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答吴充秀才书详注.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15949166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6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答吴充秀才书》详注(请诸位斧正)欧阳修吴充 ( 1021— 1080) ,字冲卿,建州蒲城人,青年时即举进士,熙宁( 1068— 1077)元年,官知制诰;熙宁末,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史》有其传其子安特乃王安石之婿,但反对王安石改革,政见与司马光等人一致,属于保守派①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 文辞丰厚 】意【 气势 】雄【 雄伟 】 ,沛然【 盛大貌 】有不可御【 制止,阻止 】之势,何以至此!然犹【 还 】自患【 担心 】伥伥【 无所适从的样子 】莫有开 . 之使前者【 没有人开导您而使您的文章不断进步 】 ,此好学之谦言也 前些时候承蒙您寄来书信及三篇文章,打开拜读,感到浩浩然像有千言万语之多,等到我稍微定下神来一看,才几百字罢了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气势雄伟,那种浩然盛大不可阻挡的气势,何以能达到这种地步!然而您还是担心自己无所适从,担心没有人开导您使您的文章不断进步,这是您好学自谦的话啊! 】【 第 1 段:评价吴充之文,赞其好学谦虚 】②修材不足用于时 【 我的才能不足为当时所用 】 , 仕不足荣于世 【 官职不足在当世荣耀 】 ,其毁誉不足轻重【 我(对别人)的批评和赞誉也无足轻重 】 ,气力【 权势 】不足动人【 气势和力量也不足打动人 】 。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 世上要想凭借(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地位(或声誉) ,凭借(别人的)力量而后得以仕进(做官)的人,能从我这里取得什么呢 】先辈【 对文人的敬称 】学精文雄【 您学问精湛,文章雄伟 】 ,其【 你 】施【 用 】于时【 在当今受到重用 】 ,又非待【 依靠 】修誉【 赞誉 】而 为重 【 被推重—— 赞许尊重 】 ,力而后进者也【 靠我的力量而被举荐的 】 然而惠然见临【 指客人来临 ,亦作“惠临” 此指寄来书信、文章 】 ,若有所责 . 【 意思好像有所求教另一版本作“求” 】 ,得非【 得无,莫非是 】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 兼词“于之”或相当“之” ,第一人称 】者欤?【 莫不是您急于谋求为文之道, (以至于)不能选择到合适(或“称职)的人而问我吧? 】【 第 2 段作者自谦不胜开导、指教之任 】③夫学者,未始【 未尝 】不为道【 求道 】 ,而【 但 】至者【 达到“道”的境界的人 】鲜【 少 】焉【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 】 非道之于人远也【 不是“道”离人远 】 ,学者有所溺【 沉湎,沉迷 】焉【 兼词,相当“于之”——在其中 】尔【 表示限止语气,相当“耳” ,译为“罢了” 】 。

      盖【 用于句首,表示原因,有时带有推测语气,相当“因为” , “大概因为” 】文之为言【 文章作为语言(的艺术或的东西) 】 ,难 /工而可喜【 难以工巧而可喜 】 ,易 /悦而自足【 却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 】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 沉湎在这种情况之中指沉迷于文章的文采、技巧方面 】 ,一有工焉【 一有工巧之作 】 ,则曰: “吾学足矣【 我的学问足够了 】 ”甚者【 严重的 】至【 到了 】弃百事不关于心,曰: “吾文士也【 我是文士 】 ,职于文而已【 只以做文章为职业 】 ”此其【 助词,不译 】所以至之鲜也【 这就是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 】 大凡求学的人,未尝不求“道” , 但是能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就很少了不是“道”离人远,而是求学的人沉湎于作文之中了因为文章作为语言(的艺术) ,难以精细工巧而可喜,却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世上求学的人,往往沉湎于这种情况之中, (文章)一有精细工巧之处,就说:我的学问足够了甚至于抛弃一切事务,不关心任何世事,说:我是文士,只以做文章为职业这就是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 】【第 3 段 指出求学者求道不至的原因是沉迷于文章的文采、技巧方面,自我满足,不关心百事 】④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 创作六经。

