和跌打镇痛膏(生草乌)等除附子理中丸外,其余品种均首次收载此项检查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限量检查=0.00017% (17ppm)2. 计算6克(一次服用量)水蜜丸中乌头碱的最大允许量6g X 0.00017 % = 0.000102g (0.102mg)★乌头碱4mg可致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