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视域下的科技伦理观思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4331736
  • 上传时间:2018-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视域下的科技伦理 观思考 100 字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视域下的科技伦理观思考科技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推动社会生活变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 向人们头脑中固守了几千年的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挑战科学技术 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而道德在一段时期内则表现出 稳定性和滞后性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道德的 矛盾,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视域下科 技发展与人类伦理观的冲突 (一)二者冲突的认识论根源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科技伦理观滞后于科技发展 本身的认识论根源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 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 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永恒不变的道德准则是 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说:我们拒绝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 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1] (P435)当代随着人类的经济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科技作为第一 生产力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快速性,此时人们的科技 伦理却跟不上了科技发展的步伐,人们的道德观与社会发展出现了 不平衡。

      传统的道德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 系,道德在社会功能上的作用表现得最明显而随着科技的发展, 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等一系列涉及人与自然关系 的问题,传统的道德观在这些新的伦理问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而 当代科学与传统道德观的矛盾和冲突,也凸现了人的传统的价值观 受到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科技的强烈冲击在这种冲击下,人们开 始困惑,不知用什么样的道德观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在科技不断 发展进步的情况下,人类要不断在道德领域反思和创新,在科技发 展对人类的伦理意识起到决定作用的同时,人类的伦理道德也要不 断地规范和指导科学的内容和方向 (二)二者冲突的价值论 根源 随着科技给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人类的物质 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开始不断膨胀, 甚至出现把人的价值等同于商品的价值,把科技带来的物质财富作 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最重要的手段的倾向,功利主义价值观、拜金主 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等违背了人的价值本 质的各种消极价值观开始盛行,人们开始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去思考 人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P601)每个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和角色的学习,逐 渐适应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理解人的本质时必须看到个体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联系的必然性, 个体的价值实现是建立在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的基础上的,违背这一 规律就将受到规律的惩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告诉我们,人的价值 是主体与客体产生的关系过程中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 主要体现为自我需要的满足,但同时也体现为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社会价值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当人把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 系割裂或对立的时候,人的价值就很难按设定的目标实现比如, 商家运用科技手段制造劣质产品,蒙骗消费者,其出发点是要最大 限度地实现利润,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壮大,但最终却由于把自我与 他人的关系对立起来,从而在实现眼前利益的同时失去长远利益 人类社会亦是如此人是科学技术的掌控者,当人的价值观的天平 倾向于自私、自利,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割裂时,就会导致人在创 造和利用科技时产生负面效果,人类最终走向自我灭亡正如马克 思所说: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 (P372)科学之所以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过程中给人类带来这样 或那样的问题,是因为人的科技伦理观有天使和魔鬼的区别,科技 的运用可以产生了正面和负面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人在错误的价 值观指导下构建的科技伦理观就是错误的脱离人的本质理解的价 值观是当代科技伦理观与科技发展本身剧烈冲突的价值根源 (三)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在本质属性和功能、评判标准、发展规 律等方面存在区别 科学在本质上主要体现了客观真理性、逻辑 性和预见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特点科学是技术的理论基础,技 术是科学的应用,当代科学与技术不断地相互融合,所以科学技术 一体化又呈现出新的一些特征,如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实证性特点, 科技的目标是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伦理道德本质体现的是人 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应该遵循的规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 科学技术主要的功能是生产,即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对社 会生产方式产生巨大影响道德的作用是在价值观领域规范人们的 行为道德主要是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而科学技术则在于人如何更 好地改造自然道德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为主要调解 手段,而科学技术主要靠科学理论、实践经验和机器设备等来发挥 作用;道德主要以善与恶为评价标准,而科技主要以是与否为评价 标准。

