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
17页目 录前 言 1一、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 2(一)学习适应现状 21.课堂听课适应状况 22.课后作业适应状况 3(二)人际交往适应现状 41.师生交往适应状况 42.生生交往适应状况 5(三)环境适应现状 61.班级环境适应状况 62.校园环境适应状况 7二、小学新生入学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7(一)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7(二)小学新生学习意识薄弱 81.大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82.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乐于参加学习活动 8(三)生生交往形式单一 81.无固定的伙伴关系 82.乐于与同学交往,却不善于与同学交往 8(四)对新环境有陌生感 8三、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成因分析 8(一)自身因素 81.学生自身注意力易分散、自觉性差,缺乏学习动力 82.学生交际范围扩大,适应障碍在所难免 9(二)学校因素 91.幼儿园小学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92.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陷入学习适应障碍 93.学校资金限制,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9(三)教师因素 91.教师管理方式的转变,学生产生距离感 92.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难以适应 9(四)家庭因素 91.家长观念存在误区,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92.家长包办一切,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 10四、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0(一)加强幼小衔接 10(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0(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01.教学趣味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102.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所中生活 113.主动走进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 11(四)发挥家长的作用 111.建立家校联系,积极与学校沟通 11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理能力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2Abstract 13附录 14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以徐州市某小学为例 [摘要]目前,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以徐州市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从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入手,从小学生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环境适应三个方面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小学生自身、学校、教师、家庭四个角度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从学校、教师、家长这三个方面,提出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教育对策[关键词]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教育对策前 言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一次转折,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出现重大的转折,影响着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甚至影响整个学生阶段的学习,有的甚至从此奠定了整个人生基调实习期间,研究者发现许多一年级学生存在忘记写作业、课堂上随便下位说话、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即出现了入学适应问题。
针对适应这个概念的界定,国内学者认为,适应是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即适应状态[1]基于此,研究者认为小学入学适应是指小学新生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后,根据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调动自我调控系统,以求尽快适应当下的学习生活为了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本次研究针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主要用于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的调查,包括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环境适应三个方面,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12份,整体回收为93.33%进行文献检索分析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对于入学适应本身的研究而言,以研究中高等教育为主,较少关注基础教育的入学适应问题;除此以外,对学生主体关注不够,已有研究大多从家长或教师的视角出发,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这一主体的感受从适应的本质看,适应应当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调控系统对客观环境的能动反应,如果从他人知觉层面上进行考察,会有以己度人的嫌疑,这就要求入学适应的研究必须是在针对学生主体的适应上本研究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充实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理论;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当下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所在,并深度剖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小学新生学校适应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方法策略上给予新的认识,为学校提供有效可行的适应教育策略;对于学生自身而言,通过让实践者对学生适应现状状况有更详细了解,从而让实践者改进当前工作,让学生更好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为以后整个漫长学习生涯打下第一个夯实的基础。
