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东坡和苏小妹对诗.pdf

4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168024
  • 上传时间:2018-06-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3.36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字里行间的千言万语------古诗词炼字题 身轻一鸟过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但由於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少了一个字,他反复斟酌,始终不能断定那是什麼字有一天,他和几位诗友谈论诗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补上一个最恰当的字有人写出一个「疾」字,认为「疾」字最能表现蔡都尉轻快迅速的纵跳功夫有人认为不好,因为「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上句的「疾」字与下句的「急」字,无论在读音或意思上都太接近,显得有点重复又有人写出「度」字,但陈舍人认为「度」字用在此处显得太生硬,也显不出身轻如鸟的特点有人更提出用 「落」 、「起」 、「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满意后来,陈舍人在别处找到了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 ,翻到《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那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确实恰当不过苏东坡和苏小妹对诗苏小妹,许多古籍书上有记载,是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之妹,但实际上,苏东坡是没有妹妹和姐姐的,也就是说,苏小妹是后来的文人墨客所杜撰出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在文人的笔下是一个美丽、顽皮和充满才气的大家闰秀,所以关于她的故事也或多或少与“才、貌、艳事”有关,我们选编一些苏小妹的故事给大家。

      一、庙堂对句苏 小 妹 年 十五时,生得天香国色,加上才学过人,所以一些风流才子后生纷纷求媒,其兄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非常欣赏名士秦观(秦少游)的才华,遂将秦的一篇文章介绍给苏小妹看,苏小妹看后大为赞赏:“今日风流才子,明朝龙阁学士,天下若无二苏;可以横行一时 ”在苏东坡的帮助下,秦少游终于与苏小妹通过媒人定下了婚约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秦少游定婚前一直无缘见苏小妹一面,虽然耳闻苏小妹美貌无比,但毕竟心里不踏实一日,得知苏小妹要去一寺堂上香敬佛,他便买通寺庙主持,装扮成小和尚去寺庙大厅等候苏小妹上香后,就 坐在神像前看佛书,对身旁的小和尚看也不看一眼,好半天,竟打着呵欠在躺椅上睡着了,这就苦了扮和尚的秦少游,香主不走他就不能离开,累得他立了半天,动也不敢动苏小妹睡足了才过来,依然呵欠连天,不看和尚一眼,秦少游有气,出了一句上联骂人: “艳女仰卧,横直两条大口 ”这时苏小妹才发现一个小和尚在骂她,她 也 马 上 回 敬 一 句 :“秃男行礼,上下两个光头 ”二、洞房索句秦 少 游 与 苏小 妹 终 于 结秦晋之好,新婚之夜,苏小妹顽皮性又上了,设了几道关卡 ,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式。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 二 义 , 天 地 我 中央.“ 少游想道: “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则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于月下取笔 写 诗 一 首 于 题后 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 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为中式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少游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第三题,就容易了,只要做个七字对儿.题目是:“闭门推出窗前月初看时觉道容易,仔 细思来,这对出得尽巧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听得谯楼三鼓将阑,构思不就,愈加慌迫却说东坡此时尚未曾睡,且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只管吟哦“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势东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对难之,少游为其所困矣!我不解围,谁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对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了他灵机,道:“有了!”欲待教他对了,诚恐小妹知觉,连累妹夫体面,不好看相。

      东坡远远站着咳嗽一声,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那水为砖片所激,跃起几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投 石 冲 开 水 底 天 前两个题秦少游都 很轻松的回答出来了,只有第三个题难倒了他,在苏东坡的帮助下才得到了答案.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思考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荷花池 ,在那一瞬间得到了答案 . 三、姑嫂对句相传苏小妹经常与苏东坡抬杠:苏小妹薄唇圆脸,乌黑大眼,高耸额头,双颚外凸由此,苏东坡笑道:未出堂前三五步, 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 轼 也 是 满 腮 胡须,肚突身肥,宽袍大袖,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因此,苏小妹也回敬苏轼: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苏小妹在家时,因苏家只有这个千金,大家都宠着她,因此,她时常开她二位哥嫂的玩笑苏东坡脸很长,她讥之曰:“春滴一点相思泪,秋后方得到嘴边 ”苏东坡也只能苦笑而已这一天,苏小妹与苏东坡之妻两姑嫂穿红着绿在后花园中玩耍,其嫂手中拿一本汉书在看,苏小妹又戏弄她嫂嫂:“嫂嫂穿红手抱汉(汉) ”苏东坡之妻即对曰: “妹妹着绿心想蓝(男) ”四、戏弄先生苏家在杭州时,专门请一私塾先生教子弟。

