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前行第03节课(仅供参考).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6309567
  • 上传时间:2017-12-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3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 圆 满 前 行 引 导 文,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 生西法师 ,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间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为度化一切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而学习,课前顶礼,敬礼一切三根本!(译礼) 顶礼一切具无缘大悲之至尊上师! 如来密意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人中成善缘, 循胜士迹究竟二利者,三大传承上师前敬礼 法性界中证法身密意,光明界中见报身刹土, 所化者前现化身利众,遍知法王尊者前敬礼 明智照见一切所知性,大悲光明现于所化界, 开显深道顶乘教法者,持明无畏洲师前敬礼观音自在显现上师相,说法结缘令入解脱道, 随机调化事业无边者,大恩根本上师前敬礼 圆满教法遍知传承论,窍诀精要即生成佛法, 正道前行内外共不共,教言分支捷径往生法 显而易懂义深极稀有,无等上师无谬之口传, 依照自心定解此宣说,愿师本尊加持我相续课前顶礼,复述第02节课内容,五、 顶礼句,(一)晨起修行(二)日间正式修行 1、前行:身要、语要、心要 2、正行: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 3、后行:回向(三)晚睡修行,附:日修闭关要诀,(四)顶礼如来芽尊者(五)全论概要(六)立誓句,,,前,闻法方式→,行,所讲之法,引,发心,导,行为,文,往生法,,,,,,大,圆,满,,,,,第3节课 科判,前 行 广 释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加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第03节课内容,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二、菩提心的修法,(一)缘众生之大悲(二)缘佛果之智慧,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三、调整发心至关重要,闻法方式→,发心,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全文分二:甲一、闻法方式;甲二、所讲之法。

      甲一(闻法方式)分二:一、发心;二、行为 乙一(发心)分二: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闻法方式→,发心,,,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 从发心的角度,看出《前行》的殊胜性、甚深性   发心分为两种,一是大乘显宗的菩提心,一是金刚乘密宗的观清净心 大家应该明白,《前行》不是一般人可以听受的,这个法虽然表面上是基础法、前行法,但实际上对听受者的要求比较高就像世间学校的高考,没有一定水平的人不能参加,同样,听法者如果发心不正确,也不能听受这个法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听法,即使有因缘偶尔听受,目的也不会为了利益无量众生,更不会观想一切均为清净有些人听法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有些人是为了发财、治病、得名声、工作顺利,这些目的都不如法本论是相当深的大乘窍诀,对希求世间八法、名闻利养的人来讲,恐怕不一定适合其意乐所以,我们从发心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这部论典的殊胜性、甚深性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闻法方式→,发心,,,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  我们应该这样想:其实,身处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始时以来无一未曾做过我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吃,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十分慈爱地抚育我成长。

      所有这些恩重如山的众生,虽然欲求安乐,却不知奉行安乐之因——十种善法;虽然不想受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与所做背道而驰,糊里糊涂地步入了歧途,就像盲人遗留在荒野中一样,这些众生实在可怜!,乙一(发心),闻法方式→,发心,,,□ 大乘修行人,首先要发菩提心 一般来讲,世间人的发心渺小、狭窄,完全是自私自利或希求今世,除此以外,发愿“乃至成佛之间,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令其获得不可言说的无上佛果”,这种念头从来也没有想过诚如寂天论师所言,不论是具有功德的梵天、帝释,还是恩重如山的父母,纵然在梦中也没想过要发菩提心,更何况说真正生起了但对大乘修行人来说,在听受本论之前,首先要发菩提心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生西法师: 广大的第一个意思是,它的所缘是缘无量众生 广大的第二个意思是说他所求的佛果非常广大 发菩提心的修法当中,阿底峡尊者有一个七重因果教授,是通过七个次第来引发清净的菩提心: 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心、悲心、增上意乐、发誓成佛闻法方式→,发心,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缘众生的大悲◎ 知母 身处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

      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教证,佛陀在《梵网经》中也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法王在《怀业时语》中也说:“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公案,《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佛陀对路边枯骨以五体投地的方式顶礼, “这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的骨骸,或是多生累世父母的遗骸,由于这个缘故,我今天理应对它顶礼 阿底峡尊者在聂塘时看见一匹马将脖子卡在树中,拼命地在那里嘶叫挣扎,尊者忙对旁边的人说:“我的老母亲正在受苦,请快救救她!”,闻法方式→,发心,,,(一)缘众生的大悲◎ 知母——将一切众生与今生父母平等对待 三界众生既然都当过父母,我们就不能只孝顺今生父母,而对其他的众生,尤其是关系不好的怨敌、人类以外的动物不管不顾,甚至肆意残杀,否则,这是修行人的一种耻辱,不是大乘菩提心的表现其实,修行最难的就在这里很多人口头上说要发菩提心,高僧大德讲经时也再再强调发菩提心,可是你这种心生起来了没有?你能否将一切众生与今生父母平等对待?这还是值得观察倘若你所学的理论并没有付诸实践,从没有生起过一刹那的菩提心,那你说得再漂亮,也只不过是重复前人的话而已,对自己没有多大利益,想真正利益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闻法方式→,发心,,,(一)缘众生的大悲◎ 念恩 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时候,始终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就像堪布阿琼所说,即使父母没经济条件而当乞丐,他们乞讨的食物中,哪怕有一点油脂或一团肉块,也舍不得自己吃,马上会给我;在垃圾堆里找到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也会把稍微干净、结实的地方,给我做成衣服或补丁除了极个别父母因特殊业力不疼爱子女以外,一般来讲,不管是有钱人、没钱人,他们对孩子的关爱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父母恩德:生身、赐命、 给财、教世间知识,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闻法方式→,发心,,,(一)缘众生的大悲◎ 报恩——今生父母 每个人都当过孩子,你们可以想一想:父母对自己付出多少?自己又对父母付出多少?有些人长大后虽然很孝顺,但一个月中连半个小时也抽不出来陪父母,好好对他们嘘寒问暖,所以父母非常可怜当然,若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仅陪他们聊天是不够的,关键要让他们学习佛法。

