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第四章个人移动的辅助器具和自助器具.ppt
80页第四章第四章个人移动的康复辅助个人移动的康复辅助器具和自助器具器具和自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是指能帮助残疾人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而开发、设计、制作或者改制的特殊产品1996年,我国通过的国家标准GB/T16432《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第一次明确提出和使用了康复辅助器具的概念,将残疾人辅助器具分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和741个支类,个人移动的辅助器具属于11个主类中的一类第一节第一节 助行器助行器助助行行器器((walking aids))是一种能够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康复辅助器具,也可称为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一、定义一、定义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为◦杖类助行器◦助行架二、分类二、分类(一)杖类助行器(一)杖类助行器手杖手杖(cane) 单单足手杖足手杖多足手杖多足手杖腋杖腋杖(axillary crutch) 金属可调节腋杖金属可调节腋杖肘杖肘杖(elbow crutch) 金属可调节肘杖金属可调节肘杖前臂支撑杖前臂支撑杖(forearm support crutch)(二)助行架(二)助行架 助行架是一种较常用的助行器,用钢材或铝合金制成。
助行架的作用是借助上肢的力量保持立位身体平衡、支撑体重、训练行走、增强肌力其支撑面积较大、稳定性好、安全分为无轮式和轮式两种无轮式无轮式 ◦具有稳定性好、轻便、高度可随使用者的身高随意调节的特点◦分为固定式和交替式两种轮轮式式 ◦可分为两轮式、三轮式及四轮式儿童助行架儿童助行架(一)助行器高度的选择(一)助行器高度的选择手杖高度测量手杖高度测量 站立位测量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仰卧位测量时,患者双 手 放 在 身 旁 , 屈 肘 约20°~30°,测量尺骨茎突到足跟外侧15cm处的距离,然后加2.5cm的鞋底厚度即为手杖高度三、临床应用三、临床应用腋杖高度测量腋杖高度测量 腋杖的长度为身长减去41cm,或腋窝下5cm,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把手的位置,仰卧位时把手的高度测量方法同手杖测量方法肘杖高度测量肘杖高度测量 肘杖长度为肘横纹下约5cm,即前臂肌腹最饱满处至地面的高度,把手高度测量方法同手杖前臂支撑杖高度测量前臂支撑杖高度测量 站立位测量时,患者肩与上肢放松,目视正前方,体重均匀分布于双足,测量自地面到尺骨鹰嘴的距离;仰卧位测量时,足底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再加2.5cm的鞋底厚度。
助行架高度助行架高度测测量量 ◦与手杖测量方法相同(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手杖手杖 ◦手杖重量轻,上下楼梯方便,健侧使用适用于偏瘫、平衡功能障碍、下肢肌力减弱、下肢骨与关节疾病、老年人等腋杖和肘杖腋杖和肘杖 ◦适用于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不能负重等患者脊髓损伤患者装配截瘫行走支具后选用肘杖,而不是腋杖上下楼梯时肘杖比腋杖更为方便助行架助行架 ◦由于助行架支撑面大,稳定性好,适用于开始站立及步行训练的患者、双下肢无力、平衡功能障碍、老年人等上下楼梯时则不选用儿童助行架儿童助行架◦前置式助行器,其优点是可促进上肢推进,缺点是可能因躯干过度屈曲而产生蹲伏步态,通常适用于臀大肌及腹肌力量较弱而导致的挺胸凸肚步态的患儿◦后置式助行器,其优点是鼓励肩部下压及伸展动作,能增加躯干伸展,促进步行时直立的姿势,故又称姿势控制助行器,通常适用于髂腰肌、腘绳肌痉挛而导致的蹲伏步态的患儿(三)使用方法(三)使用方法平地步行平地步行◦四点步◦三点步◦两点步四点步四点步◦先出左侧腋杖,迈出右足,然后出右侧腋杖,最后迈出左足,共四步,所以称为四点步常用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如:脊髓损伤患者。
