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放前沿河县城及宫观寺庙.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8017164
  • 上传时间:2018-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解放前沿河县城的宫观寺庙肖明道沿河历代的司衙多设在河西(只有民国初置县后,曾设在河东今粮管所地址,但民国十六年河东衙门烧毁,又迁建在河西今日的县委地址) 因而河西的宫、观林立,寺庙密布,这些庙宇,大都创建于明、清两代,据统计,河西有 15 座大庙,河东有 6 座大庙,两岸共 21 座朝阳观:在西岸上街油榨坨,相传是崔光德施出资金,建于清康熙年间其庙阶高数十步石梯,庙堂较窄而清雅民国三十年(1941)沿河县司法处置此,原房未变;现为县人民法院地址,己改建成高大的楼房,但门前石梯尚存巧圣宫:俗名鲁班庙,供奉鲁班先师,过去木工、石工、泥水工年年祭祀,香烟不断庙址在西岸上街,建于清道光年间今为公安局地址隍城庙:在西岸五台街(上街) ,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庙侧有岁贡王擂于乾隆三十二年的补修碑序一座;又易连山在乾隆五十年补修碑序一座城隆,本是守护城池的神明、清两代,凡置府、州、2县、司的地方,都有城隍庙,地方官每年还要主待祭祀沿河在元、明、清为沿河祐溪正勃长官司(简称沿河司) ,有土司衙门,就必然要建城煌庙沿河城隍庙经过几次补修,庙宇宏大,塑像周全,过去老百姓非常信奉,香烟不断城隍庙大殿正中神兔上塑有形象威严的城隍菩萨(人称城隍老爷) ,身披的红袍,是迷信因果的善男信女们“还愿”敬献的。

      解放前,常有因家中老、幼患病或其他事故而许愿的人,如果病好事息之后,就得给城隍老爷敬香、献袍,因此城隍菩萨披的红袍常有新的龛前神案两旁,塑有牛头、马面、判官、小鬼,个个面目狰狞,活灵活现,使人见之不寒而栗在殿的左右两廊,塑有鸡脚神、鸡脚二娘;无常二爷、无常二娘鸡脚神夫妇皆鸡脚人身,像貌奇丑,望而生畏,无常则面带笑容,周身穿白,高九尺有余,足登草履,左手持伞及肩,右手执扇仿佛轻摇,特别是帽尖上“一见大吉”四字,黑白分明,使人望而生敬在无常右侧,还塑有无常二娘,面目慈祥,栩栩如生俗传无常二爷喜吸鸦片烟,所以迷信者常给无常嘴唇涂上烟膏,致使无常的两片嘴唇经常是黑的过去,竟然有吸烟的无赖之徒,暗地去刮无常嘴唇上的烟膏来自己过瘾又传说技帅塑无常二娘的像,全身将要作好,不料正在接投头像的时候,恰巧楠木坪有一妇女进庙去望,返家,第二3天就死了,人们传说无常二娘是从楠水坪娶来)的是以往往有烧香还愿的人,除把无常敬一袭白布衣和草鞋外,还得给无常二娘献双绣花鞋大殿檐下正中一扁曰:“赏罚严明” ,绿底金字,其字书法工楷,笔力道劲,左檐悬有三尺宽七尺长的大算盘一具,名曰“铁算盘” ,算人生死的有句俗话叫做“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 ,意即“城隍庙的算盘,算定了的”之意。

      殿阶下是石板面的庭院,庭坝左右两端各有两人合抱不交的古柏,显得浓荫壮雅,古朴清幽庭阶下是戏楼过去,每年六月地方长官祭祀城隍,都要唱戏三天戏楼与大殿相对,后楼延伸出庙门以外,突过街心,楼下是米行(赶场卖米的集市) 旧社会,西岸五台街是比较热闹的地方,也就是城隍庙这一段街市由于戏楼后楼强过街心,因此庙门前不易照射到阳光,夏天,成了供人乘凉的好去处庙门右边塑有一匹高大的白马起初,这马全身雪白,无鞍无辔,周围也无栏棚,相传这马很灵,曾跑到东岸傅家井去吃人家的麦苗,被庄稼人朝它后腿打了一棒,它就跑了庄稼人跟踪迫至东岸码头,见马淌水过河,他也立即赶到河西,追到城隍庙当门突然不见,仔细寻觅,才发现庙门右边白马的后腿脱去一块白色,现出了印迹尚新的4泥巴,而且周身还是湿淋淋的样子,孩才是城隍庙的泥马显灵后来,人们为了防止它乱跑害人,便在马像前添塑了一个七尺高的马夫,一手牵着组绳,一手指着马头,并在四周加上木棚栏,从此,这马也再不显灵了在民国时代,沿河县城隍庙门前的马,就是有马夫、有辔头、有棚栏围着塑像城隍庙与巧圣宫为县三青团团部;城隍庙为县保警大队住址,当时这两庙的一切神象俱已销毁解放后,这两庙的地址贯通为公安局使用,现在,已建成公安楼房,城隍庙己完全湮灭。

