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有限性分析及其意义.docx
11页人的有限性分析及其意义正确认识人的有限性可以使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世界和自 己正确认识人的有限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存在的有限 性,认识的有限性以及实践的有限性了解人的有限性对人类 社会活动、认知活动有重要意义:首先有限性使我们意识到认 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次,有限性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真理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最后,正确认识有限性可以更有利于实现人 生价值有限性;存在;认识;实践;意义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在实践生活中人类改造世界的广度 和深度不断扩展,实践活动中所使用的物质基础也越来越发 达,认识的领域深入到大至天体小到细菌的各个领域同时,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的理性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人类对 自己认识能力的自信也越来越高涨,直到现在甚至有人认为依 靠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可以认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依靠人 类的创造力能够超越现实种种限制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完美社 会实际上,这是由于人类没有正确认识到人类的有限性的一 种表现《广韵》有言:“限,界也”,“限,度也”,“限,阻 也”《词源》中也有注释:“有限:有一定的限度或限 制有限性是指事物存在的条件性、相对性、受限制性、可 穷尽性人作为自然界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存在体,作为一种 社会存在物,正确认识人的有限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存在的有限性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毕生追求的哲学问题,也是人类最广 泛、最深刻、最原始的问题存在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存在者, 它包括所有的存在者,不但包括现在的、现有的存在者,还包 括曾经已逝的存在者和将要形成的存在者,甚至还包括非存在 者因为当我们追问非存在者的时候,它“是”非存在者已经 对我们发生作用,己经不是绝对空虚的“无”而存在了所 以,我们在探究作为存在者人的有限性首先从人的存在的有限 性入手人的存在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人对世界的依赖 性和人的生命的短暂性世界的万事万物是人存在的前提,没 有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人也就谈不上人的存在;而世界万物 存在的意义也要依赖人的存在而显现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是: “自我没有世界是空的,世界没有自我是死的”,[1]人和世 界万物构成了存在的有机整体首先,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 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而自然世界是个人存在 的前提,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所以人的存在依赖于自然世界的存在人不仅仅是 由世界产生的,而且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世界中才能进行,所 以,人的存在就被局限在他所存在的世界之中其次,人在本 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但这种社会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 人的社会性活动中后天获得的。
[3]人只有处于社会中才能进 行各种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社会并非是一成不变, 它塑造了人,人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改造社会但无论是 塑造了人的社会还是人改造了的社会,都是具体的特定的某个 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都是处于以前历史发展阶段影响下并在 展望未来发展的牵引中变动发展着的社会个人生活在社会 中,社会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现实 的联系,而这种种联系决定了人的存在的有限性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命存在体,是有始有终、有生有 灭的存在物,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始终是人无法摆脱的宿命,即 使现在是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医学可以帮助人们延长 寿命,但是每个人终究还有一个大限,终将面临着死亡,而且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可重复性死亡是不可取代的,是人 无法摆脱的属性,随着生命的结束,死亡也切断了人与现实世 界的种种联系虽说每个人都会死亡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其 来临又是不确定的所以死亡不是只存在于将来的某个时间, 而是存在于每时每刻,因为死亡在每一个时刻都是可能的所 以,人不仅仅要把死亡作为将来才发生的事情,而是存在于生 活的每一瞬间其次,不仅仅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 而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形 成、发展、消逝的过程。
人类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40 亿年 前由鲨鱼进化而来,经过长期的进化,人类经历了不同的阶 段:“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再经过直立人(猿 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而 进化成现代人”[4]每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前一阶段进化 的结果就会逐渐消亡,由此看来,人类总有一天也是会灭亡, 所以,就整个人类的生命而言也是有限的2 认识的有限性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人的认 识的有限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认识主体的有限性、认识 能力的有限性以及认识对象的有限性第一,认识的主体是有限的首先,认识的主体是人,而 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人所在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即人 的生命和认识领域是有限的人的认识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展总是在扩大的,因此,有限的生命不可能触及到认识的所有 领域,甚至在同一领域也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其次,不仅仅 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同一时代的群体的人也是有限的不同 代人的知识传承克服了个体在时间上的认识有限性,却无法逃 脱死亡的限制,每代人都要经历学习前代人知识的阶段,而且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要求所学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而人寿 命增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知识增长的速度,这就注定了人类的 能够得到的认识是有限的。
