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煤矿机械厂.pdf
8页第 八章 企 业第一节 淮南煤矿机械厂淮南煤矿机械厂位于谢家集区蔡家岗路, 是煤炭工业部下属全民所有制大型骨干企业, 全国煤矿机械制造三大厂之一厂始建于民国20年 (1931年) , 原名淮南煤矿局修理厂, 位于九龙岗东矿南侧, 隶属于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淮南煤矿局民国21年开始生产提升罐笼、 人力翻斗车、 矿车等产品日军占领淮南矿区期间改名为中央工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转属宋子文的建设银行公司, 民国35年更名为中央机厂民国37年已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具有40年代水平的煤矿井架、 桥台和井下全套设备1949年1月淮南解放, 为适应淮南西部煤炭资源的开发, 当年5月决定扩大中央机厂规模, 在蔡家岗另建新厂, 次年7月改名为淮南矿务局总机厂, 有职工290人1951年5月又更名为淮南煤矿机械制造厂, 直属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 以生产绞车为主从1953年开始, 国家共投资2156万元, 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改造, 新增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添置了关键设备, 扩大了生产能力195年下放省机械工业厅领导1960年归口煤炭工业部, 定名为淮南煤矿机械厂, 职工增至5400人, 累计生产煤矿机械5728吨、 完成工业总产值3265万元。
1962年试制成功摩擦式金属支柱,1963年形成6万根的年生产能力, 金属支柱产量居全国之首此间, 先后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JW—2100/10型大功率无极绳绞车、JD—25型大型内齿轮式调度绞车、18CA耙斗式平巷装岩机、SPG—100型钢绳芯、SPJ—800型吊挂式、 伸缩式带式输送机、25吨凿井绞车、200吨钻井专用龙门起重机等产品1974年研制大运量、 长距离SD/ST系列矿用输送机, 从而形成了绞车、 带式输送机、 金属支柱三大主导产品1976年以后, 先后研制成功EL—90型半煤岩掘进机、HZW A系列金属支柱、SPG—1000型钢丝绳及SP—80型、SPJ—800大型带式输送机、JD—11.4、JD—40、JD—55、JD 2—25型调度绞车, 产品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国煤炭科技成果奖、 国家经委颁发的新产品 “金龙” 奖、 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84年, 与奥地利阿尔卑尼公司蔡德维克厂签订合作生产AM—50型半煤岩巷道掘进机的合同, 自1985年投产以来共生产157台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 主要生产半煤岩巷道掘进机和大功率、 长距离、 大运量矿用带式输送机等产品, 成为我国煤矿机械主要骨干企业。
建厂以来, 批量生产大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 装备了我国煤炭工业, 累计上交利税2.亿元, 相当国家总投资的4倍 先后抽调3000名职工支援西北煤机厂、 江西分宜煤矿电机厂、 北京煤机厂、 郑州煤机厂、 徐州煤机厂、 云南煤机厂及皖安机械厂的建设1990年, 全厂有职工5925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31人, 中高级技术人员191人, 厂区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 其中生产建设面积17.9万平方米;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9亿元, 净值9427万元; 各种生产设备1514台, 主要生产设备624台, 其中大型设备114台, 数控设备17台, 精密设备11台, 引进具有80年代水平的进口设备24台 (套) ; 年完成工业总值1.14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1.36亿元, 实现利润339.6万元第二节 淮南矿务局望峰岗机械厂淮南矿务局望峰岗机械厂位于谢家集区望峰岗, 淮南矿务局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 是为煤矿机电设备修配服务的综合性企业 厂区占地面积61.54万平方米, 其中生产建筑面积32.27平方米 前身是大通煤矿井口修理厂,1953年7月成立, 厂房面积2400平方米, 生产设备20余台, 职工120余人。