      这位先生听说苏家大小姐才貌双全,就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这一天他出了一个对句的一联:“有客登门,惊醒万里春梦” ,要苏东坡之子对,东坡的儿子对不上,跑到后院求姑姑苏小妹,苏小妹即对: “无人共枕,枉费一片春心”这样,由学生作传递,先生又出句: “六尺绫罗、三尺缠腰三尺坠,” (苏小妹喜缠红绫于腰) ,苏小妹对句:“一床绵被,半边遮身半边闲” 这先生大喜,以为苏小妹有意了,于是投石问路:“风紧林密,问樵夫如何下手?”苏小妹一看知道先生误会了就对出: “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先生一看心都凉了,又不肯丢面子,说: “竹本无心,节外空生枝叶, ”苏小妹对:“藕虽有孔,胸中不染污尘这位先生又误会苏小妹本意,以为苏小妹的对句中有“藕断丝连”之意,又出上句试探: “桃红李白,这些花何时开放?”苏小妹也火了:“稗青谷黄,这杂种是何先生?”先生挨了骂才死了心越年,苏小妹嫁给秦少游,再以后,一胎生下两子,满月酒席上,先生看着苏小妹怀中的双胞胎问:“这两子哪一个是先生的?”一句双关想占便宜,苏小妹即答曰:“管他先生后 生 , 都 是 我 儿子! ”五、 骂和尚春天苏 小妹乘船游西湖,同船还有一秀才、一和尚;秀才作诗说:“三人同一舟,小姐面如油,明年嫁夫婿——封侯!” 。

      老和尚色迷迷地 说:“三人共一船,风吹小姐裙,裙脚风送开——裂缝!”苏小妹大怒: “秀才真有礼,和尚真该死,裂缝和尚嘴——无耻(齿) ! ”也 有 苏 小 妹 与 佛印抬杠的对联:佛印云: “佳人汲 水, 绳牵井底观音 苏小妹云:“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有一年冬天,雪后初晴,苏东坡披着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风吹过,裘毛拂动苏小妹从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道: “ 风吹裘裘毛乱动 ” 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苏东坡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气,有点挑战的情趣说完,她站在墙角下,背后的墙壁上正好结了些冰雪,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正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东坡一看,想也不想,顺口就说:“ 阳照壁壁水直流 苏小妹虽然年小,但已发育成人,初解人事,当即羞红了脸,于是狠狠地瞪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了她为什么要跑呢?因为她一想,这也可以作为另一番解读,她毕竟是未婚的少女啊,不怕羞么?有 次 东 坡 骑 马 经过这里,一见苏小妹这个姿势,调侃道:“ 妹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 ” 苏小妹知道是在取笑她,犹豫了一下,本不想回答,但一想,怕被哥哥说她弱智,于是,将头微微扬起,半羞半嗔地对哥哥说:“ 哥哥骑马,跨上去又 加一鞭。

      ”这 兄 妹 二 人 以 彼 此 的长相互相为诗戏谑之后的 “ 荤对” ,真可谓语出惊人,对仗整齐,形象贴切,功力匪浅这种拿对方的隐私部位和隐私来开的玩笑,虽然有点隐晦,有点诗情画意,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还是听得懂,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拿现在的话来说,还有点“ 黄” ,有点 “ 淫” 然而,作为兄妹之间开这样的玩笑,出现这两组调笑的色情对联,细细一想,实属不雅,有失伦理,甚至有伤风化据说这两个小故事,当今居然载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语文选修读本》中,课文的标题叫《苏东坡的童年与青年》 有读者阅后评论道:“ 兄妹调情伤风化 , 秽语淫联戕心灵 ” 妙龄的高中生读这样的课文,是否会举一反三,突发奇想或受其“ 黄毒” 之害呢?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但从以上这几个小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苏小妹是个的好胜逞强、才思敏捷、性格开放的女子又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为了显示她的才华,抢先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请哥哥在这两句各自的中间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 ,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即前句加了一个“摇” 、后句加了一个“映” 苏小妹不屑地说: “还尚好不过,只能算为下品,这个‘腰’不够美那么,怎样的“腰”才算美呢?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即分别加了“舞”与“隐”这两个“腰”苏小妹笑道: “好是好,但仍不属上品坐在一旁的黄山谷也认为加这样的“腰”很好,心想,是不是苏小妹在故弄玄虚?于是忍不住问道 : “ 依 小 妹 的 高 见呢?”苏小妹便得意地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品味着,不禁拍掌称妙因为“扶”字与苏轼的“摇”和“舞”比起来,“扶”不但能使无形的风仿佛有了知觉,而且拟人化了,与细柳的搭配别出心裁而“失”与 “映”和 “隐”相比,又好在何处呢?因为“失”字表现了在特定情境中(月下)的物 (梅花)的特征,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总之,这对相处甚好的兄妹俩斗起口来,虽然谁也不会让誰,却能在善意的嘲讽中显示才华,寻找乐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