正如现今的社会中,经过历史的积 淀,知识越来越丰富,导致学科分科越来越细致,但是即便如 此,真正能把一个学科学到精致而能达到“大师”级别的人却 越来越少了第二,主体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是不断进步的,认 识水平不断提高,但人类任何一代人对他们当时实践所及的事 物,不论是对自然界的、社会的事物的认识,还是对人类自身 的认识,都只能达到一定的层次,认识到一定的深度人类今 后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包罗万象地、完全彻底地、 百分之百正确地认识所有的事物;人的认识始终只能是一种相 对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正如康德所说“自在事物本身虽然就 其自己来说是实在的,但对我们却处于不可知的状态”[5] 例如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在许多问题上只能是推论人 们研究历史所依据的只能是大量的历史文献、文物等,比起整 个古代社会真实生活,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所以人们对历史的 了解始终是相对的、有限的至于人们对若干亿年前的事,例 如对天体的起源、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 的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也只能是一种逻辑推论或科学假说据 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推算,“我们的宇宙”的年龄大约是 200 亿年左右,而 200亿年前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可知。
至于人 们对过去或未来的推测,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逻辑推理或猜 测,很难说这是一种绝对真理人们也永远无法知道宇宙空间 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因为太阳系以外的天体距离地球都以光年 计,我们得到的信息都是几年前甚至百亿年前发出的信息,从 这些有限的信息中,也只能对遥远的宇宙空间发生的事作些推 测而已何况人们对天体的研究和认识,都是以地球上的过程 和规律为基础进行类比的,因此这种认识更是相对的、有限 的恩格斯曾说过:在天体演化学、地质学和人类历史中, “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水远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6]第三,人的认识对象也是有限的认识对象的有限性不仅 指主体所选择的认识对象是有限的,而且指主体对认识对象的 认识程度也是有限的主体选择的对象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主 体的需要相联系,是和主体存在密切相关并且能满足主体需要 的存在主体对认识对象的认识程度是有限的,是因为主体所 认识到的认识对象是由客观事物对主体产生直觉上的反映所接 受的信息但是,主体所接收的这些信息不过是去除了个人主 观性而产生的与人相似的世界的人化信息,至于事物真正的本 身是什么,我们是无法接近的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并不存 在什么‘事物的本来面目',只存在对事物的各种不同的描 述,我们采用的是看起来最易达到我们目的的一种。
[7]或 者说“我们就是海底的海胆,利用我们有限的感官输入去感知 我们的周围环境,并惊叹我们的智慧能够这样做,虽然实际上 我们始终都只不过是感知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8]因此, 主体认识到的只不过是客观事物中能被认识主体接受的那部 分,是有限的3 实践的有限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 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 性以及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和 实践中介构成的,那么,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主体实践 的有限性第一,主体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下进 行的,要受到社会实践水平和认识工具制约不论人类如何进 化、实践如何发展、认识范围如何扩大,有限的人类永远不可 能认识全部、整个的宇宙,因为宇宙是无限的恩格斯说: “我们的自然科学的极限,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的宇宙,而在 我们的宇宙以外的无限多的宇宙,是我们认识自然界时所用不 着的[9]现如今,我们可以借助科学仪器,观察到 160 亿光 年的距离,可以肯定,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察的 范围将越来越大但不论观察的范围有多大,仍然是个有限的 范围,仍在“我们的宇宙”之内。
第二,人的实践活动的有限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实践对 象的有限性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世界中的一 切存在物都有成为实践对象的可能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 迁,实践对象越来越广泛和复杂,尽管如此,但终究在本质上 都是有限的存在物因为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之中进行的社 会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人类进行生产实践 活动所处的自然世界、人类社会是有限的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 对象也是有限的第三,人的实践活动的有限性通过实践中介,即实践工具 的有限性表现出来在人们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主体和 实践对象是这一系统活动中相互联系的两端,而实践工具就是 在它们之间进行联系和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的纽带实践工具是 有限的,因为它们的产生和使用都取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水 平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 中,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社会实践需要,因此,这就 决定了当前所存在和使用的实践工具也只能是趋向于适应当前 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另外,实践活动的工具本身也存在有限 性任何中介工具都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当社会向前发展时,实践工具也会随之发生变革 和创新,以适应新的需要。
因此,任何一个实践工具都只有在 当前的环境下才具有存在的可能和价值,是有限的存在4 有限性的意义首先,有限性使我们意识到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 我们的认识能力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成熟程度的限制, 认识范围随着人类生活世界的拓展而不断改变,所以我们不可 能有完全完成的认识,只有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认识真正的 “有知的人只是那种领会到他必须总是不断地学习,并且在这 种领会的基础上使自己进入那种能够不断学习的境界的 人”[10],这远要比拥有许多知识困难但这才是一种对于认 识的本然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拘泥于过时的认识和庸 俗的习惯,对不断变化的真实情况保持警醒和热情其次,有限性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生活世界及其存在的正确反 映,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相一致,具有不可否认的科学性 有限性思想认为,有限主体对生活世界的任何真实反映都是对 存在本身的客观性认识,虽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中得到 的认识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生活世 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而且是对生活世界的某 些程度、某些方面的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因为人的存在是有限 的,所以人对生活世界的认识也只是对生活世界整体某些方面 的认识;因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主体对生活世界某些方 面一定程度上的认识。
人的有限性使得人得到的只是在特定存 在空间中的绝对认识,对于“我们的宇宙”来说则是相对认 识最后,正确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