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氢氧化钾产品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pdf
7页HG/T XXXXXXXXX 6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A.1单位产品氯化钾消耗量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每吨氢氧化钾产品所消耗的氯化钾量(折百),按公式(A.1)计算: S Y X M W W .(A.1) 式中: WX单位产品氯化钾消耗量的数值,单位为千克每吨(kg/t) ; WY企业氢氧化钾产品氯化钾总用量的数值,单位为千克(kg) ; MS氢氧化钾产品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A.2单位产品新鲜水耗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每吨氢氧化钾产品所消耗的进入生产装置的生产用新鲜水量, 按公式 (A.2)计算: S S D M W W .(A.2) 式中: WD单位产品新鲜水消耗量的数值,单位为吨每吨(t/t); WS企业氢氧化钾产品新鲜水总用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MS氢氧化钾产品产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A.3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报告期内某种规格氢氧化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公式(A.3)计算: JGDJZH EyxEE)1 ()1 (. (A.3) 式中: EZH报告期内某种规格氢氧化钾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EDJ报告期内氢氧化钾电解单元(包括氯、氢、氯化氢处理过程)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 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 EJG报告期内某种规格氢氧化钾加工过程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 (kgce/t); x实际发生的自用碱率; y实际发生的碱损失率。
HG/T XXXXXXXXX 7 A.4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每吨氢氧化钾产品所产生的废水量,按公式(A.4)计算: S S D M V V.(A.4) 式中: VD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m3/t Vs废水产生总量,m3 MS氢氧化钾产品产量,t A.5单位产品盐泥产生量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每吨氢氧化钾产品所产生的盐泥量,按公式(A.5)计算: S S D M Y Y. (A.5) 式中: YD单位产品盐泥产生量,kg/t Ys盐泥产生总量,kg MS氢氧化钾产品产量,t A.6固废处置率 固废处置率以Gf计,按公式(A.6)计算: %100 f f f W w G. (A.6) 式中: wf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1年)固体废物处置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Wf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1年)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数值,单位为吨(t) HG/T XXXXXXXXX 8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氢氧化钾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B.1目的 通过评价氢氧化钾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大小,提出产品设计改进方案,从而大幅提升产品的 环境友好性 B.2范围 B.2.1功能单位 功能单位应是明确规定并且可测量。
B.2.2系统边界 本附录界定的氢氧化钾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分4个阶段:原辅料和能源的获取、氢氧化钾产品 的生产、成品包装,见图 B.1 图 B.1氢氧化钾产品生命周期(LCA)系统边界图 生命周期评价(以下简称LCA)的覆盖时间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数据应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时期 (取最近3年内有效值)如果未能取得3年内有效值,应做具体说明 B.2.3数据取舍原则 单元过程数据种类很多,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原则如下: a)能源的所有输入均列出; b)原料的所有输入均列出; c)辅助材料质量小于原料总消耗0.3%的项目输入可忽略; d)大气、水体的各种排放均列出; e)小于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1%的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可忽略; f)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的设备、厂区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g)任何有毒有害材料和物质均应包含于清单中,不可忽略 B.3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B.3.1总则 HG/T XXXXXXXXX 9 应编制氢氧化钾产品系统边界内的所有材料/能源输入、污染物输出清单,作为产品生命周期评 价的依据如果数据清单有特殊情况、异常点或其他问题,应在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 当数据收集完成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定。
然后,确定每个单元过程的基本流,并据此计 算出单元过程的定量输入和输出此后,将每个单元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除以产品的产量,得到 功能单位(吨氢氧化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最后,将产品各单元过程中相同的影响因素的数 据求和,以获取该影响因素的总量,为产品级的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 B.3.2数据收集 B.3.2.1概况 应将以下要素纳入数据清单: a)原辅料和能源的获取; b)产品生产; c)产品包装 基于LCA的信息中要使用的数据分为两类:现场数据和背景数据主要数据尽量使用现场数据, 如果现场数据收集缺乏,可以选择背景数据 现场数据应在现场具体操作过程中收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产品原材料的使用量、 产品主要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和污染物产生量等 背景数据应当包括主要原料的生产数据、权威的电力组合数据(如火力、水、风力发电等)、 不同运输类型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产品成分在环境中降解过程的排放数据 B.3.2.2现场数据采集 应描述代表某一特定设施或设施的活动而直接测量或收集的数据相关采集规程可直接对过程 进行的测量或通过采访或问卷调查从经营者处获得的测量值为特定过程最具代表性的数据来源 现场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代表性:现场数据应按照企业生产单元收集所确定范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
