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8168074
  • 上传时间:2023-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奉贤中学 俞 华一、教学说明本节内容是上海市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第二章《内环境与自稳态》中的第五节,本节重点介绍了血脂成分有哪些?它们是怎样进行代谢的?脂质代谢的失衡为什么会引起肥胖和高脂血症呢?根据内容可通过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介绍血脂和血脂代谢的调节,第2课时介绍高脂血症及其防治和青少年肥胖及其预防同时本节内容与第四节《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以及高一第一册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一节前后呼应,联系密切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人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调节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理解血脂的概念,脂类在人体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并能够准确辨识脂蛋白的各部分结构2) 理解人体内血脂的来源和去路及其平衡3) 理解人体中血脂平衡的激素调节4) 知道高脂血症及其防治5) 知道肥胖及其发生原因以及预防2、过程与方法1) 能够通过分析和比较判断体检个体血脂的健康状况2) 学会计算体重指数的方法,并能以此为依据判断超重和肥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关注高脂血症和青少年肥胖2) 通过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到合理膳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体中血脂的来源和去路的平衡 血脂平衡的激素调节难点:血脂平衡的激素调节与人体内脂类物质、糖类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案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复习“脂质”提问:构成身体的脂质有哪几大类?分别具有怎样的结构?是否能够与水亲和?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根据已有知识,思考并完成表格(一)回顾脂质的种类、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以及主要生理功能新课一、血脂1、血脂的概念2、血脂的主要成分提问:血液中是否也存在脂质呢?血液中脂质以什么形式存在呢?讲解:脂蛋白的基本结构提问:血脂有哪些类型?依据什么形式划分?提问:推测脂蛋白的功能思考并回答问题观察P59面图2—14“脂蛋白结构示意图”结合各种不同的脂质各自的特点,思考并理解脂类在人体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并记忆脂蛋白的一般结构使学生理解血脂的概念;使学生理解脂类在人体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并能够准确辨识脂蛋白的各部分结构二、血脂的代谢(一)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和去路1、引导学生回忆身体内脂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2、讲解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和去路,讲解血脂代谢过程中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各自的合成部位和功能回顾人体内甘油三脂的来源和去路掌握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和去路了解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各自的合成场所和功能使学生理解人体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和去路及其平衡(二)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1、讲述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强调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2、归纳血液中胆固醇的去路,强调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各自不同的功能知道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外源性为主,但人体的肝脏和小肠也可以合成极少量的胆固醇理解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与血液中胆固醇代谢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及其平衡三、血脂平衡的调节1、血脂含量可以作为衡量人体脂代谢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正常人的血脂含量保持动态平衡2、提问:1)、人体中血脂代谢主要受到哪些系统的调节?2)、当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上升时,身体内哪些激素的分泌量会上升?哪些激素的分泌量会相对下降?为什么?1、理解正常人的血脂含量基本保持稳定2、思考并回答问题1)、知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血脂代谢进行调解2)、结合脂代谢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思考激素对血脂平衡的调节作用,理解降糖素和升糖素在调节血脂方面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激素在血脂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指导学生认识到血脂平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建立在血糖平衡,蛋白质正常代谢的基础上的,使学生体会到人体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协调之美四、高脂血症及其防治1、血脂代谢异常会引发哪些疾病?2、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体检报告判断血脂是否正常1、通过分析总结出血脂代谢异常会引发哪些疾病2、学习看体检报告中有关血脂的内容3、通过思考真正认识到血脂失衡的原因、危害,理解保持血脂平衡的重要性产生纠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的愿望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和比较判断体检个体血脂的健康状况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合理膳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五、青少年肥胖及其预防1、列举近年来上海市青少年的肥胖率的统计数据,提出:什么是肥胖?如何判定超重和肥胖的国际标准?2、肥胖的发病原因及其危害3、应该怎样预防肥胖?1、通过看书理解肥胖的概念和肥胖的国际标准2、结合生活经验和课本知识,相互讨论并归纳3、讨论应该怎样预防肥胖使学生会计算体重指数并做自我判定教育学生关注青少年肥胖这个社会问题,并从自身做起六、小结以习题形式小结和反馈巩固所学七、学习训练(一)填空题1、血脂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在血液中通常以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去路是各种组织细胞用其_________________和用于_____ ____________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由于 和____________的堆积而增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2、人体中的血脂代谢受到 的调节:如 能促进糖转变成甘油三脂,抑制甘油三脂转变成 ; 和 能促进甘油三脂的分解二)选择题1、血脂的主要成分是 ( )①胆固醇 ②磷脂 ③脂肪酸 ④甘油三酯 ⑤脂肪 ⑥糖脂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2、血液中脂蛋白的结构组成是( )A.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周围包绕一层磷脂、胆固醇、蛋白质分子B.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周围包绕两层磷脂、胆固醇、蛋白质分子C.核心成分是胆固醇,周围包绕一层磷脂、甘油三酯、蛋白质分子D.核心成分是胆固醇,周围包绕两层磷脂、甘油三酯、蛋白质分子3、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会引发脂肪肝的是( )①脂肪摄入过多②脂蛋白合成快③磷脂合成不足④高糖饮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下列关于人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以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B、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C、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D、 胰高血糖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5、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葡萄糖223mg/dL60~110甘油三酯217mg/dL50~200总胆固醇179mg/dL150~220促甲状腺激素(TSH)5.9uIU/mL1.4~4.4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否则必然将引起代谢紊乱6、下列为甲、乙、丙、丁4人的血脂检验报告单。

      由此可以判断( )项目参考值/mmol·L-1甲乙丙丁总胆固醇3.60~6.505.705.917.607.80甘油三酯0.45~1.182.631.121.1014.65高密度脂蛋白(HLD)0.90~1.681.161.350.800.85低密度脂蛋白(LDL)2.84~4.105.013.905.214.02A.甲属于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没有发展为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B.乙不患高血脂症,但需服降总胆固醇药,以防胆固醇含量继续升高C.丙患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这与HDL和LDL的异常均有一定关系D.丁患高血脂症,需要服用降HDL的药物,以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含量(三)简答题1、下图表示人体中血脂的来路和去路以及血脂的代谢调节请回答:血管小肠葡萄糖食物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葡萄糖甘油三酯①②葡萄糖甘油三酯③④糖原⑤ ⑥⑦脂肪细胞A细胞(1)从图中可以看出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甘油三酯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体中的血脂代谢受到激素的调节,促进①转变的激素是___________,该激素对②有________作用。

      促进②④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图中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壁上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脂质的堆积而增厚所引起的疾病2、下图表示血脂代谢及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场所,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有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乙代表血管,丁表示脂肪细胞,则甲、丙代表 , 字母A和B代表 2)由图可知,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来源包括两条途径其中过程②所携带的甘油三酯是以____ __的形式进入血液的,过程③所携带的甘油三酯则是以___ ____的形式进入血液的3)胰岛素可促进图中________(填数字编号)过程的发生,能促进过程⑧和⑨的激素有 答案1、胆固醇 甘油三酯 磷脂 游离脂肪酸 脂蛋白 从食物中获得 肝脏中重新合成 构建细胞结构 补充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甘油三酯 胆固醇2、激素 胰岛素 糖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1B 2A 3B 4B 5C 6C1、(1)食物和肝细胞的合成 (2)构成细胞的结构成分、补充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3)胰岛素、抑制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4) 胆固醇、甘油三酯2、(1)小肠 肝细胞 甘油和脂肪酸 (2)乳糜微粒 极低密度脂蛋白 (3) ④⑥⑦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