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ppt

63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605692482
  • 上传时间:2025-05-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8KB
  • / 6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刘学兰1授课提纲n案例1:走出阴影n 案例感受与讨论:离家出走的真相视频n案例2:我不是神经病n案例3:好学生也需要心理关心n 案例感受与讨论:婚姻中的伤痕视频2一、走出阴影: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的游戏治疗3一案例介绍41、根本情况治疗对象:塞吉毛拉,男,9岁7岁跟他的母亲和妹 妹从墨西哥来到美国后,被安置在哥伦比亚州 一个公立学校的二年级里家庭资料:父亲:麦尼尔毛拉,30多岁母亲:妮塔毛拉,30岁出头妹妹:拉葵尔,3岁52、主要问题他的老师说他不敢参加班级活动,无论是叫他的名字还是要求他参加活动,他都会变得僵硬发抖,而且有时会用手把脸蒙起来和教师不能很好沟通,也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当他的同学碰到他并邀他一起玩游戏,他会坐在地板上并捧着脸控制不住地抽泣他的老师报告说在一次去国家动物园春游的时候,塞吉拒绝走过木桥,对流水显得很害怕63、心理诊断n 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治疗师估计塞吉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他经历了一次痛苦的事件,那就是溺水并目击母亲被强暴所以,一个简单的挑战或新的经历都会引发和当时的创伤相关联的感觉,而且塞吉经常性的郁闷和情绪倒退反响形成了抑郁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导致了他平安感的彻底缺失他对人对事不再有一个合理的情绪反响74、治疗方针n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他的说话和社会接触来消除他的紧张情绪反响,改善他的心境8 二治疗过程9 1、前三次治疗n治疗师和孩子进行了气氛轻松的面谈,观察其认知、情绪、行为的根本情况;n然后和父母见面,对家庭状况、孩子的生活史、经历的创伤事件进行了了解;n经过分析后认为孩子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所幸认知能力没有被损坏;n接着治疗师和孩子进行了聊天、讲故事、画图等各种活动并和孩子建立了根本的咨访关系10 2、第四次治疗 n治疗师试着让塞吉玩娃娃屋和家庭成员的游戏,塞吉把娃娃屋归类为女生的玩具,但是仍然好奇地望着它治疗师把一些牛仔和印第安人偶拿给他,这些东西似乎比较能引起他的兴趣他一言不发地玩着这些小人偶113、第五次治疗 n治疗师带来了一个婴儿用的澡盆,装了半盆水,几个小人偶放在澡盆外,另外还放了一块大木片,让它浮在水面上治疗师坐在澡盆旁边的地板上,开始玩那些娃娃塞吉坐在旁边,好奇地观察着几分钟以后,开始把木片当船,在水里划来划去n在这次治疗中,他的口语表达明显增加很多肢体语言也更加自由开放有时候他似乎沉浸在游戏当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治疗师在观察他。

      12 4 4、第六次治疗、第六次治疗n游戏材料相同:澡盆、一块木片和几个娃娃治疗师希望这次能够比前一次多引导他一些n只提供重要的游戏材料并不一定引发经验的重现,还必须对情境做适度的安排治疗师建议假装在没有船的情形下,要让“人从澡盆的一端到另外一端去刚开始,塞吉抗拒由治疗师主导游戏的进行,后来他们各让一步,塞吉同意让治疗师主导一阵子135、第七次治疗n治疗师先让塞吉做肌肉放松训练,接着要他闭上眼睛,仔细想象事情发生的地点,想得越真实越好治疗师向他解释这个过程就像是一种游戏,好似走进一本故事书里,只是这个故事并不见得是他喜欢的故事有好有坏,在生活当中我们都拥有好和坏两种故事为了让治疗师可以真正分担他“不好的故事,他得慢慢地告诉治疗师每一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n这次治疗对塞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他撤出了心理防卫,进入某些最深层的情绪在想象中,他紧紧地抓住治疗师的手,轻声哭泣146、第八次治疗n治疗师带来三个手工制的布娃娃,两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治疗师决定尝试有关他母亲被强暴的角色扮演到目前为止,治疗师认为塞吉和他已经建立了良好关系,足以让他们一起进展到最令他感到痛苦的经验157、第九次治疗n治疗师使用相同的布娃娃。