      现在提倡最多的报恩方法,就是给父母洗洗脚,其实这不是很重要,脚脏也可以、脚干净也可以,脚怎么样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应该给父母“洗洗心”父母无始以来相续中遍满了贪嗔痴,今生中若没有办法以自力洗掉,也应让他们借助于佛法的力量消除,这才是最好的报恩方法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闻法方式→,发心,,,(一)缘众生的大悲◎ 报恩——往昔父母(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当过我们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恩深似海但遗憾的是,他们因为愚昧无知,再加上没有大乘佛法和善知识的引导,虽然拼命追求各种快乐,却不知奉行快乐之因——十种善业,为了发财去偷盗、为了长寿去杀生,将乐因当成仇敌一样毁灭掉,如寂天菩萨所言:“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他们虽不愿遭受任何痛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业,反而为了快乐而邪淫或赌博,以至于“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所想与所做背道而驰,最终得不到丝毫快乐 放眼整个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人类造恶业的手段层出不穷,造善业的手段微乎其微、极其鲜少很多人糊里糊涂地步入歧途,对世间法的智慧完全成了造业的手段,善恶报应自己一窍不通,等在前方的唯有迷茫、黑暗、恐怖,就像双目失明的盲人徘徊在无边无垠的旷野中一样,根本不知方向。

      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闻法方式→,发心,,,(一)缘众生的大悲◎ 生起出离心与大悲心 很多人确实非常可怜,一旦沦为地狱、饿鬼、旁生的众生,何时才能了知取舍因果啊?有时候我们应想一想,自己会不会堕入三恶趣?一旦堕入三恶趣中,解脱的机会极其渺茫,可以说几乎没有我们现在获得了人身,一定要抓住机遇,否则,以一念之差而造下弥天大罪,到时想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现在拥有人身的时候,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同时缘那些迷茫的老母有情生起大悲心,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闻法方式→,发心,,,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 再进一步观想:我如今听闻并修持甚深正法,目的就是为了使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折磨的一切有情,远离各自业感的一切痛苦和习气,获得遍知佛陀果位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闻法方式→,发心,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二)缘佛果的智慧 再进一步观想:要想帮助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别的方法无济于事,如今我遇到大乘善知识和大乘佛法,自己也有幸堪为法器,这种殊胜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定要听受能斩断轮回根本的大乘佛法,同时不断地认真思维、修持。

      此举并不是为了自己快乐或得到名声,而是为了使曾经做过自己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折磨的一切有情,摆脱各自业和烦恼的束缚,获得遍知佛陀的果位这就是缘佛果的智慧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闻法方式→,发心,生西法师: 发菩提心的修法当中,阿底峡尊者有一个七重因果教授,是通过七个次第来引发清净的菩提心: 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心、悲心、增上意乐、发誓成佛一、发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小结:菩提心的定义 所谓的菩提心,正如弥勒菩萨所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利益一切有情(缘众生的大悲),愿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缘佛果的智慧),就是菩提心的两个条件智悲光尊者也说过:“所谓的菩提心,断除了自私自利,为众生希求佛果之心犹如饥饿者寻找食物、口干者寻找水一样强烈这样的殊胜发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具足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闻法方式→,发心,,,前行广释·第03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  这样的发心,无论在闻法还是修法的过程中都相当关键不管所修持的善根是大是小,如果以方便摄持,就称为加行发心殊胜;善根不被他缘毁坏,称为正行无缘殊胜;为令善根蒸蒸日上,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这就叫做结行回向殊胜。

      所有善行以此三殊胜摄持是必不可少的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闻法方式→,发心,,,◎ 时常串习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行方法,本论以窍诀方式告诉了大家,在藏传佛教中,这个窍诀书相当难得,被当作最甚深的“指路明灯” 希望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务必要把里面内容贯穿于心,将华智仁波切的金刚语与自己的心互相对照,就像美女照镜子一样,反反复复看哪里有“黑点” 每个人在闻法之前,当听到“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时,自己的意识要当下转变,若能转变,一刹那就可以摄持闻法功德,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这也跟自己平时串习有关,若从来没有这样串习过,听了多少年法也不一定发菩提心但如果你每次不管做什么善法,首先都想到利益众生,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 因此,无论在上师或光盘、MP3、MP4面前闻法,还是放生、念咒、做慈善、当义工等修法,发菩提心都相当重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