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命题思路与阅卷分析.doc
4页九年级期末考试命题思路与阅卷分析命题思路一、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课标要求 题目分布 分值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 1 2上册内容 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板块运动的关系 7;27(1) 4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3 2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4,8 4在地图上找出主要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9,27(3) 3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2,26(2) (6),29(1) 7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关系10,11,12,15,26(5) ,27(2) (4)16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26(3) 3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地区重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18 2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6(4) 、27(3) 2某地区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 19,20 6认识地区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23,24,25 6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8(1) ,30(4) (5) 5利用地图等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16,21,28(2) ,30(1) 7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6,17,22,28(4) (5),29(2) (3) (4) (5) ,30(3)18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29(3) 1举例说明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18,30(2) 4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28(3)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19,涉及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5 2认识国家举例说明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28(5) ,29(6) 3总结:约 99%在课标范围之内,基本不存在超标题目;七年级下册课标要求均有涉及,主要考虑了覆盖度。
但分布不均,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和学科价值取向,占据总分值的一半以上思考:老师说学生落实不好,也该思考自己平时的教学是不是真正的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是存在单纯教教材的现象要用教材教,目的在于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二、立足教材,注重考查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突出学科特色单元 课题 考查要点 分值自然环境 分析大洲位置特点和自然环境的方法 4六、亚洲 人文环境日本 防震建筑,资源与工业的关系 3东南亚 主要河流,地形与地势特点、城市分布及利弊分析,气候与农业,主要旅游景点,马六甲海峡14印度 季风气候,降水与农业分布 4七、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俄罗斯 大洲分界线、气候特点及原因,铁路分布及原因,工业与资源,工业特点10中东 气候,服装,石油分布与重要海峡,宗教 4欧洲西部 主要山脉及成因,地中海气候特点及判断,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及递变,主要旅游景点及主要国家分布、畜牧业发展的条件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问题与经济特点,位置、气候 8八、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 地形特点,矿产分布及评价,人口分布,特有动物及原因,农业特点及条件8美国 位置与范围,地形特点,农业特点及分布,工业发展的条件(东北) ,新兴工业分布,热带作物进口及原因9九、西半球的国家 巴西 河流,气候,雨林破坏的影响,重要城市,农业及矿产分布,迁都的意义10十、极地地区 位置与范围,气候、资源、动物 6其他 8 等高线、冰岛 8总结:立足教材,题目大多来源于教材的活动,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生成,淡化结论性知识。
考查内容为课标要求、教材具备的学科主干知识,力求回避细碎的知识点,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力求让每个老师都能想到会考什么,老师自己出题也会考这些,只不过方式各有不同考的是学生平时的功底,同时也考查老师的专业功底思考:我们平时的教学重点在哪里?让学生记住了多少非地理的东西?地理是一门学科,具有特定学科能力、学科思维和学科观点;很多老师热衷于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等等常识性的东西,淡化了学科属性和学科价值,准确的说是“上地理课,却不是教地理” 尽量体现地图这一学科特有语言,全卷共大小 42 个图幅,几乎题题有图,包括地图(15)景观图(8) 、统计图(3) 、结构图(2) 、气候图(12) 、等高线图(1) 、地形剖面图(1) 三、强调能力立意包括学科主干知识(概念、分布、原理、规律)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地理思维习惯和地理方法,基本的地理观点以及普遍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细心审题,严谨作答,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审好题就能过 80 了,不会审题只能不及格不会再语言上设置审题障碍,关键是能否建立信息、题目和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可以运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出题目的需求四、考核的目标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各种地理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承载的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相关地理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3.提出和探讨地理问题从试题资料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探讨和解决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具备判断决策能力,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13 年 1 月期末测试阅卷分析经过紧张忙碌的一天,九年级地理阅卷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根据阅卷过程中的体会,结合试卷情况特作如下分析:第二十六题(1)A 部分学生掌握不太好,与 C 混淆,表现基础知识把握不准;(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本题出现的是对地形特征和地势分辨不清,很多同学出现颠倒现象3)本题答得普遍较好,个别同学出现东南沿海分布 错误4 )较好(5)学生出现问题原因是不能够认真审题,根据曼谷的气候资料,分析水稻有利条件,更有同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点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6) 学生第二个空出现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原因,图中显示冬季风、夏季风风向,被岛屿半岛阻挡,所以风平浪静。
第 27 题(1) 阿尔卑斯山,总体得分较好,个别同学错“卑”字,另外一些同学山脉名称填错,表现基础把握不准板块构造回答较好,部分同学把亚欧板块写成亚洲板块,知识掌握不牢固2)全年温暖湿润,部分学生回答成温带海洋气候,表现在地理概念混淆,审题不清,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量减少,部分学生错在不会分析图表3)考察学生对欧洲西部旅游景点掌握及欧洲部分重要国家位置的记忆学生错误不多4)分析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本题学生得分较高,不少学生错在北温带写了温带第二十八题1 学生答题中的优点:(1)书写认真,用纯蓝钢笔书写,卷面整洁;(2)要点回答准确、规范;(3)空白卷少,很多学生不管对错能尝试着去回答2 学生得分情况:本题满分 10 分,从得分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能得 6 分以上,有部分同学的满分,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3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1)很多学生虽然答了很多,但是扣不准要点,造成失分甚至不得分2) “乌拉尔”的书写有很少数写错别字;(3)第四题和第五题第一空失分较多,图中信息已暗示了矿产资源丰富以及主要的矿产资源,但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太差第二十九题(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形图判读地势,部分学生对于地势如何描述不清楚,有的写成地形,有的写成中间低、四周高,造成答题不规范。
2)关于澳大利亚和美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以区域性特征显著,农产品商品率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三方面来回答,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出 1----2 项,全答对的很少3)学生对于棉花带和旧金山的硅谷掌握的还可以,所以本题得分比较多4)澳大利亚煤、铁分布在沿海,便于出口大部分学生能想到,答题较好5)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发达,据图示大部分学生能答出煤铁丰富,水路交通便利等,本题 2 分,学生得分较高6)美国进口大量咖啡、可可、香蕉和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大多数学生描述成,美国无热带等,语言不规范,造成答题错误,得分不理想由于读题(1) 、 (2) 、 (3) 、 (4)小问失分过多,所以本题得分不高第三十题(1)本题第一问有的同学错填“湄公河” “密西西比河”但只有少数出现问题2)水土流失严重,野生动物资源减少,全球变暖加剧等此题得分率较高,学生基本能知道造成的危害3)第一问错误率较大,学生不知填咖啡在该国的什么位置,反映出学生阅读图的能力比较欠缺,基础知识有待加强4)学生对于里约热内卢在巴西的位置及矿产不清(5)学生对于迁都的目的不清,第一不能从位置上把握迁都的优点,第二不能从城市的发展上分析其优点。
备考建议:(1)给学生设计得分点,明确答题的要点,如何得分2)规范地名的书写3)培养读图能力,特别是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上是呼艳荣、杨文霞、张宗娟、李金发等地理同仁的见解,请多多指正2013-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