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辅助】 第3课 五四运动.docx
3页教学辅助】 第13课 五四运动一、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五四运动的暴发,起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华外交的失败运动的前期以北京为中心,以青年同学为先锋五四运动当天,北京3000 多名同学在天安门集会游行示威同学们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表明白五四运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立场运动后期以上海为中心,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全国范围的同学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浪潮,最终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同学,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华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既要结合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来分析,也要结合五四运动前后中华社会的总体状况来综合分析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理解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杰出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杰出社会革命运动和杰出思想启蒙运动从之后的历史进展来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华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筹备对比此前的历次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气、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制造了条件,是中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二、材料研读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①中华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华的土地可以制服而不行以断送! 中华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行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解释】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外争主权”,主要指收回德国在中华山东的特权,反对列强将其转交给日本,取消“二十一条”等;“内除国贼”,主要指严惩三个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解读】《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是在五四运动当天,由北京高校同学起草并向外散发的这份宣言后来发表在《每周评论》其次十一号(1919年5月11 日)上宣言号召全国工商各界行动起来,经过召开国民大会的方式,实现“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这则材料对应教材五四运动的暴发的内容,表明白五四运动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性质 【参考答案】反映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加的运动。
三、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 (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争论,正确的是(C) A.都经过长期的筹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分子和青年同学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假如你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名同学,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行径,请你拟写一张进行爱国宣扬的传单告全国同胞书友爱的同胞们: 中华代表在法国巴黎和会上的正义要求,遭到了英、法、美等国的拒绝帝国主义列强竟然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 同胞们:青岛危险!山东危险!全国危险!中华民族,危难当头盼望全国各界团结全都,坚决抵制日货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同胞们:快觉醒吧!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的家园,请加入我们的行列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北京爱国同学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