      道德在发展过程中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的,同 时受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而科技具有创造 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 力量[3](P375)科技与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是由于道德有滞后性,而科技具有超前性的特点科学之所以频频向传统伦理提出挑战, 是因为科学总是在创新, 而创新总会引起人类生活与交往手段的改 变, 这些改变肯定会影响人们的风俗和习惯[4]/keji/20160719/6229256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视域下科技伦理 观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辩 证科学伦理观强调,人既是科技创造主体,也是科技成果享受客体 科技对人类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不在于科技本身,根本在于人 类如何对待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就个体人而言,我们的思 维离不开哲学,正如马克思所说: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 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 单个人的思维吗?不是,它只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 的个人思维而存在[2](P223)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造就了人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以何种方式处理人与人、人与 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思维方式的建构 需要从国家层面、教育层面、个人层面整体建构国家从制度上保 障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保障科技发展过 程中通过制度来约束人们行为;国家文化发展中注重马克思主义辩 证文化的宣传、教育;在国家管理体制上加强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在 管理过程中的运用,管理思维上要遵循规律,用辩证统一的哲学观 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的管理、教育 教学、校园环境等多层面渗透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思想,从小学到 大学形成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的整体、连续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 育要把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从个人 层面上来说,要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的理论基础,以辩证 哲学观为指导树立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在自我对 外界事物的认识和改造的实践过程中国家制度、管理和学校教育 都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建构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个人在自我 发展过程中要主观上重视哲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重大改变,用马 克思主义辩证的思维科学地对待我们生存的世界 (二)在马 克思主义辩证观指导下遵循规律,创新伦理思想 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都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直接或间接地对人 类伦理观产生影响,同时人类的伦理观对科学本身及其科学带来的 结果又会产生反作用。

      科学的伦理思想对同时代的科学发展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让科学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的正面效应,而一种不科 学的伦理思想对科技发展也会带来极大的阻碍作用,甚至使人类走 向自我灭亡在中世纪,人类的精神活动全凭天国的启示,个人服 从权威,异端是不道德和犯罪的根源在这里科技被漠视,缺乏创新的思想,这使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几乎停止因此,遵循社会发 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理念不断更新自我的伦理观是非常重要的人 类的伦理道德的建构要以同时代的科学发展相适应,规范和指导科 学发展的内容和方向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伦理领域如 络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科学与伦理的关系的密切程度超乎 人类的想象但由于人类无休止地从自然界索取各种资源,无视其 规律性,从而导致森林、草原等大量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土壤 流失和一片片的绿洲从我们的眼前消失了,这一切再也不能让人视 若无睹,人们感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已经迫在眉睫谁都无 法否认,阻碍今天经济发展的除了大规模的战争和各种能源危机之 外,还有生态危机,它将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世界经济 的发展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不是科技本身,而是根植于人们头脑 中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的传统伦理思想。

      早在康德和 普罗泰 戈拉时就曾断言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人都不能成为手段,它 永远是自身的目的那么,如何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沙文主义政策呢? 施韦泽认为一个涉及一切生物的道德原则尊重生命, 生命分为价值高和价值低的做法是主观的,应该尊重所有的生物, 人和生物的关系应是相互感激的关系这种道德行为对于保全文明 是十分必要的[5](P120),最初的生态伦理学的追求目的就在于达 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为人类不能对自然界无休止掠夺,人类 更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 离不开自然界,人类对自然抱功利目的必然导致自我毁灭反对自 然界实行沙文主义政策,反对人的行为只看到眼前而不考虑未来 在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适应时代科技发展需 要而产生了可持续发展伦理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强调以 道德手段从整体上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关系习近平强调发展 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 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 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 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 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 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 境[6]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的思想,创 新人类的伦理道德思想,证明人类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遵循自然界的 发展规律、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把自然和人类社会二者和谐 统一起来,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和整体性的视野解决矛盾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摒弃割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 会关系的道德伦理观,建立联系、发展的科技伦理观是对传统的伦 理观的合规律性和革命性的变革 总之,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对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立合乎时代发展要求 的科技伦理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站在哲学的视角下反思传统 伦理与科技的矛盾冲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观把人的思维从传 统的狭隘性、保守性中解放出来,建立合乎规律性的科学伦理观, 用智慧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的明天服务/keji/20160719/622925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