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波兰一个转型奇迹的解读.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7100630
  • 上传时间:2018-06-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2.9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波兰:一个转型奇迹的解读波兰:一个转型奇迹的解读∗ 《经济》 2005 年岁末的时候,美国《商业周刊》列出了六个新兴的最佳投资国家,波兰排在第 一位在 1990 年到 2006 年,波兰的经济转型已经持续了 16 年,加入欧盟至今也将近两年 那个在转轨之初满目疮痍的波兰早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波兰几近脱胎换骨波兰在这 16 年中的发展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对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颇具借鉴意义 1989 年波兰团结工会政府上台后推行市场经济,波兰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的转型16 年来,波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 4%,被公认为是转型比较成功的国家 之一,一些评论家甚至说波兰出现了经济奇迹然而和其他所有的东欧国家一样,波兰的经 济转轨也是一个历经艰难、充满争议的的过程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波兰最早在包括俄罗 斯内的东欧国家中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也就是广为人知的“休克疗法” 1989 年的波兰,经济形势严峻,商品极度匮乏,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高达 2000%, 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外债高达 490 亿美元,国家几乎丧失支付能力1989 年初在波兰所进 行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95%以上的受访者者认为,经济形势“极差”, 85%的家庭经济状 况恶化。

      1989 年 9 月,在时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巴尔采罗维奇的建议下,波兰团结工会政府 接受了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的建议,对经济采取了“休克疗法” ,也被称作“巴尔 采罗维奇纲领” “纲领”指出,对波兰的经济必须进行根本的体制变革,主要措施包括:改 变所有制结构,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改革国家财务制度;改革银行体制;开辟资金市场; 建立劳动力市场,贸易自由化等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类似发达国家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阻 止恶性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 新的改革方案于 1990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波兰不仅开启了东欧经济转轨的先河,而 且对其他东欧国家的改革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核心的“华 盛顿共识”成为了东欧主导的经济改革思想 成功转型 由于“休克疗法”几乎是将整个经济“大厦”推倒重建, “治疗”带来的阵痛是难免的, 波兰1990-199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近20% 萨克斯把这一阶段称作 “充满眼泪的河谷” 但是波兰经济转型衰退期最短,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年,1992 年便实现了 2.6%经济增长,成 为中东欧地区最早实现经济恢复增长的国家, 而乌克兰的转型衰退期至少持续了整整 10 年。

      1994 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转型前水平的转型国家1992 至今,波兰经济 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990 年的 1547 美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6334 美元 维也纳经济比较研究中心称波兰为“欧洲正在腾飞的雄鹰”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研究员郭增麟介绍, 波兰经济转型能够如此迅速有效 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 转载自 2006 年 4 月 20 日《经济》杂志 一是,80 年代的经济改革为经济转型奠定了社会基础波兰实行“现实社会主义”制 度期间,先后进行过 3 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其中 1986 年开始的“第二阶段改革”意义尤为 深远因为它企图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框架,提出企业实行“独立自主、自筹资金、自负盈 亏”的方针,大胆引进了市场机制但是这一改革设想未全面铺开就夭折了改革的失败并 不是因为大方向有误,而是当时的政治气候不允许实际上,这是动员社会适应市场经济机 制的有益尝试, 为后来经济体制的转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这在东欧其 他国家是不多见的 二是, “休克疗法”的成功实施,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扫清了道路 “休克疗法”取 得的积极成果是:第一,消除了短缺经济,变卖方市场为买方市场;第二,消除了价格扭曲; 第三,迅速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

      若没有“休克疗法” ,波兰经济也许不会迅速走上发展道 路 三是,国营企业稳步实行私有化,私营经济开始发挥主力军作用 同其他东欧国家相 比,波兰的私有化不但有序,而且彻底从“小私有化”入手,将小型的商业和服务业首先 实现私有化,而后全面铺开同时采取了“靓女先嫁”的政策,把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 在征得职工同意后,或拍卖,或转让,实现私有化 包括波兰在内,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私有化过程最引人注目,也最富争议波 兰 1990 年颁布《私有化法》并于 1996 年进行了修改,为经济私有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波兰 政府成立了国库部,专门负责经济私有化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波兰的经济体制,国有企 业从 1990 年的 8453 家减为 2003 年的 1736 家, 国有经济占 GDP 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69.1% 下降为 2002 年的 26%左右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 波兰经济腾飞的关键是, 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和行业实现 了私有化,使经济能量聚集在私营成分之中,填补了放弃计划经济后出现的空白当国营经 济成分还在为克服严重亏损而苦恼之时,私营经济却大显神通 另外,在苏联控制波兰期 间,波兰的土地仍然一直保持着私有,当东欧一些国家难以驾驭农业私有化时,波兰农民已 经对私营农业驾轻就熟。