1957年8月煤炭部批准上海煤矿设计院提出的关于淮南矿务局中央修理厂的设计方案,195年4月, 在望峰岗动工兴建新厂, 计划投资1000万元1973年煤炭部又追加480万元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 形成较完整的配套生产能力1978年更名为淮南矿务局望峰岗机电修配厂,1988年改现名1986年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88.09万元, 净值1915.05万元, 设有机加工、 铆焊、 铸造、 机修、 电修、 工具及热处理等13个车间主要生产设备519台, 其中金属切削设备221台、 锻压设备6台、 铸造设备15台、 热处理设备25台、 动力设备74台、 起重运输设备118台工厂主要任务是承接矿务局各矿、 厂机电设备大修、 中修及机械配件制造, 还承担全局矿井延深工程非标准件、 部分坑代产品及煤炭部网点配件制造等任务50年代, 该厂利用简陋设备生产0.3至1吨矿车、120米和150米扬程煤水泵, 各种型号水枪破碎机、 脱水筛及电钻等1958年制造2台 (套) 水采设备70年代初期, 承担了矿工牌、 淮南牌载重汽车主要部件的会战任务为提高自身修配能力, 先后制造了一批金属切削机床, 为煤矿制造了罐笼、 箕斗、 扒斗式装岩机等煤矿机械产品。
80年代工厂又开发了一批新产品, 其中有2.5吨电机车各种型号搪瓷溜槽、 圆环链、 乳化液泵、 金属铰接顶梁、U型钢可缩性金属支架、5吨底开式矿车 YSI型柱齿钻头及煤电钻综合保护开关等产品其中ZZBL—2.5吨煤电钻综合保护开关,1986年获煤炭工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同年4月送美国参加博览会展出矿务局机械厂年产金属铰接梁万根, 成为煤炭部定点产品1990年, 全厂有职工2526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8人, 中高级技术人员36人, 管理人员23人; 拥有主要生产设备467台; 年产金属顶梁5.3万根,U型钢支架2.72万架; 年工业总产值3145万元, 销售收入2930万元第三节 淮南矿务局大通机电修配厂大通机电修配厂位于大通, 厂区占地面积103.4万平方米, 厂房占地面积17.52万平方米 是隶属淮南矿务局的全民所有制综合服务企业大通机厂是1975年初在报废的大通煤矿旧址上筹建起来的, 计划投资总概算380万元 建厂初期, 工厂主要是承担煤矿机械修配和生产少量的煤矿机械产品1980年以后, 该厂健全了组织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1983年企业整顿验收合格到80年代末, 企业已拥有有金属加工、 锻压、 铆焊、 电机制造与修理、 精密铸造等5个生产车间和一个汽车修理厂、 锅炉修理安装工程队及多种经营公司。
除承担煤矿机械修配外, 并能生产普通铸铁件、 铸钢件、 各种类型高低压法兰盘、 直轨道岔、 矿车、 皮带机、 电气综合保护装置及皮带机低速保护装置等煤矿机电产品同时还承接各种机电设备修理、 汽车修理、 机电安装和锅炉安装工程 并办有砖厂和化工、 石灰、 速凝剂、 耐火材料生产及机械综合修理厂等6个集体企业1990年, 全厂有职工2026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5人, 中高级技术人员28人;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58.5万元, 净值941.3万元; 主要生产设备439台, 其中大精稀设备4台, 金属切削设备105台锻压设备20台, 动力设备78台, 其它设备236台; 主要产品有各种型号矿车和皮带机, 年产矿车60台/3840吨、 皮带机30台/6420吨; 年工业总产值1340万元, 实现销售收入1234.6万元第四节 淮南机床厂淮南机床厂又名淮南矿山机器厂、 淮南包装机械厂位于田家庵国庆东路, 市机械工业公司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 是安徽省机械系统重点企业, 市地方机械工业骨干企业机床厂原名为淮南通用机械厂1959年8月, 由淮南机械厂筹备处、 淮南电机厂、 淮南机械修配厂等合并而成, 主要从事机械修配业务。
