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的叙事特点.docx
3页左传的叙事特点1•善于叙写重大事件,往往会突出一个中心,并能围绕中心写出历史事件的前后关 系.2•善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历史传闻融合在一起,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3•善于叙写谋杀,政变,行刺等一类事件4.善于叙写战争.重在表现战前准备和战后结果.以下为各家杂谈,只看粗体标记即可!史通•载言》篇说:“左氏为书,不遵古法,言之与事,同在传中然而言事相兼,烦省 合理,故使读者寻绎不倦,览讽忘疲韩愈在《进学解》中也说:“春秋严谨,而 左氏浮夸而梁启超也这样评论过《左传》的叙事方法: “第一,不以一国为中 心点,而将当时数个主要的文化圈,平均叙述第二,其叙述不局于政治,当涉及全社 会之各方面对于一事典章与大事,固多详叙;而所谓琐语之一类,亦采集不遗故 能写出当时社会之活态,予吾侪以颇明了之印象第三,其叙事有系统,有别裁,确成 为一种组织体的著述 ,对于重大问题 ,时复溯源竟委,前后照应,能使读者相悦以 解 这些正好说明了《左传》的叙事特点——言事相兼,详细生动我们知道,上古 时期的史官分工十分细致,当时的史书都是言事分记的比如《尚书》和《春秋》, 一为记言,一为记事而《左传》作者摒弃了单一的记言或记事的成法,博考旧史, 广采佚闻,集记言与记事于一身,展现了春秋时期 250 多年的历史,以“言事相兼”的 崭新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左传》这一历史巨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发 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标志着史传文学的真正形成《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 彩的历史事件,不但增加了事件情节,甚至丰富了许多细节描写在《春秋》中 寥寥几个字的事件,在《左传》作者的笔下,常演绎成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这一点在战争 的描写上可见一斑《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四百多次军事行动,城濮之 战、崤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写得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而又 条理清楚,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但其中对具体战况的 描写很少,长勺之战仅用了 40多字,而崤之战甚至一个字也没有 《左传》 的作者在叙事中,着重把笔墨放在对战争的原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的描写 如“僖公二十八年”写 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待,而在 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 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而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 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城濮之战的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 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 而且还写了战争的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 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这次战役进行总结,然后以君子之言,赞扬晋文 公的霸业。
《左传》“言事相兼”的另一鲜明特点是善于写人,善于生动地描绘历史人物,并在 一定程度上写出人物性格这在史传文学的发展上是一次质的飞跃《左传》作 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来立体化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叙事中人 物的行动、对话构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外貌、心理等主观静 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如“齐鲁长勺之战”中写曹刿,通篇作者未加一句评判议论,而曹刿的思想、性格、 风度却宛然如见 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采取随事记人的写法由于它是编年史,人 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 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我 们以郑庄公为例来看一下鲁隐公 8 年.郑庄公因周天子久已废弃了对泰山的祭 祀,就想用泰山旁的初地交换鲁国的许田鲁桓公元年为此事又增加玉璧给鲁国, 才换得许田,以便祭祀周公可见郑庄公是很重礼仪的而鲁隐公 9 年对北戎之 战和鲁桓公5 年的对周之战,都是由于采纳了公子突的建议而大获全胜的,足见 郑庄公善于纳谏发生在鲁隐公元年的《郑伯克段于邸》是为一般人所熟悉的。
郑庄公明知段图谋叛乱,却故意纵容他,让他的罪行发展下去等他举兵谋叛时, 再一瑟将他铲除又反映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从不同时间记载的不同事件中, 我们才全面地了解郑庄公这个人物复杂的性格尽管受到编年体的限制,作者还是构思了许多结构精美的篇章,采用了倒叙插 叙、侧面烘托等方法,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形象比如对名师赵盾的刻画赵 盾官居正卿,相当于今天的首相,对于国君的荒唐无道,赵盾没有保持沉默多 次的劝谏终于引起了晋灵君的不满,派力士鉏麑前往其家中暗杀鉏麑凌晨到达 赵盾家里的时候,发现赵盾早早就起床了,大门敞开,穿戴整齐,正准备前往上 朝;由于时间尚早,赵盾就闭着眼睛坐着打瞌睡鉏麑正是看到这样的情景,感 叹于赵盾对国事、民众的忠诚而不忍杀之,又碍于自己违背了国君的命令,所以 就一头撞向槐树,做了个了断我们知道鉏麑不可能仅仅因为看到凌晨的赵盾“盛 服将朝”而放弃暗杀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鉏麑早就知晓赵盾的为人,他原本就不 愿意去杀害这样一位好官,在见到赵盾的最后一刻,他的良心和价值观终于让他 选择了背叛国君而作者就通过这样一个巧妙的情节安排,让我们感受到赵盾的 个人魅力和对国家的忠诚 《左传》作者通过许多历史人物具现了春秋时期各 诸侯国的历史,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
作者总是尽量避免简单平板地记载历史 事件而采用故事化的手法,从言论和行动的立体把握中去描写人物这样,不但写 出历史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细部,也写出了历史的深度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 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评价这种形式, 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标志着我国叙事散 文的成熟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 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炼,委 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刘知几《史通》赞《左传》辞令之美:“谅非经 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左传》中的行人辞 令、大夫谏说 佳作甚多,如隐公三年石碏谏宠州吁,隐公五年臧僖伯谏观鱼, 桓公二年臧哀 伯谏纳郜鼎,桓公六年梁谏追楚师,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僖公十五年阴饴甥 对秦伯,僖公二十六年展喜犒师,宣公三年王孙满对楚子,成公十三年吕相绝秦, 襄公三十一年子产坏晋馆垣,等等这些辞令,由于行人身份及对象的不同而风 格各异,有的委婉谦恭,不卑不亢;有的词锋犀利,刚柔相济。
这些辞令又因事 因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都用辞典雅,渊懿美茂,生气勃勃 《左传》一书,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创造了富于魅力的精练流畅的语言, 又善于渲染故事情节,善于对人物作细致入微的描绘 ,还能揭示出人物的复杂的 内心世界,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包括战争,都能曲尽其详,写得引人入胜,无疑 是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典范《左传》言事相兼得特点形成了我国历史散文的优 秀传统,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后代的一些作品如司马迁的《史记》等,都从 中吸取了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