      这为 90 年代经济的私有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欧盟的作用 波兰经济转型的成功与欧盟分不开由于波兰处于中东欧,与德国接壤,所以受西欧国 家的影响比较大1989 年东欧剧变之后,波兰很快就恢复了与西欧国家的经济联系,双方 的关系瞬间升温 在波兰经济转型过程中, 来自西欧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 作用 波兰目前是东欧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东欧研究室 主任孔田平认为,外资的流入成为刺激东欧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波兰在经济恢复增长之后就开始积极筹划加入欧盟 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副研究员崔宏伟 认为,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型的成功 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解决 中东欧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问题,也没有时间去验证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加 入欧盟的期望是努力进行政治和经济体系转型的推动力” 中东欧国家希望通过加入欧盟, 不仅实现贸易扩展和资本引进,并通过外来的竞争压力迫使本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缩短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差距,而且保证国内的政治稳定另外,西班牙、葡萄牙、爱尔 兰及希腊加入欧盟后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进步对中东欧国家也产生了示范作用 1993 年,欧盟理事会哥本哈根会议为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制定了政治、经济、法律等 方面的总框架。

      其中包括政治民主化、 经济市场化、 法律制度西方化等, 要求接受欧盟体制, 承担履行欧盟规定的成员国的义务,赞同和支持欧盟政治、经济和货币联盟的目标,贯彻欧 盟今后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从 1993 年到 2004 年,波兰用了 11 年的时间为加入欧盟做准备这 11 年中的改变无异 于脱胎换骨 所以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波兰是按照欧盟的要求所改造出来的, 今天的波兰到处 都是欧盟的印记 在大多数原欧盟国家的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波兰经济能够保持稳步增长 实在难能可贵 在加入欧盟之前,波兰还于 1996 年加入了经合组织波兰驻华大使克日什托夫·舒姆 斯基(Krzysztof Szumski)在接受《经济》记者专访时说,加入发达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波兰增强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转型的代价 尽管波兰的经济转型属于东欧国家中最成功的几个国家之一, 但是由于起点太低, 与原 来的欧盟 15 国比起来,波兰目前的人均 GDP 只相当于 15 国平均水平的 1/3一方面,经济 转型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还都没有得到解决, 这些问题成为阻挡波兰经济及社会发展 的绊脚石;另一方面,加入欧盟不亚于经济的又一次转型,由此带来的压力需要相当长的时 间去消化。

      东欧国家在经济转型初期普遍存在三个幻想: 市场无所不能; 私有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体制转变后西方援助会大量涌入, 情况还立即变好 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初的期望过于乐观了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东欧研究室主任孔田平说, 经济转轨无疑要付出一定 的社会成本, 指望不付任何社会成本轻而易举获得转轨的社会收益, 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以私有化为例, 东欧国家在私有化的优先顺序上倾向于先出售效益好的企业, 效益差的企业 则无人购买,最后留在了政府之手,这对政府的财政状况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东欧各国因此 面临程度不同公共财政的危机,这无疑会对于依赖政府财政的公共部门产生影响,教育、文 化、科研、卫生保健、公共交通及其他的公共服务部门受害最大这也是东欧国家频繁发生 公共部门罢工事件的主要原因 改革成本的分摊也是不均衡的,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损波兰经济转轨的受益者是新 生的企业家、国有企业的管理阶层、技术工人、部分较快地适应了制度转变的知识分子,而 受损者则是失业工人、养老金领取者、非熟练工人、公共部门的职员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研究员郭增麟认为, 改革造成了波兰两极分化现象空前 严重, 贫困阶层队伍迅速扩大, 导致本来支持团结工会政府的基本群众失去信心。

      因此, 1993 年秋天举行的议会大选中,代表团结工会势力的党派败北,丢失了政权,沦为在野派波兰报纸评论说,这是团结工会政府实行“休克疗法”而付出的“代价” 目前大多数东欧国家的失业率为两位数,2000 年整个东欧地区的失业率的平均水平为 15%,个别国家如马其顿高达近 45%据波兰驻华大使克日什托夫·舒姆斯基介绍,波兰失 业率的最新统计数字为 17%如此高的失业率让波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重负,并且成为 造成群众不满情绪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波兰等中东欧国家为加入欧盟而付出了高昂的政策调整代价政府需要增加社会开支, 而政府开支又受到欧盟的严格控制同时,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达标”费用是极其昂贵 的以欧盟环境标准为例,首批 5 个中东欧国家总共需要支出 1200 亿欧元,尽管欧盟对此 会有援助,但大部分费用仍要靠中东欧国家自己解决 在农业问题较为严峻的东欧国家, 当初农民反对加入欧盟的呼声最高, 因为一方面进口 农产品价格低,冲击本国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结构调整造成农村地区收入下降,农业失 业率上升 农业是欧盟重点关注领域之一, 如何将新入盟的东欧国家纳入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体系中,是欧盟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题。

      尽管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看好波兰经济发展的前景 毕竟阻碍 经济发展的体制上的障碍得到了清除, 市场经济也开始在波兰生根发芽, 同时欧盟的压力对 波兰来说也是一种推动力 波兰经济转型前,华沙满街都是苏式样板楼,这些楼房质量不高、颜色单调现在,华 沙的建筑风格丰富了起来 如今波兰采用了和德国一样的建筑标准, 建筑材料和工艺都很先 进16 年前波兰只有 1/3 的家庭有私家车,如今有车的家庭达到了 2/31993 年有 73%的人 感到日常生活拮据,现在这个数字不到 1/3存款超过 1.8 万美元的波兰人数每年增长 10%, 是全球平均数的两倍;存款超过 3 万美元的波兰人数每年增长 15%,是全球平均数的 3 倍 文/本刊记者 刘建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