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小红拳-小洪拳教学视频完整版.docx
11页少林小红拳|小洪拳教学视频完整版 少林小红拳是明代少林寺所传的古老拳法,于清代康熙年间由周和的祖父传入沂州府 周和,据《临沂县志》记载,“其武功精绝,尤擅大枪”,嘉庆年间曾于沂艾山口“单枪退捻军”迫其改道另行其祖父于康熙年间在少林寺出家,后挟技还俗此小红拳即是其所传少林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后由周和传于其子周振东(清代任沂州府守兵,其石碑存于王羲之故居内)、周振邦,周振东、周振邦传于汪文玉,后由汪徒于化龙、高灼俊等再传至今,已历七代 本套少林小红拳演练形式为打四门的十字路线,其法活泼灵巧,腿法丰富,踢、打、摔、拿、跌、靠等技术全面,与社会上流传的许多小红拳大不一样 1,跃步推掌 身体面向西南,侧向成立正姿势站立(图1) 左腿蹬地起跳,右腿向前盖跳,左脚向前落一步,成左弓步站立:双手随身势向前成立掌平推,两掌心均朝前,两掌尖均朝上(图2) 技击提示: 对方以拳法向我进行攻击时,我以右手向上挑架,同时向前上步,成左弓步站立,双手向前平推对方胸部,将敌撞开,重贝U致其后倒 左脚落步时,视情况可落于对方裆内,也可落于对方腿后只要时机把握得当,就会很顺利地形成摔法,否则不易成功。
2,并步抱捶 右腿向左腿并拢,成立正姿势:双掌变拳,收于腰间,两拳心均朝上(图3) 技击提示: 起势抱拳是多种传统拳术常用的起手势因为此类拳大多数需要提纵跳跃,故需紧腰顶脊,气提胸腹,以利足便;并且古人认为肾腰乃人体性命双修之法门,同为发力之源泉,故拳收腰间,以便及时拧腰发拳打击对方 3,撤步冲捶 右腿向左腿后叉步,右手随身势向右下劈(图4) 右拳收于腰间的同时,左手握拳向前下劈击;左腿后撤一步,成右弓步(图5) 左手握拳护于右肋下,右手成立拳向前击打,右弓步保持不变(图6) 技击提示: 先以左、右拳依次向前下劈击对方头面部,而后右腿向后撤步,右拳继续向前击打对方面部,这是少林拳中的连环击法 在运用时,既可用于主动进攻,又可用于防守反击,视具体情况配合步法,在防守过程中进行反击 4,抹腿冲捶 身体左转90°,左腿仆地下蹲,左手向左勾手搂击,右手抱拳收于腰间(图7):重心上提的同时,左拳收于腰间,右手成平拳向前击打,成左弓步站立(图8) 技击提示: 此动作在运用时,可理解为回身转换方向,攻击对方头、面、胸、腹等部位也可理解为左手下拨对方对我左腿攻击之腿后,再以右拳进行反击。
5,翻身马步架打 双手在胸前顺时针云手,右腿向左腿前盖跳(图9),左腿向前上一步,身体向后转体180°,右腿向前上一步,身体成马步站立,左手上架于头顶,右手向前成立掌平推(图10) 技击提示: 一种用法:以双手顺时针云手化解对方攻势,而后向前上右步,横向以右拳击打对方躯干另一种用法:在对方出拳对我进行攻击时,我向左方旋转身体,同时以右拳横向击打对方 6,翻身马步撑掌 两手在胸前成“8”字型搅动一周,身体向后翻跳180°,落地后成马步站立,两手成立掌向身体两侧平架(图11、12) 技击提示: 这一组动作在演练时已发生了变异,在表面上已很难看出它的攻击含意其实际运用时,以身体一侧贴靠对方,手臂落于对方身体前面,而后向侧后发力,将对方靠摔而出 7,小缠撑掌 重心前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右手顺势前挑,左手接拍右手腕(图13);起右脚向前拦踢,右腿向下震脚,身体右转体90°,两手收于右腰际(图14);左腿向前上一步,成左弓步站立,左手向外搂抓后收于腰间,右手成立掌向前平击(图15) 技击提示: 以右手向前挑抓对方手腕,然后向右翻拧,同时向前上步挤靠,如果对方逃脱,或是擒拿不成功,迅速以右手向前托击对方下额或是击打其前胸进行补救。
