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针织牛仔绒布生产工艺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63522381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4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针织牛仔绒布生产工艺研究 关键词:针织牛仔绒布;添纱衬垫组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设备调试 常见的牛仔服面料多是较粗厚的梭织色织斜纹棉布,经纱颜色深,多为靛蓝色,纬纱颜色浅,面料表面会呈现蓝里发白的色调虽然梭织牛仔面料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但其也有明显缺点,如面料偏硬、弹性较弱、褪色等针织牛仔绒布具有良好的弹性,手感柔软,水洗牢度高,面料具备3线卫衣绒布丰满、柔软、保暖的特点,更具有牛仔面料独特的外观效果 1设备与工艺特点 针织牛仔绒布的面纱与地纱配置不同的颜色,通过合理配置纱线线密度和线圈长度,可使面纱对地纱形成不完全覆盖,面料表面形成类似牛仔布的花灰效果,如图1所示针织牛仔绒布的工艺结构设计较简单,为典型的添纱衬垫组织,相比于一般的单面针织结构,添纱衬垫组织由于绒纱凸出在织物反面,在绒纱与底布之间形成了静止空气层,提高了织物厚度和保暖性由于每个横列有3根纱线参与编织,织物分为表中里3层,所以添纱衬垫组织面料厚实、柔软、耐用,适用于秋冬季的休闲服装选用3线卫衣大圆机编织,如中国台湾佰龙3线卫衣大圆机,每个线圈横列需要3个成圈系统,第1个成圈系统喂入绒纱,第2个成圈系统喂入面纱,第3个成圈系统喂入地纱;针距多选用12、14、16、18、20、24针/25.4mm等;毛圈纱垫纱比通常选择1∶1、1∶2、1∶3(第一个数字表示在针钩前垫纱形成一个不封闭的悬弧,第二个数字表示毛圈所占针数);以垫纱比为1∶2为例,织针按照ABC顺序排列,3枚织针为一个循环,三角排列如图2所示,其中第1、4、7F穿入绒纱,第2、5、8F穿入面纱,第3、6、9F穿入地纱,第2、5、8F的三角达到退圈高度但没有脱圈,第3、6、9F的三角没有达到退圈高度,主要起吃纱并脱圈的作用。

      2常见问题 添纱衬垫组织中面纱显现在面料正面,同时与地纱一起绑住衬垫纱,地纱处于面料中间,呈散点状分布于面料表面,露底现象是指衬垫纱或地纱在面料正面显露出来[1]针织牛仔绒布是靠面纱对地纱的不完全包覆来模拟牛仔面料的外观风格的,要求每个组织点的包覆情况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均匀的露白效果,但其编织时的稳定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调试及生产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下:a.因调试不到位或工艺设计不合理,甚至原料性能,引起露底问题,即个别组织点的面纱完全被地纱覆盖;b.因不同车台或不同调试人员引起包覆风格差异,即面纱对地纱包覆程度的差异,不同机台的新老程度、设备批次差异、成圈机件磨损程度差异、卷布系统牵拉力差异、调试人员熟练程度及调试手法都有可能造成包覆差异;c.停车印,即机器因断纱或调试等停台时,卷布张力与运转中的机台相比会发生变化,再次运行时,新编织的坯布表面出现一圈宽度为5cm左右的包覆风格差异,停台次数与原料品质有很大关系;d.以垫纱比为1∶2为例,采用筒径为762mm(30")、90个成圈系统的机器编织,机器一圈可以编织30个横列,如果因机台调试不稳定造成某个成圈系统的编织状态产生差异,则会产生横条纹;e.生产时每台圆机上都有几千枚织针和沉降片参与编织,长时间磨损会导致织针或沉降片之间的形状差异,特别是纱线品质不好时,纱线中较粗的棉结或粗节对织针和沉降片产生冲撞,会让个别织针或沉降片产生较大形变,这会直接影响变形织针上纱线的包覆效果,形成纵向直条纹;f.坯布编织完成后是圆筒状,进入卷曲机构后变成双层折叠状态,折叠处受撑布架的力较大,因而线圈形状会有变化,且卷布后对折处的线圈形变更大,应力长时间得不到释放,对折处的包覆效果会有差异,形成宽度为2cm左右的纵向条纹,有些工厂称为羊角印。