      这次治疗主要在探讨“山狗攻击母亲的当时,如果塞吉变大一点的话会怎么样n治疗师:当那个男人从灌木丛里出现时,假装你已经变成你想要变的样子你想要变成什么样子?n孩子:一个很大、很大的人,真正的大人,就像我爸爸n治疗师:好你现在可以变得跟你爸爸一样大n孩子:抓起先前当作坏人的男娃娃,跟当作好人的娃娃面对面你不可以伤害她,听见了吗?说话的同时,制住了坏人娃娃这一下是因为他太恶心!这一下是因为他太坏了!n治疗师:你做得很好!鼓掌n孩子:我把他解决了露出胜利的微笑168、第十次及以后的治疗n治疗师处理塞吉对于“山狗的感觉和他的噩梦如今他的害怕已经转换为愤怒,好几次痛打布娃娃他假装自己是个巨人去压扁那个家伙,或是把对方原先令人惧怕的力量变成像小孩子一样无能这种角色的转换似乎让塞吉有能力在新的平安环境中,处理过去的创伤n在主要问题已经缩小到比较可以处理的状态之后,生活当中其他威胁便不再那么严重了从此,他的生活有了新的改善治疗师也继续帮助他认识周围的世界和他自己的力量17(三)案例分析181、问题根源分析n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的延长反响,其典型病症包括:在麻木感和情绪迟钝的持续背景下,不断地在闯入的回忆(“闪回)或梦中反复再现创伤,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响,回避易使人联想到创伤的活动和情境。

      常见焦虑和抑郁情绪192、治疗过程的特点n游戏疗法的选用n治疗师对游戏的适时引导 n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20四拓展资料21玩具的选择n诺顿Norton,1997为游戏治疗选择玩具提出了以下规那么:n1、玩具必须是干净卫生的n2、玩具必须能表现儿童的现实生活n3、玩具要具有投射的作用n4、玩具要能够使儿童从事梦想类游戏n5、玩具要能促使儿童进行决策n6、玩具要使儿童能够发挥创作性22诺顿1997建议使用的玩具表喷气式飞机飞机艺术创作工具 婴儿奶瓶大盒子或帐篷望远镜球毯子砖剑书箱子破损玩具照相机录音机表演服装娃娃医疗包恐龙靶子娃娃全家福棋盘类游戏手绘颜料手电筒毛绒玩具清扫工具枪支厨房用具小刀魔术棒钥匙汽车模型玩具钱积木怪物模型颜料乐器枕头工具纸牌木偶拼图士兵23诺顿建议使用的容易携带的玩具表喷气式飞机家养动物球野生动物小汽车粘土医疗包娃娃玩具房子家庭成员模型枪小刀玩具钱乐器颜料木偶毛绒熊24二、我不是“神经病: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251、根本情况n胡小明化名,男,15岁,广东人,初一学生n小明家处在比较偏僻的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靠养猪、种蔬菜、香蕉等,家庭经济收入在农村处于中等水平。

      父亲45岁,小学文化,母亲40岁,文盲原有一个弟弟,在5岁时当时小明7岁溺水身亡262、主要问题n学习成绩很差,每门学科成绩根本排名最后;经常和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屡教不改;上课精神分散,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小动作多,戏弄同学;受批评后反响剧烈,与老师顶嘴,情绪冲动,乱摔椅子,擅自离开教室;欺负弱小同学,经常为一些小事跟同学打架;对家长的管束充耳不闻,顶撞,甚至打父母,离家出走,彻夜不归n小明在学校戴上了“双差生的帽子,不受欢送班主任认为他有心理问题,而小明也不服班主任的管教小明的同学都不喜欢他,而且也很怕他,经常说他有“神经病,不愿与之交往273、心理诊断 n小明主要是攻击型问题行为,同时兼有其他多种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使他完全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因此,小明的问题也属学校适应障碍284、心理历史与成长环境n小学一到三年级学习成绩不错,各方面表现尚好,四到六年级开始违反校规校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粗鲁无礼,易怒,成绩逐渐下降小明7岁时其弟溺水死亡,他当时只是感觉很怕,没表现出很大哀伤,很快就适应了n父亲喜欢酗酒,喝醉之后常打骂小明及其母亲,较少过问小明的学习情况,以打骂为惟一教育手段母亲对小明佷溺爱,总是从物质上满足他,很少责罚,也不敢多加管束。