      其碑序,古柏己荡迹无考了川主庙:在西岸大石梯子 (大石梯子这条街,系旧社会的大十字) ,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 年) 庙内供奉川主,是为四川会馆民国六年(1917) ,沿河县长朱其中创建沿河一所女子初等小学设于此庙,次年,因开支缺乏,兼之封建意识浓厚,家和不让女孩子入学,停办至民国二十八年春,沿河县民众教育馆设于庙中,内设民教部以广民众知识,二十九(1941)国民党县党部置此,把民众教育馆移水浒庙去了民国三十四年(1945) ,县党部移参议会,川主庙便为保警队驻兵用解放后,先为县联社职工宿舍;现已改建为农资公司的职工宿舍水浒庙:5在西岸黄木沟桥,建于清嘉庆中主祭镇江王爷,大殿曰“忠列祠” ,正中悬一扁额“倒挽狂澜”四字,黑底绿字,笔法雄健殿堂下左厢房三小间,有楼;右厢房两间,无楼庭院前无庙门,形成一撮箕口式;庭阶石梯九步,下面是一土坝,被左坎下之大黄桷树遮荫,真是清风不止,爽人心目,是沿河避暑的好地方民国二十九年(1940)冬,沿河县民众教育馆自川主庙移至此庙,以忠烈祠左厢为职员办公室;右厢为书报阅览室;正殿为大礼堂大礼堂常常为民众识字班、贫苦儿童夜校班、妇女识字班的教室解放后,县文化馆仍使用此庙,直到 1958 年,这地段划属贵州省乌江航运轮船公司。

      火神庙:火神庙位于水浒庙左侧坎下,庙堂虽小,然而古木幽深,景色迷人出门前石坎之下,即黄木沟(古名祐溪) 昔日这一带绿柳成阴,翠竹掩映,从木沟楼拾级而上,梯面整洁,直至山门,均柳竹夹道,足以令人怡然自乐山门石挨坎一株直径约四尺的大黄桷树,分为两大桠毗邻而立,枝干四出,将水浒庙门前的院坝及火神庙屋顶几乎遮掩,据传有上千年之史证庙庭前原有楼阁一座,相传张三丰曾游憩于此,悬像其中,因之名曰, “宜仙阁” 壁有七律回文诗一首,署大6明三丰戏题诗曰:桥边苑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偏户关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傍云闲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瓢挂树间人隐久,嚣尘烧水响潺潺以上诗句,用三尺宽、一尺六寸高的青石一块镌刻成碑,刊于火神庙山门前右侧墙壁上,过去,凡有文人墨客来此者,无不朗诵熟记而归相传张三丰曾在此庙棲息之时,被蚊虫叮咬,他就举扇一拂,便说:“滚出外国去 ”从此火神庙无蚊飞窜;夏夜在山门前乘凉的人们,确乎没有蚊虫叮咬的感觉宜仙阁毁后,憔火神庙神堂、侧屋尚存,山门完好,张三丰这块回文诗碑无损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县长杨化育修葺火神庙宇为民教馆图书室,中置各种图书三千余册室壁悬挂周恩寿之《宜仙阁记》十二祯(已装裱称帧) 。

      复筹款在宜仙阁旧址建四方亭一座,题额曰:“复兴亭” 该亭三面朱栏,一面墙壁,置张三丰诗碑于壁正中时值日寇入侵,国土沦丧,山河破碎,邑人游此,寓复兴祖国为共同愿望之意三十一年(1942)夏,民教馆在复兴亭内开设“七七民众茶社” 、举办妇女识字班等文化事业,并在馆前坎下麻柳树林之中,辟“中山公园” ,中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7以资瞻仰,是年,游人广集,盛极一时,有胜于“宜仙阁”之复还了解放后,县文化馆仍承用水浒庙,对火神庙、复兴亭、中山公园等遗迹,保存完整,一如既往自 1956 年文化馆迁移,1957 年以此办沿河小报,1958 年为手管局手联社住址1960 年后,这一带地方划归乌航公司,即现在的造船厂武庙:在西岸坨街,建于清康熙间,大殿正中塑有岳飞像民国三十年(1941) ,除龛废神,把庙殿改为粮仓;现在改建成县商业局食堂体心堂:体心堂又名义园在西岸中街,系肖大章同兴源(商号名)及陕西人购置的建于清宜统元年,并置田产一份,以资作救济善举肖大章死后,曾把体心堂作为停尸房之用;或为西岸“打醮”作“斋荐”道场之所所以,体心堂虽非寺庙,而实为寺庙公地之一民国二十六年春,陶汝耕任沿河县长,其女陶祖铭(又名陶浩,中共地下党员)恢复沿河女校,以体心堂作校址,把体心堂田产提入教育项下,由县教育科管理。