1963年2月该厂并入化工部第三化肥建设公司,1964年月划出1965年下半年, 经第五机械工业部批准, 启用军工代号国营九三九三厂, 并转向机械制造和军工产品生产1966年更名为淮南东风机床厂, 隶属省国防工办和市双重领导此间, 主要产品有B650牛头刨床、SY1200公斤电动试压泵、F201倾斜工作台、Z35、Z3063型摇臂钻床及军工产品等, 其中军品火箭、 手榴弹获国防工业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1972年定名为淮南机床厂, 同年10月划归市工业局领导1978年投资400万元进行扩建, 同时增挂矿山机器厂厂牌,1979年试制成功SGW D—180型单链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ZGD—90型单链刮板转载机等, 其中有3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由于综合采煤机械生产任务不足, 先后生产印刷包装机械及轻纺机械产品1982年工厂又增挂包装机械厂牌 在此期间, 军工产品转出, 机床产品停产, 集中精力抓综合采煤机械和包装机械产品的生产及开发 为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机械加工能力, 机床厂进行技术改造, 扩建了铆焊、 总装、 大金工等3个车间和理化计量综合楼, 新增生产设备60台, 先后应用自动埋弧焊、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等离子喷焊、 半自动切割及组合夹具等新工艺,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床厂产品有机床、 矿山机械、 印刷包装机械、 轻纺机械等4大类37个品种, 矿山机械和包装印刷机械是主导产品 其中SGD—1180J、SGD—180W型矿山机械为专利产品 新开发的TIV—26型拖钩刨煤机填补了国内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空白该厂已成为全国综采机械的主要生产厂家印刷包装机 械产品PYQ201B型压痕机于1988年 打入国际市场, 出口52台, 价值144.8万元MLB650、MLB1100型模切机获部优,XP28削皮机、SGD630/180刮板输送机获省优7种煤矿机械产品销往全国四大煤炭生产基地, 为我国煤炭生产作出了贡献1990年, 全厂有职工1416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5人, 中高级技术人员62人, 管理人员10人厂区总面积24.8万平方米, 生产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34.1万元, 净值624.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42台, 其中大精稀设备27台, 金属切削设备153台, 锻压设备16台动力设备6台, 其它设备68台年工业总产值2331万元, 销售收入1943.2万元, 实现利润35.9万元, 税金142万元, 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29万元1990年生产矿山机械34台/2085吨, 包装印刷机械160台。
第五节 淮南轴承厂淮南轴承厂位于田家庵区陈家岗路, 全民所有制企业, 是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圆锥滚子轴承的专业厂, 省机械工业重点企业, 市地方机械工业骨干企业, 隶属市机械工业公司轴承厂始建于1958年5月, 原名为地方国营淮南市新生机械修配厂, 隶属市公安局1959年改名为新生铸造厂, 主要生产铸铁管、 通和钢定模1962年市公安局消防大队所属的钢珠厂并入, 改名为市钢球厂, 后又改为钢珠厂, 主要生产钢球、 铸铁管件, 下半年试制灭火机, 并于1963年投入批量生产1970年移交给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 开始试制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971年定名为淮南轴承厂,1975年转入省机械工业厅, 先后隶属省机械厅汽车工业公司和省轴承工业公司, 到1980年初步形成专业化批量生产轴承的能力, 并首次出口20万套7209E轴承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为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 加大了技术改造投入自制了M1075磨床, 安装 KJV—200—8推插式退火炉, 改制自动旋转精度检查仪, 添置了超精度研清洗机和保护气氛热处理炉等设备 轴承加工采用挤压和碾扩工艺、 气动夹具、 多刀半自动成型切削内圆滚道、 电磁无心夹具、 电感测量技术。
钢球加工采取冷镦、 光球、 软磨、 保护气氛热处理、 研磨大循环超精及表面处理强化新工艺 配有测长仪、 工具显微镜、 投影仪、 圆度仪、 浓度仪、 激光仪、 光洁度仪等理化检测设备, 可供轴承和钢球生产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查,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产品质量年间完成40个产品改型, 使产品额定寿命提高3.2倍, 共有37万套轴承和95万粒钢球外销印度和东南亚地区198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