      29二过程30n者对小明进行了13次面谈,与小明父母面谈3次,与小明班主任面谈2次,共历时5个月31第一次面谈n小明由其班主任带到咨询室,情绪冲动,态度抵触,大声叫喊:“你们又想批评教训我?者观察一会后,用温和的口气对小明说:“我不会批评你,有什么委屈就说出来吧结果引导小明诉说了很久n通过第一次面谈,者了解到小明对父亲的憎恨、对母亲的依赖和反感,对学校生活的不满,与老师、同学既对立又需求的心理矛盾;发现小明想参与班集体生活的意向本次面谈中,小明的情绪由愤怒、疑惑到逐渐平缓32第二次面谈 n者仍引导小明倾诉,并帮助小明分析了三点:第一,爸爸是爱自己的,但态度不好,使自己反感;第二,老师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说自己是“双差生,还当着同学的面批评,自己的面子过不去,所以才大闹课堂;第三,自己想跟同学玩,但同学不理睬,并说自己是“神经病,自尊心受到伤害,就和同学打架n者和小明讨论如何改变现状,让他明白两点:第一,课堂上少违反纪律,别旷课,争取老师、爸爸对自己改变印象;第二,别欺负弱小同学,多为班集体做好事;对同学的议论,反响要冷静,才能制止同学们的议论33第三次面谈n小明近来在校情绪平稳很多,课堂纪律有进步,但老师和同学还不是很接纳他,令他苦恼。

      昨天爸爸喝醉酒,又打骂他妈妈为了保护他,也被打了小明为了保护妈妈,就和爸爸打架今天心情不好,课堂捣乱,又受批评小明情绪波动很大,表示没心思学习,要离开这里者鼓励他继续努力;向他指出他爸爸无故打人是不对的;容许与他爸爸沟通34第五次面谈n小明这一段情绪较稳定,没有旷课,违犯纪律较少,受到老师表扬,但同学仍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现在担忧期末考试,不知怎么办?者与小明讨论后认为,对同学要谦让、关爱,才能得到同学的回报;指定期末学习方法及对其承诺考试成绩奖励法35第八次面谈n小明情绪低落,考试成绩仍是倒数前三名,感到老师、同学都瞧不起他,不想读书n者帮他分析成绩差的原因,鼓励他继续学习,并共同讨论如何制订寒假生活方案36第十次面谈n小明情绪波动大,因前两天违犯课堂纪律,被老师批评,就与老师顶嘴并私自离开教室回家后被父亲打了一顿,就离家出走,彻夜不归,跟社会青年混在一起n者与他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老师、爸爸的责罚有没有依据?第二,用“出走的方法来对抗有效吗?37第十二次面谈n小明情绪忽好忽坏爸爸较少打他了,老师表扬他作业工整,但仍有一些同学说他有“神经病小明心里很难受,真想打那个同学n者与之澄清两点:第一,爸爸、老师对你的印象已经改观了,再违犯纪律,就前功尽弃了;第二,同学也不懂什么是“神经病,乱说而已,不要动怒。

