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及风险控制策略探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0794483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及风险控制策略探析一、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1) 并购是企业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首选方式Brouthers van Hastenburg & van den Ven (1998) 的研 究表明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企业并购动机共有三类:经济的动 机、私人的动机以及战略的动机不过Buckley & Gjairi(2002)指出,最常见的并购动机,即经济动机、私人动机与战略动机,并不能为跨国兼并作出解释他们进一步提出 了一般框架(如表1)Buckley & Ghauri的框架表明,跨 国并购中公司间的国家差异使得公司有能力把经营转移到 最低成本的国家,并增强了公司处理市场变革或者政府方针 变革的能力,也提高了公司对其他国家文化相关的优势进行 学习与适应的能力该框架进一步指出,跨国并购带来的规 模经济能够使价值链中的活动更有效率,同时也带来了将规 模与灵活性相平衡的需要,并且从经验曲线中可以获取利 益Buckley & Ghauri还指出,有新的产品、业务与市场带 来的规模经济会导致投资和成本的共享,通过地域、产品、 市场以及业务的多样化降低风险,并且增强在不同部门之间 共同学习的能力。

      如果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比较大,那 么国家差异的优势也可以得到增强因此,我国企业应积极 尝试利用并购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竞争力企业通过并购不 仅能增加产品或增大市场、最快捷和有效的强化研发力量、 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进行行业整合、建立起新的组织、收 购瓶颈资源、占有核心技术、增加持股价值、提高规模经济 和协同效应、获得避稅优惠等,还将为企业深入拓展全球市 场创造大好商机二)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海外并购 我国的企业经过几 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改进,在制 造能力、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 的优势,以及由于劳动力低成本而具有的价格优势和国内市 场优势等,使我国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并购在许多时候成为产业结构 深入调整的一种选择同时,我国产业整合,越来越多的企 业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有效整合市场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 获得了规模发展,这些都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国外庞大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并购能力冲入 我国,我国企业廉价劳动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缺乏核心技术 和国际化品牌的弱点逐步显露出来面对全球化时代的竞 争,国际市场对于我国企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我国企 业必须寻找自己的合作者,要主动寻找全球合作的机会,要 将自己的价值链放到全球价值链中,同全球资源进行整合 任何一个产品不是由一个国家,而是要几十个国家来完成, 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在这个生产价值链上发挥作用,取得一定 的份额我国企业正在主动或被动地寻找自己的份额,让自 己融入全球化,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1) 宏观角度看企业海外并购 我国企业2004年以来 海外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源秉赋条 件的逆转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富增长速度很快, 储蓄存款、企业积累的资金、外汇储备都在高速增长,外汇 储备已达1.6万亿美元之多,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我国已 具备在国内外大量投资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我国始终是 一个资本净输入的国家由于贸易和资本的"双顺差”,我 国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6月末,国 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110亿美元这样的状态必然造成外汇 供需不平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凸显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 通过购买国外原材料、对外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将美元花 出去是合理选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长期保持“双顺差”, 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长期保持资本净流入。

      随着我国企业的 资本越来越多,资本、存款、外汇比较富裕,由资本净流入 向资本净输出转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资本净输出的方 式,可以是直接到国外投资,也可以是通过并购达到企业发 展的目的因此,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将是一个战略阶段的 行为,而不是一个短期的偶然行为二、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成因(-)外因分析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面临不同的政策风 险进行海外并购的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即使有些不是国 有企业,也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政府背景对企 业在海外并购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海外一些别有 用心者往往会利用这一点来攻击企业,有的甚至设置障碍阻 止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即使并购成功,我国政府的政策和 并购对象所在国家的政策,都将对并购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二)内因分析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正处于初级阶段,对 当地的商业操作、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不熟 悉,不能本土化而海外并购又是风险很大的企业行为,即 便是国外的顶级企业也不可能将每一笔并购都“消化”得 十分理想,海外并购案例的成功率很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 的目标,大多是欧美成熟企业,这些企业对自身的文化有着 很高的认同度并希望保持自身的文化作为并购后整合战略 的一部分,我国企业不仅需要吸收被并购企业文化的先进成 分,还必须放弃原有企业文化中无法被并购企业所认同的部 分。

      企业文化的整合已成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必修 课,如果不能掌握跨国企业文化整合的方法和技巧并灵活运 用,企业的海外并购就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三、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控制策略(一)制定明确的收购计划一个明确的海外收购计划,包括战略上的评估和业务上的整合,交易结构、支付方式、 支付节奏和风险防范的设计,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整合 策略等尽管海外并购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明确的收 购计划会降低失败的可能性许多失败的企业海外并购案例 表明,我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都缺乏明确的收购计划,企业 囿于本身的经验和能力,很多时候从一开始便被动地参与谈 判,未能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作全面分析,匆匆投标,结 果对收购目标还是范围的确定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许 多企业不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殊不知整合才是并购中最 艰难的环节二) 熟悉法律环境当前,我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明显, 有的企业初步具备了海外并购的资金实力,但对于一起成功 的并购而言,仅有资金和低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被并购企业 国家的反垄断法和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均可能制约并购 行为,尤其是当地劳工法的限制因此,熟悉国际规则,懂 得国际惯例,了解和研究投资经营所在国的法律制度和文 化,是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活动的必修课。

      三) 组建高效的收购团队有些企业缺乏海外并购经验, 通常会将交易的前期沟通交由中介机构全权办理,从达成并 购交易来看,这是一条捷径,但其中蕴含了巨大的风险海 外并购风险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结果,通常源于并购交易 前的阶段,参与交易的双方为了使交易能顺利进行,有时会 把复杂性和不确定的问题搁置一边,结果解决这些复杂问题 便成了整合实施队伍的任务,而其又因为未参与初期的谈判 而不愿意承担或面对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尽快成立自己的管 理团队,无疑将导致混乱四) 注重管理整合如果目标企业的经营情况良好,管 理方法基本得当,则应暂时保持其管理制度与方法的稳定性 和连续性,以避免损伤目标企业员工的感情与工作积极性 但从长期发展看,在同一企业内部存在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方 法必然不合理,因此充分吸取优秀的管理经验,制定新的管 理制度,形成新的管理方法是必要的但管理的整合并不是 对两个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简单地加总,因此根据变化了的 内外环境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是海外并购后面 临的一项长期任务五) 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与运用对于我国企业而言, 并购之后,被并购企业核心管理层大面积流失的失败案例很 多,然而,大多数企业都缺乏海外市场的运作经验,想要成 功完成海外整合与转型,国际化的人才不可或缺。

      而培养一 个全球化的经营人才,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我国企业目前 十分缺乏高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而只有通过海外扩 张过程逐步培养和积累人才或者借助于被并购企业原有的 核心人才才是完成并购整合的捷径参考文献:[1] 陈本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一一基于投资 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一种解释》,《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 年第2期[2] 胡蜂、殷德生:《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风险控制》,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3] 李君:《谈跨国并购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经 济问题》2006年第8期[4] 姚战琪:《跨国并购规制的理论与政策取向》,《改 革》2006年第5期[5] 张书瑞:《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江苏 商论》2009年第6期编辑 余俊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