b)完整性:现场数据应采集完整的生命周期要求数据 c)准确性:现场数据中的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数据应该来自于生产单元的实际生产统计记 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现 场数据均须转换为单位产品,即吨氢氧化钾为基准计算,且需要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 源、计算过程等 d)一致性:企业现场数据收集时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格等典型现场数 据来源包括: 原材料由原材料供应商运输至氢氧化钾生产商处的运输数据; 氢氧化钾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数据; 氢氧化钾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数据 B.3.2.3背景数据采集 背景数据不是直接测量或计算而得到的数据所使用数据的来源应有清楚的文件记载并载入产 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背景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代表性:背景数据应优先选择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符合相关LCA标准要求的、经第三方 独立验证的上游产品LCA报告中的数据若无,须优先选择代表中国国内平均生产水平的公开LCA数 HG/T XXXXXXXXX 10 据,数据的参考年限应优先选择近年数据在没有符合要求的中国国内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国 外同类技术数据作为背景数据。
b)完整性:背景数据的系统边界应该从资源开采到原辅材料或能源产品出厂为止 c)一致性:所以被选择的背景数据应完整覆盖本文件确定的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并且应将背景 数据转换为一致的物质名录后再进行计算 B.3.2.4原材料采购和预加工 该阶段始于从原材料获取,结束于进入氢氧化钾产品生产设施 B.3.2.5生产 该阶段始于原料进入生产设施,结束于形成氢氧化钾产品 B.3.3数据分配 在进行氢氧化钾生命周期评价的过程中涉及到数据分配问题, 特别是氢氧化钾产品的生产环节 对于氢氧化钾生产而言,由于厂家往往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一条工艺线上或一个车间里会同 时生产多种型号的氢氧化钾产品很难就某个型号的产品生产来收集清单数据,往往会就某个车间、 某条工艺线来收集数据,然后再分配到具体的产品上针对氢氧化钾生产阶段,因生产的产品主要 成分比较一致,因此本研究选取“钾含量分配”作为分摊的比例,即产品钾含量越高,其分摊额度 就越大 B.3.4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B.3.4.1数据分析 根据表B.1表B.3对应需要的数据进行填报: a)现场数据可通过企业调研、上游厂家提供、采样检测等途径进行收集,所收集的数据要求为 企业3年内平均统计数据,并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
b)从实际调研过程中无法获得的数据,即背景数据,采用相关数据库进行替代,在这一步骤中 所涉及到的单元过程包括氢氧化钾行业相关原材料及运输、包装材料和能源消耗 表 B.1原材料成分、用量及运输清单 原材料 含量 /% 单位产品消耗量/ (kg/t) 原材料产地运输方式运输距离/km 单位产品运输距离 (km/kg) 氯化钾 (折百) 水(m3) 表 B.2生产过程所需能源清单 能耗种类单位生产总消耗量单位产品消耗量 电千瓦时(kWh) 天然气Nm3 水立方米(m3) 蒸汽吨 HG/T XXXXXXXXX 11 表 B.3包装过程所需清单 材料单位产品用量/(kg/t)单次使用产品消耗量/kg 聚乙烯(PE)袋/膜 聚丙烯(PP)编织袋 B.3.4.2清单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核实后,利用生命周期评估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用以建立生命周期评 价科学完整的计算程序背景数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软件获取通过建立各个过程单元模 块,输入各过程单元的数据,可得到全部输入与输出物质和排放清单,选择表B.5各个清单因子的量 (以kg为单位),为分类评价做准备 B.4影响评价 B.4.1影响类型 影响类型分为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危害三类。
氢氧化钾的影响类型采用不 可再生资源消耗、气候变化、富营养化、酸化和人体健康危害5个指标 B.4.2清单因子归类 根据清单因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对某影响类型有贡献的因子归到一起,见表B.4 表 B.4氢氧化钾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因子归类 影响类型清单因子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天然气 气候变化二氧化碳(CO2) 富营养化氨氮、总氮 酸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 人体健康危害氯气、氯化氢、颗粒物 B.4.3分类评价 给出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化模型分类评价的结果采用表B.5中的当量物质表示 表 B.5氢氧化钾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影响类型类型参数清单因子特征化因子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锑当量kg-1天然气1.1810-7 全球变暖CO2当量kg-1CO21 富营养化当量kg-1 氨氮(NO3-)0.1 总氮(TN)0.42 酸化SO2当量kg-1 SO21 氮氧化物(NOx)0.7 人体健康危害1,4-二氯苯当量kg-1 Cl20.34 HCl10.75 HG/T XXXXXXXXX 12 颗粒物0.82 B.4.4计算方法 影响评价结果计算方法按公式(B.1)计算: n i ii n i i jEFQjEPjEP 11 .(B.1) 式中: EP(j)产品系统对第j种影响类型的评价结果; EP(j)i第i种清单因子对第j种影响类型的贡献; Qi第i种清单因子的排放量; EF(j)i第i种清单因子对第j种影响类型的特征化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