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印度尼西亚政府与政治.ppt
72页印度尼西亚政府与政治,,一、印度尼西亚:群岛、种族、宗教、历史、建国,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人口与陆地面积与中国曾有一段蜜月期的交往(中国印尼外交史)东南亚影响最大的国家:第一次亚非会议的举办国,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国家,对缅甸政治发展产生影响,(一)群岛国家,13000多个岛屿, “千岛之国” 世俗国家,温和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未对政治造成重要影响较少宗教冲突四)历史,1.、古代王国:室利佛逝帝国、满者伯夷帝国,以爪哇岛为政治中心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爪哇的主导地位2、荷兰殖民统治:确定印尼疆界1975年占领伊里安(巴布亚)1976年印尼占领东帝汶,(五)武力建国,20世纪初,印尼民主主义政党、印尼共产党先后成立并兴起民族独立运动1945年日本投降,苏加诺等宣布印尼独立,遭到荷兰武力干涉1950年8月15日,印尼经过军事斗争从荷兰获得独立在独立过程中兴起的政党和陆军成为最有影响的两大政治势力,(六)经济,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338.2万亿盾,约合3641.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约1663美元 独立之前经济落后,意味着发展经济是独立后国家的基本任务二、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制度,政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50-1956年的议会制民主1957-1966年总统制民主,即苏加诺实行“有领导的民主”1967-1998年苏哈托建立“新秩序”1998年后苏哈托时代的民主化,(一)宪法,(一)宪法变迁1945年宪法1950年宪法此后宪法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经过多次修改最新的宪法修正案是1999年1月底通过,,(二)潘查希拉印尼的国家意识形态,印尼建国五原则,音译为潘查希拉,内容为:信仰神道、人道主义、国家统一、协商一致的民主、社会公正1945年苏加诺提出:民族主义、人道主义、协商一致、社会繁荣、神道,写入1945年宪法序言。
1950年印尼临时宪法修改为:信仰神道、人道主义、民族主义、协商一致的民主、社会正义,,1959年苏加诺进一步提出“纳沙贡”概念来解释潘查希拉纳沙贡”包括: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它不仅意味着三大意识形态的融合,还意味着三大政治势力的合作,其实质则是以苏加诺为核心的“有指导的民主”苏哈托时期重新解释潘查希拉,废弃苏加诺将含有三大政治势力合作的“互助合作”作为潘查希拉核心的思想,强调协调、平衡、团结,实际上是实行“新秩序”的威权统治(参见张锡镇《东南亚政治》),,(三)政治制度1.政体形式:1945年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1950年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内阁制,1958年苏加诺在军方支持下恢复1945年宪法,恢复总统制中央政府机构:总统、国会、最高顾问委员会、国家审计委员会、最高法院2.国家结构:单一制,(二)国家元首,1、总统、副总统总统既是礼仪上的,又是实权的元首副总统协助总统,适当时候继承总统职位2、总统职权总统的礼仪职能与实际职权,实际职权包括:(1)行政权,参见p.81(2)立法权,参见p.81,,(3)来自议会的监督与制衡法律上总统向人民协商会议负责,接受其监督,受到议会的制衡但实际政治过程中总统与人民协商会议的关系并非如此。
苏哈托时期苏哈托控制了议会成员的任命,从而控制了人民协商会议不过,1998年后议会独立性日益增强,总统开始受到议会更多的制衡瓦希德下台就是一例3.总统(及副总统)产生方式的变化独立以来印尼总统、副总统都由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产生,并且总统与副总统分开选举,并非联合竞选如1990年瓦希德和梅加瓦蒂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分属于不同的政党2002年8月印尼国会修改宪法,将总统和副总统的选举方式改为由人民直接选举,因此自2004年7月起总统选举实行新的制度,印尼人民先直接选举产生国会议员,再由得票超过门槛(得票率超过5%)的政党提名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最后再由人民直接投票选出总统和副总统2009年总统选举:印尼大选委员会宣布总统选举候选人,,,对于一名士兵来说,没有什么比穿上带星的军装更威风;对于一名退役四星将军来说,没有什么比登陆政坛更具挑战;而对于一名事业成功的钢铁男儿来说,或许没有什么比快乐更弥足珍贵 “印尼新总统苏西洛:退役将军的快乐生涯 ” 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极具领袖魅力,是一个了不起的演说家,其号召民众的本事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光耀在书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1959年2月某一 天,他从新加坡驾车外出,由于旅途全程有7个小时,于是他在上午8点半时打开了收音机,这时电台正在播发苏加诺向爪哇中部数十万名印尼人发表演讲的,,实况。
