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doc
5页人教版 必修一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的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③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五、教学方法1、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2、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六、课前准备1.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 1%的詹那绿染液2.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七、课时安排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习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课题探究(1)放映一张某玩具厂忙碌的车间的动画片。
提出问题:①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②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③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2)总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①观看动画片; ②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对细胞的观察,展开讨论 ③学生倾听,并参与交流①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②通过类比,学生能更形象地认识细胞内的各个“车间”──细胞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1)教师先引导学生制作黑藻叶片细胞及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然后依次讨论与交流:针对该试验提出如下问题:①描述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分布和形态②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③描述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和形态 (2)总结:在显微镜下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正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可以看到被詹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①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②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③展开组内讨论和小组间交流等活动;④倾听总结,并参与交流①学生对微小的细胞总有一种神秘感,通过亲自观察细胞来解决自身的疑惑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兴趣和激情;②训练了学生制做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③知道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态;④对微观世界的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细胞器的分工(1)指导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P44~47的课文内容思考内容:①胞内有哪些细胞器?②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③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吗?(2)教师播放电镜下线粒体的幻灯片引导观察:线粒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为什么成人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3)教师播放电镜下叶绿体的幻灯片引导观察:叶绿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吗? (4)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幻灯片引导观察: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功能?(5)教师分别播放动植物细胞亚细微结构模式图,简要介绍其他细胞器。
①学生进行阅读、思考;②学生观看幻灯片、结合课本内容自由回答有关线粒体的问题;③学生观看幻灯片、结合课本内容回答有关叶绿体的问题;④学生观看幻灯片、结合课本内容回答有关其他细胞器的问题⑤通过对比找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①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阅读使学生对各种细胞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有利激发学习的兴趣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较、讨论,加深理解有利掌握细胞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④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⑤为完成后面的达标图表做充分的准备概括反馈①通过投影,出示设计的达标表格(详见附表),引导学生完成 ②应用该表格进行小结 ③推荐相关网站,以解决课后遇到的问题:http://biotech.nstm.gov.tw/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描述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简要说说其他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②完成达标表格 ③每答对一个问题,小组可以获得一面红旗,最后红旗总数最多的小组胜出 ④学生记录网址①通过完成表格,归纳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④拓展了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九、板书设计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分布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二)观察叶绿体线粒体十、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讲授《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部分内容时,我不是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而是通过实验探究及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附: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分布形态结构特点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扩大了内膜面积,基质和内膜上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含有少量D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叶绿体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等双层膜,内有许多类囊体,叶绿素等色素分布在类囊体上类囊体和基质中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含有少量DNA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化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囊泡状和管状结构,内有腔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及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泡植物细胞,高等动物细胞中不明显储存物质,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溶酶体动植物细胞消化车间核糖体动植物细胞附着在内质网或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具有膜结构,椭球形颗粒小体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在核附近不具有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