      解放后,曾以该地为粮仓使用,1958 年后,百货大楼建成,在体心堂遗址,建成百货仓库8禹王宫:在西岸中街,建于清道光间庙宇宏大,三进两庭,大殿在前庭大院,殿门口有小石狮一对,与碧霞宫之大石狮同出一技师手艺,镂刻玲珑,形象逼真殿中塑禹王菩萨,是纪念大禹治水所立下的赫赫功勋而塑的前庭阶下有戏楼连接庙门庙门外有敞房五间,是沿河土司时代的花行(昔时,土家族、苗族儿女、喜花布、善纺织、棉花多土产、故特没有棉花行) 花行在民国时代兼市杂粮同样闹热,后庭院坝扁窄,有后殿,钟鼓楼设置左右,空明和尚住持,月初一和十五,钟鼓之声霄呜民国三十年(1941)城关一小移此,三十一年,因筑街道,从禹王宫前庭直过,戏楼撤卸三十二年,挨大殿阶下筑门面,以大殿、后殿及钟鼓楼充作县卫生医院宫门外花行为民房了解放后,一段时间曾为酒厂住址,至1958 年夏,庙殿全部撤销,以基遗址建成沿河县人民会场碧霞宫:系陕西会馆用地在西岸下街,清道光(1882)初创修正殿五间;辛丑(1841)张文仲倡首募化,至甲辰(1844)始全部落成碧霞宫殿宇巍峨,大殿正中一间,四根大抱柱,每根约九尺的围园高二丈,其柱支撑全厦,威然矗立,神龛上,9塑的是关圣帝君,左有关平,右有周仓,神像肃穆,正气凛然。

      高檐下悬一大扁,金底黑字,题“人伦之至”四字这四个字的每一笔划是紫铜片鼓成鱼脊背形嵚在扁上的,其字颜体书法,有骨有肉,笔力雄浑,劲道十足相传书写者沙文清在写人字右边一捺时,执笔向右后用劲一捺,其手拐恰巧撞着一人胸口,这人顿时倒地而死事虽话传,他也正说明人们对此四字,评价是何等的高右殿一扁,黑底金字,题“靖彼狂澜”四字;左殿一扁,也是黑底金字(忘记) ,这五间大殿和三块大扁,一直保存到 1976 年殿阶五步石级,阶下庭院宏敞,左右厢房各五间;庭阶下有戏楼与大殿相对戏楼飞阁朱檐,花枋环绕,正中一扁题“神人以和”四字,书法遒劲,亦为人们所赏识院的两边平楼明窗亮格,围栏别致,特别是戏台前沿的一条“看枋” ,镂雕各种人物、花鸟图案,加上描金彩漆,更显得非常壮观,堪称一绝宫门墙壁高耸,紧贴戏楼门面是以四根砖柱镶嵌于壁,形成排坊式的石门,门墙正中用青花碎瓷竖嵌的“碧霞宫”三字,非常夺目门前有大石狮子一对分置左右,门阶三级,下面又是一个石板铺的坝子,习称“狮子坝坝” 坝前临街,来往人们从街上掉首一望,无不感到这座庙宇的庄严堂皇石狮,雄伟高大,雌雄可辨都是前肢立、后腿坐的10形状,各连于四尺高、三尺宽、五尺长的座石。

      座面与座底间成工字形,底、面相称,四方均刻有精细图案狮身大若驴,雄首朝右,雌首朝左,两狮相对视,严然天配一双二狮口中,均衔有活动石珠,其珠光滑圆匀,若小皮球,狮口半张,石株在其口中滚动灵活,然而人们掏之不出,见者元不惊赞匠工之妙绝狮身俱各有“风带” ,自颈项缠绕全身,带端从狮身左右膀向地飘拂,宛若凌空飞舞,离身一尺有余,镂雕工巧,远望之而不觉是石飘带了雄雌之别,除头部毛发各异而外,雄狮左脚踏一“六合相拼古宝钱锈球” ;雌狮左脚下依卧一玲珑生动的雏狮,正翘首仰望其母,显然亲昵的母子两人们对这对石狮,赞许为全国第二,就是北京故宫及王府门前的竖雕,都不及这对石狮的精巧民国三十一年(1942)九月筑修街道,从碧霞宫横穿过,戏楼、宫门撤卸,把石狮移置于县政府门口左右(现县委地址) ,确实也对沿河县政府的壮观增添了威严之色其时,碧霞正宫殿完好民国三十二年县政府拨款建校,仅用枋板把神像齐龛隔开,大殿堂柱依然,扁额稳固,五间大殿成了第一中心小学的大礼堂阶下庭院,除街道占去一半,把两边厢房推倒改建成两楼的砖房二座,作为一小教室,前面门墙开校门三洞,门楣上为“沿河县城关第一中小学校”十二个字,从此,碧霞宫就成了小学校址了。

      11解放后,为城关一完小组师观:祖师观又称玄天宫或玄天观,在碧霞宫后面挨山,不知建于何代据清乾隆时碑序云:“前有吴姓施田;创修后,有官舟龙姓施田补修” 大殿五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