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粗瓷大碗 教案.docx
4页27一个粗瓷大碗1.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3.抓住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一、导入一个“粗瓷大碗”是抗日英雄赵一曼用过的物品这个碗虽然普通,但背后的故事却非常感人它凝聚着一位革命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下面我们来讲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2.抓住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二、重点知识1.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一次战斗结束后,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了这个粗瓷大碗,赵一曼要求还回去,但由于敌人已被消灭没法归还开饭时,小通讯员用这个碗给她从病号灶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想让她吃顿饱饭而赵一曼看着这碗高粱米饭,百感交集,最后偷偷把高粱米饭倒进锅里,另外盛了半碗野菜粥第二天,她又把这个碗送给了七班2.找出文中对赵一曼的描写,体会她崇高的品质1)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
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说明她对战士非常关心当通讯员找来一个碗送给赵一曼时,她以为通讯员时从老百姓那里拿的,所以坚决要求把碗还回去,体现了她重视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搞特殊的高尚品质2)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梁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梁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满满一碗高粱米饭”,饱含着战士对赵一曼的关心与爱戴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经多日未曾吃过饱饭了看着高粱米饭,赵一曼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同志间的友爱和通讯员对自己的关心,表明赵一曼心中时刻想到的是战士,而不是自己。
3)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赵一曼“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与上文通讯员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赵一曼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不搞特殊的高尚品质4)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 丢’碗呢?”“笑着说”表明赵一曼并不在意有没有碗用,只要别人有碗用他就高兴,体现了她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三、总结课文通过记叙一个粗瓷大碗的故事,赞美了赵一曼同志关心战士,不搞特殊,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整理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其他英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分享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记得消化吸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