3个小时过后李光耀的车抵达马六甲,而收音机里苏加诺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声音还是那么悦耳,那么富有激情,听众也和他一起高呼狂叫自此,李光耀一直渴 望与苏加诺见面1960年8月李光耀率团访问印尼,见到了苏加诺总统,双方举行了20分钟的会晤,然而那次会晤却空洞无物让李光耀十分失望苏哈托言行一致印尼第二任总统苏哈托同苏加诺的性格恰恰相反,是一个谨慎细心、思想缜密的人他性格内敛,纵有滔滔辩才,勋章无数, 也从未以此哗众取宠,四处炫耀虽然态度谦卑友善,却有顽强不屈的意志,决定要做的事,就不容任何人反对李光耀眼中的苏哈托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不轻易 作出承诺,但说过的话一定履行李光耀说,若不是苏哈托的子女们对每一个有利可图的合同和垄断行业都插上一脚,苏哈托不会落得今天这样的悲剧下场哈比比口无遮拦李光耀认为,虽然印尼第三任总统哈比比是误打误撞地坐到总统的位置上,但他却命中注定会统治印尼李光耀说,哈比比极 富智慧,但性情善变,且口无遮拦1998年5月21日哈比比就任印尼总统后,许多国家第二天就纷纷发去贺电,但新加坡一直到将近6月份时才发贺电,哈比 比对此表示了不满李光耀还引述新加坡教育部长张志贤的话说,张志贤访问印尼时,哈比比曾对他“训话”80分钟。
瓦希德幽默十足在李光耀的印象中,瓦希德是演讲高手,他的英语流利,阿拉伯文修养高,头脑很聪明,不仅幽默,而且对自己有非常实在的 评价他曾说,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为女人疯狂;第二任总统(苏哈托)为金钱疯狂;第三任总统(哈比比)纯粹就是疯狂当他女儿问他第四任总统呢?他 想也不想地回答说:做戏,一言概括了他在印尼所充当的角色三)立法机构,1、组成“人协”:人民协商会议国会:人民代表会议国会内的议会党团,,2、分享权力:人民协商会议:(1)选举总统[已无],(2)制定“国家政策指针” ,(3)修改宪法,(4)每年一次例会评估总统的表现,(5)弹劾总统权国会:一般立法权、财政权、提名最高顾问权、弹劾总统权等,案例:人协(国会)与瓦希德总统的斗争, 1957年苏加诺被迫宣布实行军事管制,军队大量进入立法机构和政府1/3的内阁部长来自军队,24个省中12个省长为军人,大批军人成为中央和省议会的成员 军队开始接管外国和国有企业3)9.30事件中,军队镇压印尼共产党,攫取最高权力,,2、军人干政的基础(1)历史基础:独立战争时期军队发动游击战争,在控制区担负起地方政权职能;军队抗荷战争中积累了直接干预政治的资本(2)政治基础:印尼是一个在1万3千多个岛屿上分布着366个种族的“分散式”国家,经济水平较低,社会动荡始终是困扰政府的一个大问题。
(3)经济基础:军队控制了大量国有企业和经济部门,许多军管成为厂长、经理军队不仅经济上自给,而且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西方国家曾有记者报道说:“群岛之上没有一个村子不是由中士或上士领导,全国没有一个国有企业不是由上校或将军担任经理的4)军人干政的理论基础:纳苏蒂安的“中间道路”理论:参与(政治与社会事务)但不取代苏哈托的“双重职能”理论:不能中立,不仅要发挥军事作用,还有发挥经济与政治作用,,3、1965年9·30事件直接导致苏哈托军人政权的建立印尼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原因:(1)印尼民族革命的需要;(2)苏加诺的支持,,苏加诺支持印尼共产党壮大,一是牵制、平衡陆军势力的需要,二是本人政治观点也倾向社会主义3)印尼共产党力量的壮大也与中国的支持有一定关系,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与中国,1963年9月3日,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主席艾地(左一)向毛泽东赠送礼物“天堂鸟”标本印尼共产党力量发展迅速,党员达250万,当时最大的非执政共产党;共产党进入国会和内阁,担任重要职位,并掌握了部分武装苏加诺、陆军和印尼共产党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苏加诺始终处于权力中心地位,起着平衡作用而在两大力量势力壮大到威胁对方生存之际,苏加诺不再能发挥调和与保护作用。
9月30日,总统卫队长翁东中校为首的左翼军官先发制人,逮捕高级将领;随后苏哈托领导陆军反攻,摧毁共产党苏哈托是印尼自独立以来的第二任总统,于1967年至1998年间出任 1967年苏哈托靠政变上台 1997年7月,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印尼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1998年苏哈托被迫辞职,总统一职由哈比比接任4、苏哈托“军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组建一个代表军方利益的政党[专业集团],使其成为有效的选举机器,控制立法机构和政府通过立法规定军人在立法机构的比例(1/3以上)任命大量军官在各级政府任职:部长、省长、县长、乡长通过军队监督政府:军区级别从省到县,,——军队是苏哈托政权统治的工具,在这意义上被称为“军人政权”、“军人统治”思考:如何评价苏哈托军人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