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天津九年级物理结课试卷(共10页).doc
1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西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结课质量调查物 理 试 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0页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分 数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涂在答题卡上或填在下列表格中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图11.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研部门的附近,常常有如图1所示的标志,目的是控制噪声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的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2.在图2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玻璃空气图2A B C D玻璃空气玻璃空气玻璃空气 3.在图3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 B C D图3A.人用力举着杠铃不动B.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C.人拉绳子使物体上升 D.人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4.如图4所示,小华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她发现对面并排停着一辆列车。
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她感觉自己的车前进了,选取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对面的列车 C.图4自己乘坐的列车 D.自己身边的乘客5.把长2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A管的上端,图5BA吹气如图5所示,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将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6.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关于该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 放热 B.凝华 放热 C.熔化 吸热 D.升华 吸热7.小冬用绳子拴着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如图6所示;如果橡皮受到图6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橡皮将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8.如图7所示,小明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直到最后停下(整个过程,头位置保持不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铁锁摆回后能碰到鼻子 B.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C.铁锁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铁锁第一次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9.三个同学在实验室里用同一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大气压他们的测量结果分别为760 mm水银柱、752 mm水银柱、758 mm水银柱已知三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有一位同学不慎让空气漏进了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一位同学在测量时玻璃管没有竖直而略有倾斜(刻度尺跟着倾斜);只有一位同学的操作完全正确那么当时的大气压的值应为A.760 mm水银柱 B.758 mm水银柱C.752 mm水银柱 D.无法判断图8ABCD10.四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A、B、C、D,密度分别为ρ1、ρ2、ρ3、ρ4,小球所受重力分别为G1 、G2 、G3、 G4四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盛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小球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小球静止后,状态如图8所示,其中D球沉在容器底部小球排开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所受浮力分别为F浮1、F浮2、F浮3、F浮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1=m2=m3>m4B.F浮1>F浮2>F浮3>F浮4C.ρ1=ρ2<ρ3<ρ4D.G1<G2<G3<G4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
请将其序号涂在答题卡上或填在下列表格中题 号111213答 案11.在如图9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b) (c) (d)图9 A.图(a)中,用潜望镜观察景物时,看到的景物是实像 B.图(b)中,手影游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图(c)中,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D.图(d)中,画脸谱的演员距离镜子40 cm时,镜中的像与他相距80 cm 车闸图101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及使用与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密切相关,观察如图10所示自行车,下列有关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车闸是费力杠杆B.车座制成马鞍状,目的是减小压强,人坐着舒服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明显的条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D.不再蹬车后,车还能向前运动,是因为车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3.体重为G0的沈仔细同学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如图11所示他在t时间内将重为G1的物体匀速提升高度h,已知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他克服绳重及摩擦所做的功为W;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他对绳子的拉力和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1A.所做的总功为B.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C.动滑轮重为 D.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为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注意事项: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第Ⅱ卷共6页,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题 号三四总 分202122232425得 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小乐找来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并按水高度依次减少的顺序排列,如图12所示用木棒敲击它们,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来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子和水的 产生,敲 (选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图13图121 2 3 4 5 6 7 815.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王刚同学在盛夏游泳刚上岸后,感觉特别冷,图13中他双手紧抱身体的姿势是为了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的蒸发16.一束光与平面镜成60°角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则此时反射角为 。
17.一重为1.8×104 N的客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3000 N,它受到的摩擦力是 N;现该车上的乘客数增加,车重变为2×104 N,若仍在该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图1418.小强利用图14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他将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大致得到的结论是: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 楼层12345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55.35.766.3图15图15G/N400600040206020080P/W19.天津某中学新买了40箱物理实验器材,每箱器材重为100 N实验员小王要把这批器材搬往5 m高的实验室,他身体可以向外提供的功率P与器材重力G的关系如图15所示那么,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 个;若不考虑人自重和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及下楼的时间,将这批器材从底楼搬到实验室所需的最短时间是 s。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20.(6分)如图16甲、乙所示,是小客车通过京沪高速公路某路段的相关信息,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它在该路段行驶时是否有超速现象图16乙京沪高速2014年2月17上午驶入时间:8:30使出时间:9:00里程:60 km甲小型客车21.(6分)王明和张亮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水平位置不变,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他们先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8所示,该凸透镜焦距约是 cm;5060cm图17 图18 图190102030405060708090100cm(2)实验前,两人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王明的方案:先把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处,然后放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和大于二倍焦距的某一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张亮的方案: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处所成像的情况,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上两种方案中, 的方案更科学合理;(选填“王明”或“张亮”)(3)实验中,他们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19所示,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4)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7所示,此时恰能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