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人教七级上册期末《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归纳总结(超详细)全册.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01350152
  • 上传时间:2021-10-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13.9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 1)汉初的社会状况 : 社会生产遭到严峻的破坏,经济萧条,处处是残缺荒芜的景象; 缘由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夫战争,楚汉之争); ( 2)如何复原和进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疗养生息政策: 1,缘由: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固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实行了疗养 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实行的措施: 3,1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仍家务农; 2 3 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4,:使汉初的经济逐步得以复原和进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固;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实行的疗养生息政策: ( 文帝,景帝实行了哪些进展经济的措施? ) ( 1)留意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怀农桑, ( 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 3)重视“以德化民”,废止一些严刑苛法; ( 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浪费浮华; 2,表现(治国成效):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 库钱粮充盈;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 秦亡汉兴的缘由和启示: - 文景之治; ( 1)秦亡缘由: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 社会冲突尖锐; ( 2)汉兴的缘由: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显现了富强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 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进展生产,提倡节俭; (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留意减轻农夫的负 第 12 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堂小结: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 ( 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 ) : ( 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减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 地方官吏,豪强 . (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在长安兴办太学; ( 3)经济上:中心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 ;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 4)对外关系:派张骞出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一,政治措施 :“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纷乱,严峻威逼中心集权; 2,措施: 1 第 1 页,共 11 页 目的:加强中心集权; 提出者,推行者:主父偃,汉武帝 ( 1)“推恩令” 1 内容:下诏答应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 定封号推恩令(主父偃) 影响:通过这 些措施,中心 对地方的掌握 大大加强; 2 结果: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 2)其他 1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格镇 压他们的叛乱; 2 结果诸侯王从今一蹶不振 ( 3)建立刺史制度 (监察机构) 1 2 建立刺史制度 (13 州部 ),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结果:禁止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为非作歹 汉武帝“推恩令”中分封诸侯跟西周分封制的区分:( 减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心集权; ( 2)一个是给诸侯分封土地,加强诸侯实力,分散中心权力; 1)一个是削减诸侯国的土地, 二,思想文化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从思想上加强中心集权 2,提出者:董仲舒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3,措施: 1 2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仍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 春秋作为教材; 5,作用:从今,儒学居于主导位置,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经济:统一铸造货币,盐铁专营 盐铁专卖 1,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掌握 2,措施: 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 1 2 盐铁官营; 3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很多政策 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 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头进入鼎盛时期; 评判汉武帝: ( 1)汉武帝统治时期,实行一系列措施: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减弱诸侯王势力;建 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加强中心集权;经济上:中心统一铸造五株钱,实 行盐铁官营和专卖,增加财政收入;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心集权空前 加强;4 对外关系:派张骞出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西域和中原的 经济文化沟通; ( 2)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使西汉王朝显现了强大局面; 2 第 2 页,共 11 页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 2)都实行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心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庞大,且对封建社会历 史起了推动作用; ( 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列表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 秦始皇“焚书坑儒” 采纳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 特殊是儒家文化进行粗暴破坏 结果未能巩固统治, 反而加速其灭亡 不同点 方式 结果 促进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 西汉的兴盛; 相同点 目的 都是为了加强中心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 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 第 13 课 东汉的兴亡 一,建立:刘秀称帝 1,西汉的灭亡:公元 9 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 25 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兴盛;光武中兴 1,光武中兴显现的缘由(中兴措施): 释放奴婢减轻农夫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戒贪官污吏; 答应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2,影响:光武帝统治后期, 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复原和进展,史称“光武中兴”; 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缘由: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年幼,太后主政,重用外戚,导致外戚专权;皇帝长 大后,利用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宦官因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政治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 3,影响: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四,打击:黄巾起义 1,缘由: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 2,概括: 184 年,创立太平道的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预备的农夫起义爆发了; 3,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规模: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5,结果: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 6,影响:繁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缘由; 比较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 时间 公元前 209 年 公元 184 年 3 第 3 页,共 11 页 领导人 口号 陈胜,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角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 下大吉;” 一场有组织,有预备的农夫大起义 不 同 点 特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夫大起义 主要 缘由 秦的暴政:赋税,徭役繁重,刑 罚残酷,统治黑暗;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灾荒连 年,社会动荡; 相同点 都属于农夫起义,都繁重打击了当时的黑暗统治,但结果都失败了; 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日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 区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访西域: ( 1)时间: 公元前 138 年 ( 2)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 3) 意义:使汉朝明白了西域的详细情形,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其次次出访西域: (1) (2) (3) 时间: 公元前 119 年 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明白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学问,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 些艰巨险阻?我们应当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顽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巨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 信守承诺,不辱使命,勇于开拓,创新;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 1)开创时间:汉武帝时 ( 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 ( 3)商品: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出,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 4)位置: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 5)意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沟通;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 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治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 时间:公元前 60 年(汉宣帝时) (2) 设立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头正式归属中心政权,其管辖范畴包括 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 第 4 页,共 11 页 2,班超出访西域:东汉明帝时班超出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了联系, 3,甘英出访大秦,开通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汉朝时中外交往的大事:昭君出塞,张骞出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当今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有: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楼兰古城遗址(新疆),秦始皇 兵马俑(陕西西安) 第 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 造纸术的创造 1,书写材料的演化:甲骨青铜器简帛 2,纸的创造: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庞大奉献; (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易找,价格廉价,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奉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进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宏大奉献 之一;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 1, 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进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 提出了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 张仲景是终以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 佗(神医) :善于针灸, 汤药;实施外科手术; 创造了麻沸散; 创编出 “五禽戏” ;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司马迁 2,体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奇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 4,鲁迅对史记的评判:“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评判史记: 3000 年的史事; ( 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 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 著作;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 五斗米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 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印度, 创始人乔达摩 . 悉达多; 张骞通西域后 (西汉末年) 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得到统治阶级扶持;佛教的传人,丰富了中国文化; 结合当时社会情形,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缘由? 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担心,佛教主见众生公平,迎 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担心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 传播;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强盛的缘由是什么? ( 1)国家统一; ( 2)经济进展; (2)各民族共同制造;( 4)中外交往频繁 ;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显现很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5 第 5 页,共 11 页 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峻破坏; 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北方以曹操,袁绍势力最大; 2,概况: ( 1)时间:公元 200 年 ( 2)作战双方: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