那么,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到底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有哪些?作为小学教师,又可以为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些什么?本研究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本研究以徐州市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环境适应这三个方面,对该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进行调查本次问卷是结合本研究需要,根据已有相关调查问卷得出的由于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一年级新生,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刚刚入学,还没有建立牢固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理解能力,本次问卷是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完成的:即由研究者读题,并加以解释,学生在研究者指导下答题一、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现状 (一)学习适应现状1.课堂听课适应状况课堂是学生获得和增长知识的重要来源,«2011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可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对小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应保持旺盛的精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是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发现,在学习适应现状研究方面,最大的适应问题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与不积极思考。
因此,将这三项确定为调查的主要项目被调查的小学新生课堂听课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小学新生课堂听课调查结果题目经常有时很少n%n%n%上课认真听讲3935%2925.5%4439.5%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87.5%3935%6457.5%注意力集中2220%3833.5%5246.5%从表1中可以看出,35%的小学新生经常上课认真听讲,25.5%的小学新生有时上课认真听讲,但仍然有39.5%的小学新生很少上课认真听讲;此外,只有7.5%小学新生经常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35%的小学新生有时回答问题,57.5%的小学新生很少回答老师的问题从以上数据可知,绝大部分小学新生还不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上课专注程度仍不乐观2.课后作业适应状况课后作业是为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而设置的,是老师精心挑选出的练习,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点的巩固、拓展和延伸通过课后作业的反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课堂听讲情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针对小学新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研究者主要采用作品分析法,从作业及时完成情况、作业得到“超”者两个项目进行统计,研究者以实习老师的身份进入班级,每天都会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学生作业是否工整干净进行了记录,作业批改完后,研究者会对作业及时上交的学生人数以及他们作业的等第进行了统计,统计如下:图1 小学新生作业及时上交情况统计图图2 小学新生作业等第情况统计图 从图1可以看出,只有35%的学生经常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说明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学习的动力意识还不够;但是从图2可以看出,40.5%的学生作业经常能得到“超”,43%的学生作业有时能得到“超”,说明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较高。
从总体上看,小学新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一般让研究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明白作业的要求,在不能及时完成课后作业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是因为不明白作业的要求,研究者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老师布置作业时,要么在吵闹、要么在开小差研究者于是对这些同学进行了访谈,访谈记录如下:研究者:为什么老师布置作业时不认真听?学生1: 反正老师会发给我妈妈校讯通,我妈妈会告诉我的研究者:如果你妈妈太忙,忘记告诉你了,怎么办呢?学生1: 我不知道,就不写研究者:学习不是为妈妈学的,我们每个人要为自己学习,要从小养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能总是依赖妈妈二)人际交往适应现状1.师生交往适应状况«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育的另一个定义也可以这样来表述: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精神生活上的一致,是他们的理想、愿望、志趣、思想和感受的一致把道德信念和思想观点,传授给他人,教会他怎样在社会上生活,教会他怎样确立道德的和审美的原则,所有这些都要求师生在精神上一致,达到双方都感到志同道合的那种程度[3]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才有可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许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一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但师生交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研究仅从学生主动向老师求助以及学生与老师的沟通状况这两个侧面来展开调查被调查的小学新生师生关系适应状况如表2所示:表2 小学新生师生关系调查结果 题目经常有时很少n%n%n%遇到困难,主动向老师求助8172.5%2522.5%65%喜欢和老师说话6957.5%2420%2722.5%见到老师主动问好8172.5%2320.5%87%对老师问话能够耐心回答7970.5%2724.5%65%从总体上看,在师生交往方面,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做到“遇到困难主动向老师求助”、“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对老师问话能够耐心回答”,说明老师在新生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学生很信任老师,师生关系良好;但仍然有22.5%的学生与老师关系疏远,很少喜欢和老师说话,说明他们觉得跟老师之间仍有距离感在观察中,研究者发现,有的学生把老师当成朋友,就是想和老师说话,比如说“老师,今天我扫地了”、“今天的课堂作业,我写完了”等等,遇到困难他们也会主动向老师求助,比如让老师帮忙拧开瓶盖、让老师帮忙拿一下衣服等等,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同时,也很在乎老师的评价。
下面有一个具体的案例:案例:轻易就掉的眼泪在一次以“八仪八礼”的主题班会上,当涉及到仪表礼仪时,老师对全班学生的仪表服饰提出要求,说道“男生不剃光头……”话音刚落,班上早上刚剃了光头的男生满脸通红,随即低下头去,掉下泪来,老师急忙安慰:“以前,你是不知道小学生不允许剃光头,以后注意就行了但他依旧趴着,没说话通过这个案例,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在乎老师对他的评价 2.生生交往适应状况人是社会的人,学生时代总免不了与同学的相处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方便随时交流学习生活中的疑惑,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从而也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专心学习的外部环境学生时代,不论在人格发展,还是在心理发展,都是塑造的黄金时期,在学生群体中,学业以及身心发展都受到同学交往的影响要想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校园生活,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每个学生必做的功课 被调查的小学新生生生。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