      实际只作了《春秋》 ,而对《诗》等进行了删订六经: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 ,数年之顷【 时间 】尔【 罢了 】 ,何其【①用于疑问句 怎么那样,为什么那样 《诗〃邶风〃旄丘》 :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 ② 多么,何等用于感叹句本文即用此义 】用功少而至于至【 至道,最高境界 】也【 他用功是多么少却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 !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 圣人的文章,虽是(一般人)不能赶上的,然而大都是道理懂得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工巧的境地 】故孟子皇皇 .. 【 匆匆忙忙,忙绿 】 ,不暇著书,荀卿盖【 副词,大概,表推测语气 】亦晚【 晚年 】而有作【 有时间著述 】 若子云、仲淹【 子云,西汉扬雄字仲淹,隋末王通字 】 ,方【 只,仅仅 】勉焉【 勉强的样子 】以 . 模言语【 模仿别人的语言模式(著书立说) 批评扬雄、王通鹦鹉学舌扬雄《太玄经》模仿《易》 , 《法言》模仿《论语》 ;王通《元经》 (已佚)模仿《春秋》 , 《中说》模仿《论语》 】 ,此道未足而强 . 言者也 【 这就是“道”未充足而勉强(硬)要发言著述的例子啊!判断句, “者”字结构 】【 从前孔子老年时回归鲁国,他作“六经”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他用功是多么少却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圣人的文章,虽是(一般人)不能赶上的,然而大抵是“道” (思想内容)美好(突出) ,文章就会自然地到达到佳妙之处所以孟子一生匆忙奔波,追求于“道” ,以至没有时间著书,荀子也是到了晚年才有时间著述文章像扬雄,王通勉强模仿别人的语言模式,著书立说,这就是“道”未充足而硬要发言著述的例子啊! 】⑤后之惑者 【 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 或: 糊涂 】 , 徒 【 只 】 见前世之文传 【 流传 ( 下来 ) 】 ,以为学者【 (做文章需要)学习的 】文而已【 只是文采罢了 】 ,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所以越是用力(于文章的文采) ,越是勤勉(学习文章的技巧) ,越是不能达到(工巧的境界) 】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 指住宅轩,栏杆;序,堂屋的东西墙,在中堂的两旁 】 , 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 【 不能使文章纵横驰骋、 挥洒自如的原因 】 , 道未足也 【 “道”未充足啊 】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 深泉 】 ,无不之【 到,到达 】也 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以为学习的仅是文采罢了,所以越是用力(于文章的文采) ,越是勤勉(学习文章的技巧) ,越是不能达到(工巧的境界) (即写不好文章) 。

      这就是足下所说的终日不出住宅,不能使文章纵横驰骋,挥洒如意的原因是“道”未充足啊!如果“道”已经充足, (文章)就是驰骋于天地之大,沉游于渊泉之深,也是可以无所不到的 】【 第 4— 5 段用事例说明“道足”才能写出纵横驰骋、挥洒自如的工巧之文,道未足不可强为文 】⑥先辈之文浩乎沛然【 气势浩荡盛大 】 ,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 仍然 】以为未广【 不广大 】 ,若【 如果 】不止焉,孟、荀可至【 可以达到孟子荀子的境界 】而不难也修【 自称名,译为“我” 】学道而不至者,然幸【 幸而,幸好 】不甘【 满足 】于 . 所悦【 工巧可喜的文章 】而溺【 沉溺,沉迷 】于所止【 所达到的境地止,至,到达 】 因吾子【① 我的儿子 ② 尊称对方一般用于男子之间,相当于“您” ③ 小孩,幼儿 《汉大》此义项音 yá zí 】之能不自止 ... 【 不停止自己(对“道”的追求宾语前置 ) ,又以【 此处省“之” ,代指“不停求道的精神” 】励【 勉励 】修之 . 【 “修少进”是主谓短语作“励”的宾语,故在“修少进”间加“之”以取消其的独立性 】 少进 【 不断进步少,稍,逐渐意译为“不断” 】焉。

      幸甚【① 很值得庆幸 ② 幸运极了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③ 书信中的习惯用语,表示十分荣幸 】幸甚 先辈的文章,气势浩荡盛大,可以说是很好的了而又有志于(追求) “道” ,还自谦以为不够广大,如果这样追求不止,孟子,荀子的境地是不难达到的我学习“道”但未能学到, 然而所幸的是我不甘于自我喜悦满足, 停滞不前, 因为您能够不停止自己 (对 “道”的追求) ,又用(这种求道不止的精神)勉励我不断进步,所以我实在是万分有幸啊!欧阳修禀告 】 (略有删减)【第 6 段赞许吴充文工而好道并寄厚望,同时感谢吴充对自己的勉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