三点步三点步◦先出杖,再迈出患足,然后再迈健足的步行方式双侧杖只作为一点常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开始部分负重训练时,以及脊髓损伤患者两点步两点步◦先出杖和患足,然后再迈出健足,杖和患足作为一点,健足作为另一点,交替步行这种方法在下肢骨折患者早期下地步行时运用,患肢不能负重者应用较多按照健足迈出的位置可分为摆至步和摆过步两种摆摆至至步步::先出杖,迈出健足时足尖与杖水平,这种步行方式步幅较小,也相对安全,多用于刚开始步行训练者摆摆过过步步::先出杖,迈出健足时足尖越过双侧杖水平线,此种方式步幅较大,速度较快,患者的上肢和躯干要有较好的控制力,否则容易摔倒◦上楼梯◦健手扶楼梯扶手,手杖或肘杖放在患侧下肢侧,健手先向前向上移动;将健侧下肢迈上一级楼梯,最后迈上患侧下肢◦应用双侧肘杖时,先将健足迈上一级楼梯,身体前倾,然后将肘杖和患足迈上楼梯上下楼梯上下楼梯下楼梯下楼梯◦健手先向前向下移,手杖或肘杖下移至下一级楼梯,患侧下肢下移,然后健侧下肢下移第二节第二节 轮轮 椅椅轮椅(wheelchair,W/C)是康复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 l6432—2004/IS0 9999:2002),除非特别说明,轮椅是指由使用者操作的轮椅,包括站立轮椅(使人站在有轮子的平台上的框架里的移动辅助具)和站起轮椅(将人从坐姿移动到站姿的辅助装置)一、定义一、定义(一)按驱动方式分为手动轮椅和电动轮椅二)按构造分为折叠式轮椅和固定式轮椅三)按使用的对象分为成人轮椅、儿童轮椅、幼儿轮椅四)按用途分为普通轮椅、偏瘫用轮椅、截瘫用轮椅、竞技轮椅等二、常用轮椅种类二、常用轮椅种类轮椅架车轮刹车座椅靠背脚托及腿托扶手三、普通轮椅的基本结构三、普通轮椅的基本结构普通轮椅的适用范围◦偏瘫患者:选择单手驱动的轮椅,方便患者转移尽量选择椅座侧板可以拆卸的低靠背的轮椅选用座椅较低的轮椅,以便于单手驱动轮椅时,由足来控制行进的方向可增配置合适的手托或小腿绑带以维持患者较好的坐姿装配轮椅小桌板的两侧轮椅扶手上面,这样有利于患者进食、手功能训练,同时上肢坐位时良姿位的摆放从而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四、临床应用四、临床应用加用轮椅小桌板偏瘫患者轮椅偏瘫患者轮椅脊髓损伤患者◦截瘫选择轮椅要注重质轻、驱动和活动性能好的轮椅轮椅侧板需要能够拆卸对于损伤节段较低的患者(如:胸以下截瘫者)轮椅靠背能够向后折叠,以便降低靠背高度,增加转身的活动范围可装配脚踝绑带和脚跟环以 解决下肢痉挛带来的不稳定 问题四肢瘫◦C4以上的患者需要颌控或气控轮椅◦C5以下患者选择手控轮椅◦选择高靠背或加装头托、 可倾斜式的轮椅◦手圈具有较大的摩擦力, 如手圈带有突出物等◦骶尾部减压困难,需要 选择很好的防压疮垫下肢伤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安装腿架,选择屈膝角度,特别是膝关节交叉韧带修复术后的患者,屈膝角度的调适显得尤为重要。
◦截肢患者乘坐轮椅时的重心会相对靠后,因此在选择轮椅时,要考虑轮椅的稳定性,如加装倾翻轮、后轮后置,以及将座高降低等,对于膝下截肢者,使用带有上抬腿靠的轮椅,以预防膝关节挛缩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年老体弱者一般只需使用普通标准轮椅用来代步转移及增加活动范围、锻炼其体能在靠背后面配置一个购物袋或拐杖存储器便于日常生活需要脑瘫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体形选择合适的儿童轮椅◦脑瘫患儿轮椅除了转移的功能外,还需考虑维持患儿在轮椅中的正 常姿势,需减轻或不加 重其痉挛模式轮椅处方应包括轮椅种类/类型、规格、尺寸以及个别部件的具体要求,但是目前国家没有标准统一的轮椅处方下列是处方举例轮椅处方轮椅处方座位宽度:测量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再加5cm,即坐下以后两边各有2.5cm的空隙座位长度:测量坐位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cm座位高度:坐在测量用椅上,膝关节屈曲90°,足底着地,测量腘窝至地面的距离轮椅的尺寸选择轮椅的尺寸选择靠背高度:靠背越高,越稳定;靠背越低,躯干上部及上肢的活动越大低靠背:测量坐面至腋窝的距离(一臂或两臂向前平伸),将此结果减10cm即可。
高靠背:测量坐面至肩部或后枕部的实际高度扶手高度:坐在测量用椅上,上臂垂直,前臂平放于扶手上,测量椅面至前臂下缘的高度,再加2.5cm轮椅的尺寸选择轮椅的尺寸选择第三节第三节 自助器具自助器具自助器具(Self help devices)是利用患者残存功能,无需外界能源的情况下,单凭患者自身力量即可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而设计的一类器具一、定义一、定义(一)进食类自助器具1.直接操作的匙、叉、筷子类(1) 加长把手的叉、匙(2) 加粗把手的叉、匙(3) 匙把向下弯的匙二、常用自助器具的种类和用途二、常用自助器具的种类和用途(4) 叉、匙把向一方弯曲的成角叉(5) 加装弹簧的筷子2.直接操作的刀类 手指力弱,不能以食指掌面下压刀背,切物时只好借助整个手和臂的力量来进行割切1)倒“T”形锯刀(2)“I”字形摇切刀(3) “L”字形刀(4)锯刀 3.