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讲解.ppt
48页幼儿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n什么是幼儿心理学及 儿童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心 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n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期 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 学 探讨幼儿及儿童心理 发展规律的目的 1、帮助父母或教师掌握正确的发展理论 2、为幼儿及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发展的“年 龄特征” 3、丰富人类的认识理论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n 学龄前期是指儿童从3周岁到6-7岁这个年 龄时期,这一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 的时期,也就是正式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之前、 为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做准备的时期,所以,称 学龄前期(简称学前期) n 此时在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幼儿独 立意识增强,并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 愿望和能力(具体表现在愿意帮助父母干活, 也已有能力给父母拿板凳、吃饭前拿筷子等) ,独立生活能力有了很明显的发展(如能自已 吃饭,自已蹲盆撒尿等) n进入幼儿园后,他们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产 生了新的心理需求,这些需求促进了他们 心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 n 1.渴望独立活动的心理需要和学龄前期 儿童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与水平不足之间 产生了矛盾 通过帮助,教育在不断提高社会活动 水平的过程中,即促进他们心理向新水平 发展,心理的发展又使他们活动能力不断 提高。
这是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突出 规律 n n 2.随着心理过程的不断发展,学龄前期即可具 有最初的对事物的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这使他们在游戏等活动中,初步学着运用逻辑 思维 比如:我们观察4周岁左右的儿童在“过家家 ”游戏中可能有:菜须切碎,否则煮不熟,煮不熟 吃了就会肚子疼,就得到医院打针一系列简单的 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不过在此时期由于知识少 ,经验不足,还不能经常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已 的行动,因此,心理的稳定性还比较差 n 3.学龄前期的个性特征已开始形成 儿童的个性倾向在幼儿期萌芽,在学龄前期 就可形成较为明显的个性倾向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n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联系其基本 规律有: (1)儿童心理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发展影 响,又受环境和教育制约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 发展的自然前提,生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 质基础,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 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 和教育能单独或直接起作用,它只有通过儿童心 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 n(2)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在于内部矛盾 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 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 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 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
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 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n(3)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既有 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到 一定程度时就取代了旧质要素而成为优势的主导 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 现为间断现象——阶段性尽管从总体上说儿童 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在较短时间内,没有突然的变化 ,但是从较长的一段时间看,儿童心理的发展表 现出一些带有本质性的重要差异,这些差异有显 著的变化,使儿童心理发育具有阶段性儿童心 理发展过程中这些基本规律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 的全过程 心理健康的标准 n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你可根据以下标准测测孩 子是否拥有正常的身心: 第一,有正常的智力活动求知欲强,爱观 察,爱学习,爱幻想,有抱负,注意力比较集 中,也喜欢自己动手做事 第二,乐于同人交往,能适应学校和家庭生 活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 能跟周围的人友好沟通,富于同情心,适应学 校的集体生活,在家里也跟长辈亲切、和睦, 心情愉快 n第三,性格开朗活泼,情绪饱满、愉快 心理健康的孩子热爱生活,天真活泼 ,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控制 自己的情绪,解脱烦恼。
第四,能比较正确地评价自己心理 健康的孩子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信 ,有一定独立性,喜欢独立做事,也爱 表现自己(或叫逞能) n第五,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的正常表现有 : 1.行为举止与年龄特点一致(如小孩就 要像小孩,不能过于老成,失去孩子的天 真、淘气、顽皮、好玩;上了中学,就应 该表现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等)2. 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如学生应 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子女应当孝敬父母 等)3.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如不 因琐事而发脾气,该冷静就冷静)4.行为 统一(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要点 n1、不要迁就孩子,不要为了孩子而完全牺牲了自 己; 2、不要过度关注孩子,他有自己的个性,不要剥 夺了儿童自身的个性; 3、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4、不要欺骗恐吓孩子,不要批评,嘲笑孩子,多 赞扬,多鼓励,让孩子干该他自己干的事情; 5、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创造交往的环境,为孩 子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丰富孩子交往的内容,不 要灌输孩子贫富观念) 家 庭 指 导 n0-2岁,母爱是中心环节,孩子易和母亲形 成情感依赖,仿佛是-种共生状态。
