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心理素质.docx
4页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一)教师职业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教育教学工 作中培养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 质二)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组成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是一个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组成 的心理品质系统1)认知素质认知素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 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教师的认知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智力水 平、教学思维、教学监控能力、知识结构等2)个性品质(人格特 征)个性品质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和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教 师职业要求来看,成熟的教师应具备以下主要个性特征:①成熟的自我 意识②稳定的情感表现③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3 )适应能 力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 境和谐协调的能力自我定向主要包括:①生活适应;②生理适应;③ 职业适应;④学习适应;社会定向适应主要包括:①社会环境适应;② 人际环境适应;③应激情境适应三)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1、多维度 并非单一维度的结构 2、动态发展的过程3、形成具有个别化、阶段性特点。
4、可培养(四)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作用:显性: 更好传授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智力、智能、个性发展 隐性: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五)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 1、教学效能感 2、教师 教育能力 3、教师人格特点1.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 主观判断影响教师的知觉、判断、教育行为、教学质量包括一般教 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 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 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些政 治老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就是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相信自 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效能预期作用:影响教师工作努力程度、工作经验 总结和提高、工作情绪; 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影响因素:1、外部环境的影响第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教学 效能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二,某些传统教育观念也影响着教师的 教学效能感第三,学校所处的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明显的影响 第四,教师群体的学生观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影响第五,学校中 的人际关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2、教师自身因素,教师的价值 观和自我概念。
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随教龄增长而下降;个人教学效能感随教龄增 长而上升以下指标可以检测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1) 我能根据大纲吃透教材2) 我常不知道怎么写教学计划3) 我备的课总是很认真、很详细4)我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5)课堂上遇到学生捣乱,我常不知道该怎么处理6)某个学生完成作业有困难时,我能根据他的水平调整作业(7)我能很好地驾驭课堂8)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我常没有办法使他集中注意力9)只要我努力,我能改变绝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不知道该怎么与家长取得联系10)要是我的学生成绩提高了,那是因为我找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11)对于那些“刺儿头”学生,我常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帮助 他们12)如果学校让我教一门新课,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它13)如果一学生前学后忘,我知道如何去帮助他14)如果班上某学生变得爱捣乱,我相信自己有办法很快使他改正(15)如果学生完不成课堂作业,我能准确地判断是不是作业太难了(16)我和学生接触很少2. 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掌握组织教材、口语书面表达、组织课堂活动 等)教学监控能力:(内容、表现形式)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 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对其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 ,是其他教学行业的调 节中枢 .在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中也包括教学监控能力 ,但教师监控 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和调节 ,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教学策略运用: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 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
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 要随时发生变化,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 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3.教师人格特点(热情、真诚、幽默、博学、善导) 影响:影响教育过程、教师自身行为及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影响学生的途径:教师人格特点影响学生人格发展教师人格特点影 响学生学业成就感发展优秀教师人格特征:有事业心、责任感,热爱学生情感成熟稳定, 情绪自控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