      3质量控制 3.1工艺优化 经过长期生产实践总结,针织牛仔绒布的工艺设计需尽量满足以下要求:a.针距选择18针/25.4mm或20针/25.4mm为宜,针距过粗或过细都将降低坯布质量稳定性;b.毛圈垫纱比尽量选择1∶2;c.针距采用18针/25.4mm时,针织牛仔绒布面纱和地纱的线圈长度相差7.0~9.0cm/100个线圈为宜,为了兼顾露白效果和生产稳定性,面纱的线圈长度适宜选择45.0cm/100个线圈左右;d.颜色搭配上要选择高反差的颜色,而且面纱深、地纱浅,以面纱选用藏青色,地纱选用白色为例,如果颜色反差太小,露白风格则不明显,反之,如果面纱颜色浅、地纱颜色深,则体现不出牛仔风格 3.2工艺设计案例 采用1∶2的垫纱比设计毛坯生产工艺,见表1选用筒径为762mm的大圆机上机调试,毛坯下机克质量稳定在295g/m2 3.3机台调试 调试前首先明确牛仔面料风格标准样,了解机台编织部件状态首先用废纱调试牛仔风格,面料表面风格大致达标后换纱线继续调试,直到露白风格与标准样一致加强原料质量把控,纱线有问题需及时更换,以减少不必要的停机,避免出现停车印仔细检查各成圈系统纱线张力是否一致,整体上每路纱线的面纱张力要大于地纱张力,张力大小根据调试的面料风格适当调整,并将最终的调试张力数值做好记录,以供同一机台下次生产时参考。

      沉降片环的调试位置不能太靠前,否则会出现大点露底,即个别组织点的面纱与地纱覆盖关系完全相反,如图3所示,此外,不同机台沉降片环的相对位置可能不同,需根据调试的面料风格适当调整牵拉卷布张力在不影响面料风格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特别是在开发阶段,以减少面料表面露白风格对牵拉张力的敏感性,可明显改善羊角印有条件的工厂可采取松式落布(即拆除卷布辊,坯布经过牵拉辊后自由堆叠在装布箱中,可有效减小折叠处受力),或采用具备机上开幅打卷机构的圆机,这类圆机坯布从撑布区下来先经过剖幅再打卷,不存在羊角印 3.4生产控制 在针织牛仔绒布的生产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常规品种的把控外,还要着重落实以下几点:a.严格落实首匹样(即每台圆机经确认无误的首匹试制留样)的比对,因牛仔绒布风格不稳定,张力变化、色纱线换缸、机器修车等都有可能影响到牛仔风格,同一台机器生产的坯布如果产生局部风格差异,最终剪裁衣片后会导致同一件衣服的不同位置露白风格不一致,所以生产前需安排有经验的熟练挡车工,并做好相关专项培训,每匹布都要做好比对检查工作;b.同一个品种的标准样必须明确一致,不同时间段生产的坯布都需要重新比对,保证不同时间段内所生产坯布的露白风格统一;c.多机台同时生产时必须定期剪布,比较不同机台所生产坯布的露白风格,使不同机台所生产坯布的风格保持一致。

      4染整工艺 本文的针织牛仔绒布主要是让每个组织点通过不同颜色的色纱实现不完全包覆,产生类似牛仔面料的露白效果,重点在于仿外观,同时保留针织面料柔软丰满的手感,避免牛仔面料易褪色的问题,所以只需采取常规的色织布染整工艺,工艺流程为:毛坯剖幅→水洗→Santex拉幅烘干(温度为170℃,6节)→连续式摇粒(温度为100℃,蒸汽时间为10min,热能时间为3min,冷却时间为1min,风量75%)→定形(温度为130℃,8节,车速为22m/min,超喂25%,风量100%,8节) 4.1水洗 水洗工艺处方如下:皂洗剂0.50g/L精练剂0.50g/L高效去油污剂0.20g/L消泡剂0.05g/L浴比1∶8~1∶10水洗工艺流程为(升温速率为3℃/min,降温速率为2℃/min):室温毛坯入缸,进水,按工艺处方添加助剂→升温到60℃,30min→降温至30℃,排水后加清水,升温到60℃,清洗5min→降温至30℃,排水后进水,加入0.30g/LHAc,升温到60℃,10min→降温至30℃加清水洗5min后出缸烘干 4.2拉毛 是否加入拉毛工序可以根据客户喜好决定,拉毛后的面料更加丰满柔软,但存在掉毛的缺点,不拉毛的面料反面鱼鳞状毛圈呈现的斜纹效果也良好。

      4.3拉幅定形 拉幅定形温度为150℃,定形后面料更加平整,保持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4.4光坯参数 经测试,最终光坯的克质量为330g/m2按照FZ/T73020—2004《针织休闲服装》,该面料的耐皂洗变色色牢度等级为4级,耐皂洗沾色色牢度等级为3~4级,耐干摩擦色牢度等级为3~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等级为3级 5结束语 针织牛仔绒布风格较为特殊,生产稳定性较差,在生产过程中各工艺流程的员工都需要充分了解这类品种的特点,提高责任心,努力做到合理设计、充分优化、产前准备、产中严控、产后总结等一系列要求,这样工厂在生产针织牛仔绒布类面料时才会得心应手、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本文主要在牛仔绒布的工艺设计及生产管理上进行了总结,是在现有普通3线卫衣圆机设备基础上进行的生产总结,对三角曲线、沉降片及织针设计进行优化,而设计出牛仔绒布专用的编织硬件系统是提高针织牛仔绒布生产稳定性的最佳办法 参考文献 [1]佚名.大圆机使用维修知识讲座(之三十一)[J].针织工业,2011(5):68-6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