8,弹踢撤步掌 起右腿向前弹踢,左手成拳向前平击(图16);右腿向后撤一步,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握拳收于腰间的同时,右手成拳向前平击(图17) 技击提示: 此动作运用时灵活多变可以起右腿弹击对方裆部,同时以左手插击对方双目,或是防守拨拍,或是反手掸击;撤步的同时,以右手托击对方下额或是击打对方胸部 9,跃步砸跪膝 两脚蹬地起跳,双手在面前顺时针云手(图18),右脚落地的同时,左腿向前上一步,屈膝下蹲,左手握拳上架于头顶,右手向前下成立拳击打(图19) 技击提示: 以左右手向前上挑架对方攻击手臂,也可以双手顺时针捋带对方手臂,而后向前潜身下蹲,以右拳击打对方裆部 10,野马分鬃 重心上提,右腿向后撤一步,右手向前上攉撩,左腿再向后撤一步,左手顺势向前上攉撩,两手随两腿依次向后边退边撩3~5步(图20、21) 技击提示: 此方法严格地讲,应与后面一组动作进行连贯运用讲解,是一种防守反击的技巧对付向前进步、以乱拳对我头部进行攻击的对手,可用此方法边退边拨闪 11,童子拜观音 右腿向上提起,左腿支撑成独立势,右手向下成俯掌停于胸前,左手翻掌上架于头顶上方(图22) 技击提示: 承上势,以右手向前套拉对方后颈,起右腿向前顶击对方胸腹或裆部。
12,转身单踢 右腿向后落一步,身体向后转体180右手随身势搂转一周,抱拳收于腰间,起左腿向前上直腿弹踢,左手接拍左脚面(图23、24) 技击提示: 以左腿侧面踢击对方头、面、胸、腹等部位,低位踢击时可踢击对方腰部或大腿,也可向前上弹踢对方下颏或肢体突出关节 13,转身摆莲 上动不停,右脚蹬地起跳,身体向后转体360°,身体至最高点时,以右手接拍右脚外侧(图25) 技击提示: 运用时,以右腿外侧横向踢击对方头面部位,与上势组合成连环攻击腿法 14,单凤朝阳 右脚落地后,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腿,左脚成虚步点地,左手向前上翻掌架于顶上方,右手变勾手落于身体后方(图26) 技击提示: 对方以劈拳向下砸击我头部,我身体后坐的同时,右手上架进行防护 15,进步劈砸肘 左腿在原地活步,左手向前抡臂翻砸(图27),上右步的同时,右手随势向前下劈砸,左手在小腹前接拍右拳(图28);上动不停,左腿向右腿后叉步,重心稍下降, 右肘随势向前顶击,左手附右拳内侧顺势助力(图29) 技击提示: 以左手向回搂挂,然后向前下进行劈砸,右腿上步的同时,右手顺势向前下劈砸,再以右肘顶击对方胸、腹、肋等部位。
左腿后叉的意义:一可理解为一个过渡动作:二可理解为在运动过程中起降低重心的作用:三可理解为右腿上步的攻势受到制约,又不能失去贴身的时机,故而用左腿向后叉步:四可理解为单纯是为了提高动作的艺术效果而已 16,掳手进步掌 右腿向正前方上一步,右手随身势向前搂抓,握拳收于腰间的同时,左腿再向前上一步,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成立掌向前平推(图30) 技击提示: 此拳势原始意义,是指用右手掳抓对方手腕,然后向前上左步,以左手击打对方胸腹部当对方出拳对我击打时,我用此方法去抓握对方手腕是很难实现的,而以右手向外格挡则比较科学,上步推掌与格挡应同时进行对于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来说,此动作是很难应用的 另外,以掌推胸的击打效果,不如用拳击打或是向下塌掌,或是以掌托击对方下颏来得直接大家在练拳的时候不难发现,拳势与实际运用是有一定距离的,故而练拳明拳理是非常重要的 17,撩阴捶 右腿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站立,右手握拳向前上挑击,左手接拍右手腕处(图31) 技击提示: 此拳是一个大势击打的拳法,不是将拳势固定于一点,而是由下向上,沿身体正面中轴,以右手向前上撩击对方裆、胸腹、下颏等部位,击打到何处算何处,起到“打”和“惊”的双重作用。