碟盘和杯类(1)分隔凹陷式碟子(2)配有碟档的碟子 (3) “C”形握把杯子 (4) 带吸管夹及吸管的杯子(二)洗澡用具 1.加环洗澡巾2.洗澡手套3.长臂洗澡刷4.洗澡椅5.防滑地胶垫(三)修饰类(三)修饰类1.长柄发梳、长柄海绵2.带有C型把的电动剃须刀3.改装指甲剪(四)穿着类自助器具(四)穿着类自助器具1.穿衣自助器具(1)穿衣钩(2)魔术扣(3)系扣钩2. 穿鞋袜自助器具(1)穿袜器(2)穿鞋器(3)弹性鞋带(五)如厕类(五)如厕类1.轮椅式便池2.加高坐垫(六)阅读书写类自助器具(六)阅读书写类自助器具1.加粗笔2.免握笔3.翻书器((七七))通通讯讯交交流流类类自自助助器具器具1.打自助器具为固定于听筒上一“U”形物品(无绳),帮助抓握困难者持,而手功能更差者需使用免提,不需要拿起话筒2.电脑输入自助器具(1)敲键杖(2)改装键盘(3)改装鼠标3.沟通板(八)取物类自助器具(八)取物类自助器具1.拾物器2.长柄夹(九)文娱类自助器具(九)文娱类自助器具1.持牌器2.游戏手柄1.可以提高个体的能力以达到使用者在环境中的功能独立性。
2.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学习和交流能力3.须足够的简单,使用者或照顾者能较短时间内学会合理使用4.可以按个体需要调节,并随着个体的功能进展而调节三、自助器具的制作原则三、自助器具的制作原则5.须强调在社区中的功能以及帮助其很好的融入社区,而不是突出其在社区中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差异6.需要美观,如果患者不喜欢则很难达到治疗目的和规范地使用7.使用的材料对患者无损害,轻便、舒适、易清洁8.材料价格低廉,购买方便第四节第四节 坐姿系统与座垫坐姿系统与座垫坐姿系统(seating system)是一类用于辅助躯干保持坐姿稳定的辅助器具,主要用于严重的躯干控制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四肢瘫者坐姿系统坐姿系统坐姿系统的分类坐姿系统的分类◦按身体控制部位分类躯干坐姿系统、头躯干坐姿系统、躯干下肢坐姿系统、头躯干下肢坐姿系统、躯干下肢足坐姿系统、头躯干下肢坐姿系统◦ 按照材料和结构分类普通型坐姿系统、模塑型坐姿 系统和可调节型坐姿系统普通木制坐姿系统 金属制的坐姿系统 模塑型坐姿 负压微粒袋型坐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坐姿常用坐姿系统常用坐姿系统坐姿系坐姿系统统的的选择选择◦手自由式手自由式◦手依手依赖赖式式◦手支持式手支持式 成人坐姿系成人坐姿系统统儿童坐姿系儿童坐姿系统统座垫的作用:◦座垫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承重面积,降低局部压强,均匀分配压力,预防皮肤擦伤和压疮;提供足够的承托,使乘坐者舒适,坐姿稳定。
座座 垫垫泡沫塑料泡沫塑料垫垫((foam cushions)) ◦有多种厚度、形状和款式,有一定均压作用,价格便宜;但透气、散热、吸湿性较差,常用透气吸湿性好的材料制作垫套来吸汗座垫的分类座垫的分类海绵垫(海绵垫(sponge cushions) ◦价格较低,加工改造也较方便,但是易变形,耐用程度和透气性较差凝胶凝胶垫垫((gel cushions) ◦由粘性凝胶制成,受到挤压凝胶能随使用者的身体活动改变形状,以减少骨头突起部位的压力,有很好的均压作用坐在上面会感觉比较凉快,但比较重纤维垫纤维垫((fiber-filled cushions))◦柔软易滑移,有一定的透气性、散热性、散湿性,与泡沫塑料座垫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充气充气垫垫((air filled cushions))◦具有很好的均压性、透气性及散热性,对改善下部血液循环、减轻痛苦、防止异味,均有明显效果,夏天使用较为舒适,但是稳定性不足,易被划破充水充水垫垫((water filled cushions))◦均压性好,可降低皮肤组织温度,预防压疮形成;但扎破后易漏,移动时有水声复合型座复合型座垫垫((mixed cushion))◦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结合制作的座垫,如将凝胶和记忆海绵结合,座垫臀部的位置使用凝胶材料,其它部分为慢回弹聚氨酯海绵材料,这样上层较软下层稍硬,既有较好的减压性,也具有相应的支撑性,目前较为流行。
重点考虑座垫的均压性、稳定性、透气性和耐用性等因素海绵座垫可以减少臀部的受压,但仍会产生剪切力充气、凝胶等低拉扯、低摩擦的座垫才能较为有效的克服剪切力对于不能控制躯干的患者而言,座垫的稳定性很重要座垫透气性差,使用者容易出汗,造成压力点的潮湿,增加了产生压疮的可能性通常凝胶座垫较凉爽,有沟槽或排气材料制成的座垫较透气,棉质座垫较吸汗座垫选用注意事项座垫选用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