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要求.doc
8页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教学,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它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党史(含党的建设)” 研究方向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2005年增设的,归属于法学门类,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6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掌握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在基本知识的要求上可以有所侧重。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崇尚科学精神,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进行过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一定的学术潜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基础上,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学习研究传承马克思主义为己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有学理支撑的阐释,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意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2.学术道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严禁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严禁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注释,杜绝一切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坚持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善于开展调查研究,占有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及时了解并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深入进行学术思考;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认真探究知识的来源,具有较强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学术鉴别能力对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评价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能正确区分什么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而加以丰富发展的判断,什么是需要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什么是需要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能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要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3.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揭示理论与实践之间、相关理论之间、以及理论体系内部存在的矛盾,并善于将这些矛盾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有独立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学术力量进行攻关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调查研究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独立完成课题研究的能力在学期间,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了课题科研环节的培养,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4.学术创新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掌握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增强马克思主义学术创造力,勇于和善于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观点,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的话语体系,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5.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本学科学术交流能力,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各研究方向之间、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其他学科之间、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积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善于与其他学者开展学术合作,并在学术交流与合作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6. 其他能力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开展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要求,注意处理好学科性质和研究特色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论文选题必须围绕六个研究方向,既体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又体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些观点论证上的丰富或创新,以区别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有相对确定的学科边界即使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党建等具体问题的研究,也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风格和特色。
应撰写出对该选题已有的比较详尽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本人客观评价的研究综述,综述应反映对已解决问题的程度和主要观点,不同观点的争鸣和理论阐释中存在的问题,本人已有的研究条件和所做的前期准备,等等要从综述的撰写中确立问题意识和学术针对性,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明确拟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提出可能实现创新的论域或论点2.规范性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做到主题集中、鲜明;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引用资料翔实、可靠;基本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有力;文笔流畅,书写格式规范3.成果创新性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该出新意或主要观点有所创新,或论证较前人有所深化避免泛泛而谈“选题创新”或“填补空白”,或只谈“方法创新”而没有任何涉及理论观点或学术论证上的新意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了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及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
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基本知识的要求上可以有所侧重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认真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善于在学术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提高2.学术道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严禁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严禁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注释,杜绝一切学术不断问题的发生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占有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养成学术思考的兴趣,训练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2.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好的揭示理论与实践之间、相关理论与本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论体系内部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善于将这些联系和矛盾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术研究训练,注意提高自己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3. 实践能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学好理论,还要运用好理论。
4.学术交流能力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积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交流中提高学术能力5. 其他能力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规范性要求学位论文必须做到主题集中、鲜明;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引用资料翔实、可靠;基本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有力;文笔流畅,书写格式规范2.质量要求学位论文应该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应该防止低水平重复,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