另外,最后拳法定势为稍向外横击,将打摔技法与前面的撩击形成了一个严谨的技击组合 18,旋风腿 两脚蹬地起跳,左腿带动右腿向后旋转360°,至最高点时,左手接拍右脚内侧(图32) 技击提示: 此腿法用于防对方扫堂腿 19,打虎势 落地后,重心大部落于左腿,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握拳上架于顶,右手握拳护于左肋下,眼向右平视(图33) 技击提示: 此拳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另外还可以用身体右侧贴靠对方躯干,同时以左拳击打对方腹肋部位 20,金鸡独立 重心移于右腿,提左膝成独立势,身体向后转体180°,右手变掌架于头顶上方,左手变勾手向左腿外侧下勾(图34) 技击提示: 对方起腿向我踢击时,我以左手向下勾搂对方腿部踝关节 21,脱靴 身体向后转体180°,左脚落地的同时,提右膝成独立势,左手变掌架于头顶上方,右手向右脚外侧劈击(图35) 技击提示: 与上述动作意义相同,同是用于向下砍击,以破解对方攻击之腿 22,弓步冲捶 右脚向正前方落步,成右弓步站立,右手向前搂抓,握拳收于腰间,左手成平拳向前击打I图36) 技击提示: 左手以拳击打对方头、面、胸、腹等部位,练习时是中平拳,实际运用时可高可低。
23,进步捶 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成俯掌向下按于小腹前,右手成立拳向前击打(图37) 技击提示: 以左手向下拍按对方拳势,以右拳反击对方,击打部位与上一动作相同 24,回身挑提 身体向后转体180°,右手前挑,重心落于右腿,左脚尖朝前成虚步,左手向前上成勾手提顶,右手成立掌护于左肋下(图38) 技击提示: 以左手向下拍击对方攻击手臂,同时以右手向前上勾提对方下颏部位 25,白鹤亮翅 身体向右转体90°,提左膝成独立势,右手向前成立掌平推,左手变勾手在身后平架(图39) 技击提示: 由于传承的时间久远,此拳势的艺术成分相当厚重其实其技击原始含意,是指左手向后勾架对方手臂,右手向前上托击对方下颏或是锁喉,同时提左膝顶击对方裆部 26,进步单踢 左脚向前上一步,右手顺势向前上搅手,右脚向前上一步的同时,左手继续向前上搅手,两腿交替前行3―5步,两手随身势向前上搅手(图40、41);起右腿向前上正直弹踢,力达脚尖,右手向前拍击右脚面,右手成勾手架身后(图42) 技击提示: 与转身单踢势技击意义相同 27,进步掌 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站立,左手抱拳收于腰间,右手成立掌向前击打(图43)。
技击提示: 与上势为拳腿组合,落步的同时,以右掌击打对方下颏或是胸腹等部位 28,跨虎势 左手在胸前上穿,右手在胸前平画弧,成俯掌护于胸前,左手变勾手向后平搂,右腿屈膝下蹲,左腿成丁步向右腿靠拢(图44) 技击提示: 此拳势由“少林单刀”招法演变而来当我持刀时,对方以棍向下劈击我头部,我即以左手向前上穿手,将棍夹于腋下,右手持刀向前平削对方手腕或五指 在拳法中运用时,可以左手向左搂抓对方手臂,再以右手向下拍按对方对我腹部击打的拳势或腿法 29,行步二起 两腿交替前行3~5步,两手顺势向前边行边搅手(图45),两腿蹬地起跳,左腿带动右腿向前上弹踢,到最高点时,右手拍击右脚面,左手变勾手向左平架(图46、47) 技击提示: 向前边行步边撩击的同时,以二起脚踢击对方下颏或肢体突出的部位 30,顺势单鞭 身体落地后,成右弓步站立,两手成立掌随身势前后平架(图48) 技击提示: 承上势,右腿落步后,右手向前补拳击打对方头、面、胸、腹等部位在练习时,取中平势为练习的基本拳势 31,回身亮势 右腿后撤一步,左手顺势前穿,右手收于左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