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8124216
  • 上传时间:2017-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1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 2012 年 10 月,《中国好声音》落下了帷幕,节目中选手惊艳的唱功和导师们的精彩表现让人大呼过瘾这档栏目体现了电视的功能是(  )A.资讯传播 B.大众娱乐 C.政治论坛 D.艺术欣赏2. 1872 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 ”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3.我国近代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九铁路4.“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时期5. 1909 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

      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A.“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 “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 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 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6.19 世纪末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7. “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露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8. 1912 年 9 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9、2010 年贺岁大片 《十月围城》讲述了 1905 年 10 月 15 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 最有力的证据是( )A.导演的创作手记 B.历史学家的访谈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 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10.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刊文发表“大众可座、稳快价廉 ”等字样,以资号召,并且说明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B.大众传媒推动出行方式变化C.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1.1932 年 6 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 21974 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 B.新政开展,以工代赈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 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12.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 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反应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3.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09 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14.“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 20 世纪 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1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16、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A.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17.2009 年,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 ·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90 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 B.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C.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 D.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8. 1926 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 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 市场繁荣 B. 汽车制造业发达 C. 银行业发达 D. 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19.1929~1931 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 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 5%;1938 年,总生产量占全球 18%。

      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20. 近代历史的大量史实表明,要搞好经济,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都不能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资本主义历史上因此而失败的典型人物是( ) A.希特勒 B.胡佛 C.罗斯福 D.里根21.成立于 1933 年 5 月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罗斯福总统规划专门负责解决田纳西河谷一切问题的机构,它是具有私营企业灵活性的独立国营公司,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家的典型案例该机构的建立( )A.反映了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B.体现了美国计划经济的实施C.标志着美国混合经济的建立D.终结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22.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23. 有人说, “罗斯福新政是以掩饰资产阶级本质的牧师面貌出现的 ”。

      下面直接说明这一特征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 B.整顿财政金融 C.规定工资工时 D.实行美元贬值 24. 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 )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25.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或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6.经过了 20 世纪 70 年代整整十年在 “滞涨” 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 1981 年里根上台时,他看到的是 2 位数的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超过 20%的高利率,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但与此同时,“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政策向“右转”是指(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27. 农业生产直线下降,农民有意缩减生产,他们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工人人数由 250 万降到 140 万,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此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 B.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局限;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D.“一战”后期沙俄国内状况28.右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D.体制弊端 ——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29.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30.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相同的局限在于(  )A.未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B.缺乏勇于改革的精神C.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D.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高一历史月考试题答题卷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两大题共 40 分,每题 20 分)31.百年“张裕”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它经过了产生——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2 年著名华侨实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