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路横断面设计.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02525719
  • 上传时间:2022-08-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8.19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一节 设计原则第 4.1.1 条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 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 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 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第 4.1.2 条 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 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第 4.1.3 条 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 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第二节 横断面布置第 4.2.1 条 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1.2.1 〜图 4.1.2.8图中:3r 红线宽度(m);sc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m);3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3pb 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smc 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4TiLJ2 ■:n*—« . * ■□图去Z 1-5耽幅蹈横断面图二图生Z 1-6双幅路横断面图三smb 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3 1——侧向净宽(m);sdm 中间分隔带宽度(m);ssm 中间分车带宽度(m);sdb 两侧分隔带宽度(m);«sb 两侧分车带宽度(m);sa 路侧带宽度(m);sp 人行道宽度(m);sg 绿化带宽度(m);of设施带宽度(m);os 路肩宽度(m);osh 硬路肩宽度(m);osp 保护性路肩宽度(m)。

      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一、 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 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二、 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 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 双幅路三、 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 路四、 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 路与主干路第 4.2.2 条 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 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第 4.2.3 条 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lm计算行车速度小 于或等于 40km/h 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桥上不应设停车带二、隧道的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 大于或等于1m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隧道中不 应设置停车带。

      第三节 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第 4.3.1 条 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机动 车车道宽度见表 4.3.1机动车车道宽度表 4.3.1车型及行驶状态计算行车速度(km/h)车道宽度(m)大型汽车或大、小型汽±403.75车混行<403.50小型汽车专用线3.50公共汽车停靠站3.00注:1「大型汽车包括普通汽车及铰接车2 小型汽车包括2t以下的载货汽车、小型旅行车、吉普车、小客车及摩托车等3 ::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宽度见第6.2.7条第 4.3.2 条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见图 1.3.2.1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双黄线宽度,见图4.3.2.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特殊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不得采用双黄线;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 50km/h 的主干路宜设中间分车带,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裁朮缶2吃 单瞬、三幅路路画中狗画戏剜町横師匪布置阴蹈4. &. £4单媪烙、三鶯賂询中间势隔物时横昭由弼置图1 H«!第四节 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路面宽度与路面结构第 4.4.1 条 非机动车车行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 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

      非机动车道路而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 车道宽度及两侧各 25cm 路缘带宽度三幅路或四幅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上如有兽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时,两侧非 机动车道路面宽度除按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外,还应适当加宽为减少分隔带断口, 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应适当 加宽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第 4.4.2 条 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 4.4.2非机动车车道宽度 表 4.4.2车辆种类自行车三轮车兽力车板车非机动车车道宽度(m)1.02.02.51.5 〜2.0第 4.4.3 条 非机动车道路面应根据筑路材料、施工最小厚度、路基土种类、水文情况以及当地经验,确定结构组合与厚度有少量机动车行驶时,路面结构应满足机动车行驶要求路面结构应有足够强度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和水稳定性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的道路应设垫层第五节 路侧带宽度及人行道铺装结构第4.5.1 条 路侧带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设计行人交通量、绿化、沿街 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第 4.5.2 条 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由式(4.5.2)计算,并不得小 于表 4.5.2.1 的规定。

      t^=Nw/Nwi (4,5.2)式中3P 人行道宽度(m);NW 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p/h);NW1 1m宽人行道的设计行人通行能力(p/(h・m)),见第3.3.3条人行道最小宽度 表4.5.2-1项目人行道最小宽度(m)大城市中、小城市各级道路32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 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53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54长途汽车站44二、绿化带宽度见第13.2.11条三、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所需宽度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设施带宽度见表 4.5.2.2设施带宽度 表 4.5.2-2项目宽度(m)设置行人护栏0.25 〜0.50设置杆柱1.0 〜1.5注:如同时设置护栏与杆柱时,宜采用表中设置杆柱顶中的大值第 4.5.3 条 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 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处于潮 湿地带及冰冻地区时,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等附近和游览区道路的人 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

      车辆出入口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和厚度应根据车辆荷载确定第六节 分车带第4.6.1 条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 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分车带形式 见图 4.6.1分车带最小宽度及侧向净宽等见表 4.6.1第4・6・2条 分隔带可用缘石围砌,高出路面10〜20cm,在人行横道及停靠站处应铺装第4・6・3条 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除满足第4・6・1条要求外,还应根据临时堆放 积雪的要求进行验算分车带最小宽度表 4・6・1分车带类别中间带两侧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 50408060, 5040分隔带取小宽度(m)2.001.501.501.501.501.50路缘带宽度(m)机动车道0.500.500.250.500.500.25非机动车道一一一0.250.250.25侧向净宽(m)机动车道1.000.750.500.750.750.50非机动车道一一一0.500.500.50安全带宽机动车道0.500.250.250.250.250.25度(m)非机动车一一一0.250.250.25道分车带最小宽度(m)3.002.502.002.250.252.00注:1 y快速路的分车带均应采用表中80kmh栏中规定值。

      2 [ \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的主干路与次干路可设路缘带分车带采用 40km/h 栏中规定值3 :;支路可不设路缘带,但应保证25cm的侧向净宽4 ::表中分隔带最小宽度系按设施带宽度1m考虑的,如设施带宽度大于1m 应增加分隔带宽度5 :-安全带宽度为侧向净宽与路缘带宽度之差一、积雪地区类别按重现期为20a 一遇的年积雪厚度、年积雪时间、一次降雪厚度等指标,划分为重积雪地区、中积雪地区和一般积雪地区三类,见表4.6.3积雪地区类别的指标 表4.6.3指标积雪地区类别IIIIII重积雪地区中积雪地区一般积雪地区年积雪厚度(cm/a)>7070〜50<50一次降雪厚度(cm)>150150 〜90<90>3434〜25<25二、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应根据不同类别积雪地区降雪量的大小及临时堆放积雪 的要求确定降雪初期允许将路面积雪临时堆放在分隔带上,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堆雪宽度两侧分隔带的宽度可按临时堆放机动车道路面宽度之半的积雪 量计算,其余允许堆到路侧带上;中间分隔带的宽度可按临时堆放路面全宽的积雪量 计算堆雪宽度按式(4.6.3.1)及式(6.4.6.3.2)计算两侧分隔带堆雪宽度应按下式计算:聪=问(僅碍血X烧+馳(f J內〉/ GUam仏Q (4 6, 3-1)中间分隔带堆雪宽度应按下式计算:瓯=他(%洛皿+泌旺'伽〉/ (@时炖1V护〉(i 6- 3-2)式中3sd――分隔带内堆雪宽度(m),可等于或小于中间分隔带或两侧分隔带宽度;ds 计算积雪厚度(m),设计重现期为5〜10a; ps——自然积雪质量密度(kg/於),可根据当地的积雪资料确定。

      如无资料,可米用300kg/皿$;P sd——堆雪质量密度(kg/E),—般采用430〜570kg/E;ns 梯形雪堆边坡系数,即ns=ctgdx, ©x为边坡与水平面夹角,一般可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