这阶段是 孩子深层安全感,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希望 母亲们要用最温柔的爱与孩子相伴 n 2-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父亲的 功能是把热恋中的母子分开,以促进孩子的成 长与独立能力,并形成平衡的家庭情感缺乏 父亲的参与,过度的母子情感联结使孩子变得 幼稚和依赖两岁以后,孩子应该与父母分床 和分房睡觉,和母亲睡觉的孩子常常是不愿长 大的孩子 n6—10岁,建立良好的家庭规则和代 际界限,注意性角色培养防止家庭三 角情感关系,如母子或父子结盟,另一 位家长出现情感游离在夫妻情感不良 的家庭(婚姻分裂),避免让孩子成为 夫妻间的传声筒(替罪羔羊)同样, 母亲角色太强,父亲角色太弱的家庭( 婚姻偏斜),不利于男孩子的个性成长 n11-15岁,对青春期的孩子,家庭的规则和 教育要具有弹性,父母的情感要变得相对紧密, 保持与孩子的界线并留出感情空间,以培养他的 社会情感对孩子的行为不再用简单的是非判断 ,而要采用积极认同和理解的方法,鼓励孩子为 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当出 现家庭冲突时,要把孩子的行为问题看成是成长 的问题,不要轻易就上纲上线有的家长喜欢找 孩子的问题,以为这就是爱和关心,其实,过多 的批评易于形成孩子的自贬之心,遗患无穷。
我 们总是鼓励家长们多看孩子的优点,多夸奖和欣 赏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夸大孩子的正性面就等 于缩小他的负性面,就等于让孩子的心灵永远沐 浴在阳光下 n2岁宝宝就有逆反心理 :不要任意制止 n家長要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n如何对待孩子说谎 n如何让孩子聪明?跳绳为最佳方法 n儿童的独立意识,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n每10个儿童有1个患有学习障碍症 n一般來说,孩子的谎言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无意识地模仿成人;(2)成人有意的教唆;(3 )为了逃避批评、打骂;(4)为讨成人喜欢;( 5)将向往的事当做已发生的事來说; n 做为父母可采取的方法: n 好言教育孩子由于不想睡觉或是干自已不 愿的事便会采用撒谎的手段來逃避,首先一定要 告诫孩子这是不好的行为,下次不要再有类似的 情況同时要晓之以理,分析一下原因,告诉孩 子要这样做的理由,比如不睡觉明天就沒法去见 小朋友等等一些理由,必要时可讲一下其它小朋 友的例子,起一个表率作用 n n分析总结,对症下药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他撒谎要对症下药同 时要奖赏说真话的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 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该肯定他的做人之道,並 引导他不断完善自己。
不用打骂、惩罚、斥责 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避免孩子用谎言來应付 成人,保证自己,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互 相信任的关系;如果是因家长的原因造成孩子 说谎,家长应检讨自己,並对孩子做出合理解 释 n 跳绳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跳绳是一种全身性活动 ,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 代谢,又能使心情兴奋起來 n 跳绳能确定儿童数学观念不少儿童会数数, 但往往是背书式或机械式的,他们並不明白数的 真正含义而跳绳活动能使他们把抽象的数与实 际事物联系起來,从而使儿童能初步理解数的实 际含义和形成数的概念跳绳能提高儿童记忆能 力由于在跳绳过程中不断数数和跳绳次数所建立 的『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数字了具体 形象的事物这样,使儿童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 並提高儿童的兴趣,因而将抽象记忆转变为形象 记忆 n 跳绳能处进儿童心灵手巧人的肌体在运动时 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的积极思维 ,而跳绳时的自跳自数正是这样,通过信息的来 回往返,处进大脑思维加快,判断更准确,肢体 活动灵活有力而达到心灵手巧 n 同时,能使语言变的清晰流畅,从而促进儿童 智力、体力、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跳绳能培养 儿童节奏平衡跳绳活动是左右两只手和左右两只 脚都同时操作且有一定节奏的活动。
这可以有效 地促进儿童左半脑和右半脑协调发展,还可培养 孩子具有规律性节奏感,使儿童的心理、生理都 得到全面发展 n 跳绳能形成儿童的方位知觉在跳绳活动中, 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或是多人跳,有时 还会简繁结合跳出许多新花样这有利于培养儿 童准确地形成时间概念和方位知觉 n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可是偏偏不肯睡;嘱咐他 不要跳床,可偏偏就是要在床上蹦来蹦去;要他 尽可能少走窄路弯路,可他偏偏还是要尝试』 如今,不少家长常常郁闷:2岁半的孩子也有逆反 心理,故意闯荡家长对他提出的『禁区』最近 ,育儿专家卻指出,其实,家长不用强行制止孩 子这种『逆反心理』,相反,要在一定的程度上 帮助他 n 上海中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上海职工医学 院副教授为之指出,3岁以前的孩子有这种行为, 比为如,喜欢跳床、喜欢走高低弯窄道路等,这 些行为就和抚触等生理需要一样,可以给孩子一 定的器官刺激同样,这些活动还能够帮助他们 进行适当的平衡训练,和游乐场的蹦极的作用也 相差不远,所以孩子往往喜欢用行为方式来表达 这种渴求 n n 从幼儿心理的角度而言,晚上累了,但还是不肯睡 觉;在朋友家玩,和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吵架,但 还是不肯走。
其实,幼儿也在两种需要中挣扎,因为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往往不知道做哪 一种选择因此,家长就需要在此时帮助他们做出一 定的选择,宽容仁慈地对待他们,也给他们一定的活 动范为和空间 n 相反,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这时孩子的 自我批评能力很低,心理极容易受到挫折专家提醒 ,家長对于自己的随意批评一定要慎之又慎 n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n 1.专心致志孩子入学之后,由于自学能力较差,注 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並经常提醒孩子在 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 不要说话影响別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 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 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n 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題要采取诱导 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題,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題怎 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題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 思考的能力 n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內去完成 ,而有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內容正确,书写工整,按 时完成等方面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 责任感,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n n4.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 提问,要善于培养孩子勤思的特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 当的鼓励与表扬,並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 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 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n5.背记词汇和课文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