      者鼓励小明多与同学沟通,争取同学的理解38第十三次面谈n小明情绪波动较大,抽泣述说受不了同学骂他“神经病,就用椅子砸同学,致使其头破血流小明表现出明显的对抗心理,认为自己的努力都是白搭,得不到成认,产生不想读书的念头n者帮他分析,打架解决不了问题,要用正确的生活态度去证明继续鼓励小明勇于面对现实,成认错误,争取提高成绩39与家长面谈n者与小明的父母谈了3次,主要内容是:第一,了解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情况;第二,希望能家长能配合对小明的,并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第三,希望家长与老师多沟通,教育方式一致n者与小明的班主任也谈了两次,请班主任上课多观察小明,对小明的进步表示肯定,让小明参加集体活动等40三案例分析411、问题根源分析n从家庭来看:小明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是导致他产生问题行为的极其重要的原因n从学校来看:学业上的挫折感、教师的不公正对待和同学们的排斥是小明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n从内部原因来看:小明长期的挫折体验、认知障碍和人格缺陷是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心理根源422、过程分析n成功之处:n良好关系的建立:者在过程中对小明的行为没有进行批评和教训,努力创造一种接纳、平等、宽容的气氛,鼓励小明的宣泄,也赢得了小明的信任,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n初期有些成效:经过几次,小明的行为发生一些改变,没有旷课,违反纪律少了,说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43中存在的问题n第一,目标存在问题对于问题行为学生的,主要不是讨论和处理问题行为本身,而是处理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不安、担忧、苦恼、沮丧等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在本案例中,者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小明提高成绩、如何让老师和父亲改变对自己的印象等问题上,因此,就被小明的问题牵着走n第二,方法比较单一者根本是说服教育的方式,心理与咨询的方法运用得比较少,因此,把握与影响小明的内心世界也就显得力不从心44讨论思考n这类学生,心理咨询如何介入?45四拓展资料46个别化教育方案IEP)n个别化教育方案是针对某一特定学生的需求提出方案,方案包括了解学生的现状,提供特殊教育与教材、教法、考试等方面的相关效劳n为了保证个别化教育方案的落实,一般在地方上专门组织了个别化教育方案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行政人员、特殊教育教师、普通教师、家长、专业人士等组成47IEP的主要内容1对学生目前的受教育程度的描述:通过种种教育和心理测量,了解学生的现状2教学目标:包括年度目标及短期的教学目标,即通过教育希望学生到达的标准3描述可以为学生提供的特殊的教育措施:例如,视知觉训练、社会技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等各项内容;又如,利用何种医疗设施、何种器材,是在特殊班中教育,还是在普通班中进行教育等。

      4指明该教育方案生效日期及实施日期,具体的负责人等5客观的观察指标和评估程序:如选择什么方式作为后测的评估依据,用哪些工具对教育的结果进行评估等指出在受教育后,学生应当发生哪些变化,应当出现哪些新的行为48三、“好学生也需要心理关心:一例“成绩成瘾性依赖者的心理咨询49一案例介绍501、根本情况n乔乔,女,17岁,高三重点班学生据任课老师说,乔乔是个学习努力、尊敬老师的难得的好学生,同学也都喜欢她的随和,一点没有“好学生的架子n乔乔是跟着姥姥长大的爸爸妈妈一直在读书、留学、调动之间动乱,直到调到深圳,一家人才团聚、安定下来但是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不经常在家512、主要问题n考试前后综合症n在校与在家行为迥异n对金钱过于“抠门523、心理诊断n咨询师发现乔乔的思维、言行都具有不符合其年龄的幼稚性,比方她对学习成绩变态的追求、对金钱的守财奴心态,都显示出极度缺乏平安感这种强烈的不平安感使她过分依赖外部环境,过于重视老师、同学对她的评价,过于偏激地追求学习成绩咨询师把乔乔称为“成绩成瘾性依赖者n乔乔在校和在家行为迥异,表现出明显的冲突性的两面人格其根源在于她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来整合来自“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534、心理历史n从小是跟姥姥、姥爷长大的2岁时,送进了一所大学的幼儿园,因年龄小,与其他小朋友也不熟悉,经常受欺负n“后来,上小学了,我的成绩不错,老师经常表扬我,同学都愿意和我交朋友,感觉才慢慢好起来545、咨询目标n帮助乔乔摆脱非理性信念,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她摆脱对分数的成瘾性依赖,变得更独立更自信,用理性观念来处理问题55二咨询过程1、破除戒备心理2、打破心灵冰层,使乔乔的不平安感凸显出来,使她意识到问题的存在3、破除非理性的信念,帮助乔乔建立清晰、客观、稳定的自我概念56三案例分析571、问题根源分析n强烈的不平安感n强烈的非理性观念582、咨询过程分析n询师在咨询中主要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着眼于当事人对问题的领悟、认知的改变和自我的开展n本案例中,咨询师影响性技巧如解释、指导用得比较多,再加上不断的询问、追问和对质,使咨询师主导色彩浓厚,有点“咄咄逼人之势,从一个侧面表达了理性情绪疗法积极主动和追求速效的咨询风格59四拓展资料60对质面质的本卷须知n对质必须以良好的咨访关系为根底,以充分接纳来访者为前提n面质要有事实根据,事件必须明确具体n当来访者拒不成认的时候,咨询者不要争论,而应该倾听,并寻找时机进行下一次对质。

      61谢 谢!62联系方式n工作室 :6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